娓娓道来,旋律优美

歌仔戏以独特的魅力和多元的色彩

成为福建戏曲中一颗璀璨的明珠


图源:CCTV电视剧


歌仔又名锦歌,是流传于漳州及周边地区的民间艺术。300多年前,大量漳州人随军入台,带去了家乡的锦歌、车鼓弄等民间艺术,为解思乡之情,逐渐将其搬上舞台,在清末民初演变为台湾歌仔戏。20世纪20年代,台湾歌仔戏班渡海回闽,歌仔戏因此传回故里漳州。


台湾小生陈禹瑄“登陆”唱芗剧

以上2图源:漳州闽南书院

歌仔戏起初以一男一女对唱为主,后发展为有生、旦、丑三行并兼备科、曲、白的成熟戏剧。其生行有小生、老生、武生,旦行有苦旦、正旦、花旦,丑行有文丑、武丑、女丑等角色。其中,以苦旦最具特色。


其内容多以演唱民间故事为主,剧目有《陈三五娘》《杂货记》《吕蒙正》《梁山伯与祝英台》《薛平贵与王宝钏》《火烧楼》《孟丽君》等。


歌仔戏《陈三五娘》

抗战期间,歌仔戏被迫停演。为了避免这项传统艺术就此消亡,漳州老艺人邵江海、林文祥等人将其改良为闽南改良戏,重新唱响漳州大地。后来该剧种也因发源于芗江流域而被命名为“芗剧”。

几十年来,两岸歌仔戏、芗剧并未因一道浅浅的海峡而隔断。1995年,受台湾业者之邀,漳州市芗剧团〔漳州市芗剧(歌仔戏)传承保护中心前身〕一行60多人,带着《李妙惠》等八出拿手好戏赴台,这也是第一个赴台演出的大陆地方剧团。




随后,两岸芗剧、歌仔戏交流互动不断。歌仔戏主要艺术特点在于“歌仔”,歌多白少,唱白口语化,大量吸收民歌小调,内容丰富,通俗易懂,贴近生活。其主要曲调有七字调、杂碎调、哭调及民歌小调等。歌仔戏的主要伴奏乐器有壳仔弦、大广弦、六角弦、台湾笛、月琴等。



以上图源:闽南戏曲艺术中心


歌仔戏是以闽南歌仔为基础,吸收梨园戏、北管戏、高甲戏、京剧、闽剧等戏曲营养而形成的闽南方言戏曲剧种。2006年,歌仔戏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1995年漳州市芗剧团赴台,与宜兰南阳歌仔戏团同台演出芗剧《李妙惠》

近年来,歌仔戏不断推陈出新,开始焕发出新鲜活力,许多优秀的原创剧目涌现,其中的代表是新版《保婴记》。


图源:福建档案

新版《保婴记》是著名芗剧作家汤印昌的力作,该剧展示的生活层面与价值取向,与闽南的传统文化、民俗风情息息相关,极具地域特色的诗意和色彩。




《保婴记》故事发生在古代闽南乡间,病危的林秀才弥留之际告诉与自己相依为命且执意一同赴死的母亲,说邻村有位姑娘怀着自己的孩子即将临盆,但恐性命难保,恳求母亲搭救。于是母亲打消了轻生的念头,在左邻右舍一帮子古道热肠的七姑八姨们的接应与护送下,成功地“拐带”出那位身怀有孕、正要自寻短见的金姑娘。但姑娘的失踪被其不明真相的父亲报入县衙,惊动了官府,于是便有了八姨挺身就擒、母亲慨然投案自首、县令成人之美巧妙息讼的一波三折。最后,正当婆媳与众乡邻兴高采烈地准备着为婴儿欢庆满月时,却意外地出现了一位同样姓林的秀才……



《保婴记》中,人性的光辉洒落在每一个人物身上,即便他们有这样或者那样的缺点,可主导他们灵魂的,就是“好人必须有好报”。故事围绕着一群民间草根小人物展开,不媚俗,不孤高,有血有肉,情趣盎然。


以上图源:央视网

同时,在保护传承好传统剧目和原创精品剧目的同时,近年来,芗剧艺人一直在探索创新,积极推陈出新,让古调焕发新声。如漳浦县竹马戏(芗剧)传承保护中心挖掘乡土文化,编排出《黄道周》《开漳圣王》及清装戏《一代相国蔡新》等,而漳州市芗剧(歌仔戏)传承保护中心则编排芗剧现代戏《谷文昌》《华侨女英雄李林》等,拓展和延伸芗剧的时代内涵,唱响主旋律。



芗剧现代戏《谷文昌》剧照

图源:漳州文旅


旧时歌仔戏演出常是“台上哭调一起,台下哭声一片”。情感释放起来,极为任性。在闽南乡间,不少老观众都是以这个演员能不能“哭”为标准来衡量演员的水平,可见“哭”在歌仔戏中的分量之重。那么,为什么歌仔戏爱哭呢?


