大象新闻记者龚丰硕 通讯员郝怡冰
“我国发射的全球首颗量子通信卫星叫什么名字?”“平时吃的食物中有哪些是植物的茎?”四月的暖阳中,郑州市金水区黄河路第一小学报告厅化身“科学竞技场”。该校四至六年级科普小达人集结于此,在首届校园科普知识挑战赛中展开智慧交锋,用好奇心点燃春日科学之火。
“科学不是遥不可及的星星,而是藏在你们每一次好奇中的种子!”校长田东辉用DeepSeek的AI奇迹等热点案例拉开决赛序幕,瞬间点燃全场斗志。台下小选手们摩拳擦掌,连空气都弥漫着“火药味”。
“3、2、1,开始抢答!”随着电子屏提示,决赛现场秒变“科学擂台”。抢答环节悬念迭起:“全球首颗量子通信卫星叫‘墨子号’!”“土豆、莲藕是植物的茎!”小选手们反应神速,台下观众化身“智囊团”,举牌子、喊答案,连害羞女孩都急得站起来比划。科学组“百科达人”宋帅杰老师更化身“行走的教科书”,面对“哪些食物是植物的根”难题,他迅速科普“洋葱是鳞茎,红薯才是根!就像侦探破案,观察要细致!”笑声中,知识点轻松入脑。
最燃的当属模拟红绿灯电路实验!小选手们分工神速:小队长画图,女生接线,胖墩墩的男生负责递工具。大屏幕实时投射操作细节,台下观众屏息凝视,看到选手额头沁出细汗仍专注调试,加油声此起彼伏。“亮了!亮了!”随着电路连通,投影屏模拟红绿灯泡光交替闪烁,全场爆发出雷鸣般的欢呼,评委赞叹:“这默契堪比航天团队!”
经过一个多小时鏖战,各年级最终诞生“科学未来之星”特等奖2名、“科学探索之星”一等奖4-8名、“科学启明之星”二等奖若干名,学校领导为获奖选手颁奖,镜头定格在一张张稚嫩却坚定的笑脸上。“科学没有终点”,党总支书记常秀丽鼓励获奖选手带着探索的热情奔赴星辰大海。
这场挑战赛不仅决出奖项,更在孩子们心中播撒下创新的火种。当夕阳为校园镀上金边,报告厅的掌声仍在回荡——这是黄河路一小对科学未来的庄严承诺,是少年们用智慧写下的时代答卷。此刻,每一双好奇的眼睛都在发光,每一颗追梦的心都在跃动,属于他们的科技征途,正迎着春光启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