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军实力藏不住了?目光锁定台湾,特朗普口风变了又变

面对美国32%的关税大棒,台当局竟然在神隐37小时后,安慰岛内“安心入睡”?如今,特朗普又重新改口,大打“台湾牌”,声称要将“阻止大陆夺取台湾”视为优先事项。这样态度上的转变,背后有何深意?

(特朗普发布演讲,声称要从台积电手中夺回美国半导体业务)


1、乌克兰之后,台湾会不会是下一个?

其实,早在美俄谈判之际,就有一句话引人发聩:乌克兰之后,台湾会不会是下一个?

事实证明,不论是从关税还是军援,都想一步步“掏空”台湾。我们知道,台湾拥有全球最大的半导体代工厂台积电,其客户涵盖英伟达、苹果和高通等美国科技巨头。

在很早之前,特朗普便不止一次在公开场合直言:美国必须重新夺回被台湾“抢走”的半导体业务。

为实现这一目标,他甚至提出对海外生产的计算机芯片和半导体征收高达100%的关税。特朗普强调,关税政策短期内可能提高消费者生活成本,但长远来看,这一举措将迫使制造业回流美国,带来新的就业机会。简言之,关税是一项让国家“发大财”的关键战略。

台湾当局对此做出迅速回应,声称台湾的代工模式实际上为两地创造了双赢的商业生态,接下来,台湾还会继续与美国紧密合作。

(中国商务部宣布,对美国农产品、液化天然气、原油、中重稀土等加征关税)


2、中国11连击打痛美国

可以说,台湾已然处于风口浪尖。

没想到,眼看关税无法让大陆让步,特朗普立马掉头改口,再次大打“台湾牌”,称“阻止大陆夺取台湾”将是美国的优先事项。

具体来说,面对美国的关税施压,大陆迅速采取11连击”反制,内容涉及半导体、航空航天等多个领域,甚至涵盖农产品。通过这一系列精准打击,牢牢掐住了美国的产业命脉。

与此同时,中国将11家美国科技企业如斯凯迪奥和BRINC无人机拉入实体黑名单,进一步扩大实体清单的范围。同时,还有16家涉及两用技术的机构被列入"技术断供榜"。这种针对性制裁显然是有备而来,对美国的技术产业链形成了严峻挑战。

在稀土管控方面,中国再一次显示了其对战略资源的控制能力,直接精准打击了美国的军工业命脉。

值得一提的是,之前还信誓旦旦威胁中国的美财长,如今却在空前压力面前,萌生辞职意向。

(解放军早已具备对台登陆作战的能力)


3、解放军将台海主导权牢牢握在手中

在这场博弈中,中国向世界展示了其在经济和政治上的自信与实力。通过这些行动,中国不仅捍卫了自身利益,还为国际社会在未来如何处理类似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和范例。

但其实,美国真正应该看清的,不只是中国在经济方面表现出来的强大韧性,军事领域同样不容小觑,而这,也正是解放军能将台海主导权牢牢握在手中的底气。

多年来,解放军步步为营,通过现代化装备和实战化演练,不断提高区域内的影响力和军事强硬姿态,在对台作战能力上形成了压倒性的力量优势。

前不久结束的海空联合作战演习就是最好证明。期间,解放军对精确打击与信息压制的研究,在战略层面上对台湾形成巨大心理震慑。

需要明白的是,美国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支持台湾,但其内心深处,对卷入台海冲突始终持谨慎态度。美国军事观察网站《1945》更是声称,解放军可能已经具备在六个月内完成对台统一任务的能力。

(解放军演练画面,航母、反舰导弹、电子展系统等装备,使得解放军能迅速掌握制海权和制空权)


4、美国根本帮不了台湾

当然,美军的谨慎并非空穴来风。

数十年来,美国始终在台海问题上保持着“战略模糊”的立场,这一方面是为了维持在亚太地区的影响力,另一方面则是为了避免与中国正面冲突。

展开来说,解放军通过演习和实战化训练,提高了快速夺取制空权和制海权的能力。特别是,解放军能够精准打击包括港口设施和能源基础设施在内的关键目标,以实现对台岛经济命脉的有效封锁。据媒体披露,解放军“封锁计划”已经进入实质操作阶段。

此外,从东风系列导弹到高超音速武器,再到信息战、网络战,全方位的攻防布局,都使得台湾在军事对抗中几乎无计可施。

反观美国,其全球部署分散、资源调配复杂,使得在紧急局势下对台援助面临诸多障碍。此外,台湾问题在美国国内政治中的敏感性和不一致,也为其决策增添了不确定性。

总之,正如国防部所言:两岸终将统一,也必然会统一,这是大势所趋。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