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澎湃新闻网报道,媒媒披露俄乌冲突爆发两个月后,在位于德国威斯巴登的美国驻欧洲与非洲陆军总部,美乌两国的军事和情报官员展开密切合作,共同策划了乌军的反攻。报道称,美国情报收集工作既指导了全局作战战略,又向前线的乌克兰士兵提供了精确的目标信息。这次冲突可以说是美俄代理人战争的重演,不仅帮助了乌克兰人,也为美国提供了未来战争的教训。
特朗普(资料图)
美国媒体在3月29日发布的调查报道显示,俄乌冲突爆发仅仅两个月后,美乌两国的军事和情报官员就在德国威斯巴登的美国驻欧洲与非洲陆军总部密切合作,共同策划乌军的反攻行动。从那之后,美国的情报收集工作,不仅为乌军制定了全局作战战略,还为前线的乌克兰士兵提供精确的目标信息。欧洲情报机构的一位负责人对此表示,当得知北约盟友尤其是美国如此深入地参与到乌克兰的行动中时,感到非常惊讶,直言“他们已经成为杀伤链的一环” 。
回看冲突初期,美乌之间其实并无信任基础。当时,乌克兰地面部队指挥官奥列克桑德·西尔斯基就曾直言,“我们在与俄罗斯人作战,你们没有。我们为什么要听你们的?”乌克兰方面甚至有时会直接无视美方的电话。但美国国防部为了介入冲突,通过中间人建立起了沟通渠道。经过一系列传话,乌克兰将军秘密到访威斯巴登,双方由此建立起军事合作,核心人物是乌克兰将军弗拉基米尔·扎布罗茨基和美国将军斯托弗‧多纳休。
随着冲突的发展,美国对乌克兰的军事支持不断升级。2023年3月,俄军加速向前线增派军力,拜登政府决定向乌克兰提供M777榴弹炮,美国防长还派第18空降军负责运送武器并指导乌克兰士兵使用。之后,考虑到M777射程有限,无法与俄军装备抗衡,美军又为乌克兰提供了高机动性火箭炮系统(HIMARS)。威斯巴登的指挥部更是会监督乌军每一次使用HIMARS的袭击,袭击目标只限于美方提供的坐标。自HIMARS部署后,乌军的远程打击能力得到提升,前线俄军伤亡人数也大幅增加 。
特朗普(资料图)
在作战计划方面,美国也深度参与其中。冲突持续3个月时,美方主张乌军集中力量进攻南部重镇梅利托波尔,切断克里米亚的俄军补给线。但乌方出于政治考量,泽连斯基希望在当年9月联合国大会演讲前展示战果,便指示提前发动对赫尔松的攻势,推翻了原计划。不过,俄军从东部调派部队支援赫尔松的举动,反而给乌军创造了进攻奥斯基尔河谷的机会,多纳休当时便催促乌军快速推进。
2022年10月,美国中情局开始秘密支持乌军对俄罗斯控制的塞瓦斯托波尔港进行无人机袭击。同月,美国情报部门还得知俄方正在讨论使用战术核武器阻止乌军越过第聂伯河直奔克里米亚的行动计划,美乌合作因此面临红线挑战。
进入2023年,乌克兰控制了奥斯基尔河和第聂伯河的西岸,美乌开始考虑推进反攻计划。当时,乌方对反攻前景异常乐观,但五角大楼担心俄军已构筑纵深防御,贸然进攻可能会让乌军损失惨重,认为应花更多时间巩固防线,准备在梅利托波尔的战斗。后来,多纳休任期结束,五角大楼任命安东尼奥·阿古托将军接替,美乌双方达成双线作战的妥协方案,计划主攻南部梅利托波尔,同时在东部辅助推进并佯攻其他方向,以分散俄军注意力。然而,西尔斯基认为巴赫穆特是“士气之战”,争取到了更多资源,泽连斯基也力挺他,将原定用于南部主攻的5个旅和大量弹药调往巴赫穆特,导致南部主攻部队力量缺失。最终,乌军在巴赫穆特损失惨重,南部主攻也因兵力不足进展缓慢 。
特朗普(资料图)
此外,乌方多次请求美方支援远程导弹ATACMS打击俄军后方,可拜登政府担心激怒普京,仅批准少量短程导弹。这一系列事件导致美乌之间逐渐产生分歧,信任也随之瓦解,乌克兰人觉得美国不愿采取必要措施帮助他们取胜,而美国人则认为乌克兰人没有尽全力。
如今,特朗普上台后试图推进俄乌停火,但进展并不顺利。特朗普多次表达对普京的不满,先是因普京批评泽连斯基的可信度而“非常生气”,后又对俄罗斯持续轰炸乌克兰表示不满,还威胁要对俄罗斯石油买家征收“二级关税”,甚至考虑对俄方实施包括针对银行业在内的大规模制裁 。
俄罗斯方面,面对美国如此深度的介入,态度也在发生变化。此前特朗普与普京的沟通,让俄罗斯对美国推动停火抱有一定期待。但特朗普如今的一系列表态和可能采取的措施,或许让普京意识到,美国在俄乌冲突中的立场充满变数。俄罗斯一直希望通过谈判解决冲突,但美国的介入让局势变得更加复杂。普京可能已经醒悟,美国,尤其是反复无常的特朗普政府,并非推动俄乌和平的可靠力量。
从目前情况来看,特朗普成为了俄乌局势中的最大变数。他一方面试图展现推动停火的姿态,另一方面又通过强硬的言论和可能的制裁措施向俄罗斯施压。他的这些举动究竟会将俄乌局势引向何方,是促使双方走向谈判桌,还是让冲突进一步升级,目前还难以预测。但可以确定的是,美国全方位介入俄乌冲突的现状,已经让局势变得极为严重,国际社会都在密切关注着后续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