歌仔戏《蝴蝶之恋》剧照

闽台的历史本身就是一部漂移不定的移民史,所以闽台民间潜藏着许多忧伤悲情的音乐素材。艰辛的生活使百姓的哀叹、哀怨、悲歌、哭泣不绝于耳。


歌仔戏《邵江海》剧照

以上2图源:厦门市戏剧家协会

闽南人背井离乡再加上殖民压迫,只有用哭腔才能抒发心中的郁闷。因此,在歌仔戏的唱腔中,哭调变得最具代表性。诸如“大哭调”“小哭调”“卖药哭”“七字哭” “滚仔哭”“面包哭”“琼花哭”等,光听这些名字,苦涩便涌上心头。


歌仔戏《门当户对》

如果生活在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的台湾,想要看出歌仔戏,怕是要多准备两条擦眼泪的手帕。当地戏班老板也经常用大幅“卖惨”广告来吸引观众,比如天下最悲苦情戏、悲剧大结局、歌仔戏大哭腔等,最后还不忘在广告词中提醒观众多带几条手帕。


歌仔戏《门当户对》

因为歌仔戏中有太多苦情戏,所以它在行当划分中还单独将“苦旦”列出。而这些苦旦大多都是女性人物,戏中常常把世间最悲惨的事情强加给这个苦旦,让她遭遇家庭的不幸、命运的不公、分离的痛苦、生命的折磨。台下观众则感同身受,趁机宣泄一下情感,痛快地哭上好几场。如孟姜女、秦香莲、李亚仙等。台湾著名歌仔戏演员廖琼枝被称为“台湾第一苦旦”,大陆也陆续出现了很多著名歌仔戏“苦旦”,如纪招治、庄必芳、苏燕蓉、曾宝珠等。


歌仔戏《皇帝告状》

歌仔戏的魅力,不仅在于其精湛的表演和优美的唱腔,更在于它所传递的那种情感与乡土的交融。每一个角色、每一个故事,都饱含着深厚的情感和地域特色,让人在欣赏的同时,也能感受到那种来自家乡的温暖和亲切。


歌仔戏《五女拜寿》


在歌仔戏的舞台上,不仅可以看到一幕幕牵人思绪的“哭戏”,你还可以看到英勇善战的将军、柔情似水的佳人,以及那些凸显地域特色的人物。他们通过精湛的演技,将人物的情感和性格展现得淋漓尽致,让观众仿佛置身于一个真实而又梦幻的世界。


2024年11月7日,厦门歌仔戏研习中心就带着《燕归巢》亮相第29届全省戏剧会演,在海峡文化艺术中心歌剧院精彩开演。

《燕归巢》是一部现实题材的轻喜剧风格的现代戏。从剧本结构到表现手法和手段,进行了大胆的革新尝试,新风格、新样态,增强了该剧的表现力,具有浓郁的现代戏曲艺术情趣,也更具观赏性。


唱腔设计遵循歌仔戏本体特点,运用了凸显地域特色的闽南音乐元素。舞美布景则融入闽南红砖古厝的元素,让舞台在现代都市朦胧的远景衬托下,营造出屋舍俨然、茶山七彩、高山云顶的“都市桃源”诗意场景。


导演在二度处理上,探索现代戏的舞台呈现、戏曲化的表现形式,丰富多彩的表现手段,力争打造一部观众喜欢的戏曲现代戏,一部好听好看的现代歌仔戏轻喜剧。


可以说,在新时代的背景下,歌仔戏已然成为一种更适合闽南人的live house。它不仅仅是一种表演形式,更是一种生活方式,一种情感的寄托。在歌仔戏的舞台上,观众可以感受到那种来自家乡的亲切和温暖,也可以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份情感共鸣。


以上图源:厦门文旅

一戏花开两岸

人们在熟悉的闽南曲调中

诉不尽思乡愁绪

唱不完百年情深

这个周末,来福建

与徐佳莹共赴音乐盛宴

也一同感受歌仔戏的魅力

福建省旅游发展集团

fjlygroup

畅游八闽平台

cybmflxx

厦门文旅

漳州文旅

绿都三明

大武夷文旅

tmp_1258234832

平潭文旅

pingtandao61

四时福建

ssfj2023

转载请标注来源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