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楠县原来是一个贫困县,有一年,我调任林楠县县委书记。我在上任之前,领导和他谈话,他对我说,组织上调我去林楠县担任县委书记的目的,是让我发展林楠县的经济。
我担任林楠县县委书记后,没有辜负组织上对我的期望,经过两年的发展,林楠县的经济有了起色。
林楠县的县长姓宋,说实话,宋县长没有发展经济的能力,不过他有一个优点,就是虽然他没有发展经济的能力,但是他不做绊脚石,不阻挡我发展经济,所以我在林楠县发展经济的时候,可以大显身手。
宋县长的年龄大了,有一天,他退居二线了。他退居二线后,杨县长上任了,杨县长39岁。
杨县长是有背景的,他的亲戚是徐市长。
一般情况下,县长是服从县委书记的,但是杨县长和别的县长不同,他仗着自己有后台,一上任就盛气凌人。
有一次,县里要上一个项目,我认为那个项目可行,但是在开会研究的时候,杨县长说那个项目不可行。由于我和杨县长产生了分歧,所以下面的干部们犯难了,他们不知道是说项目可行好,还是说项目不可行好。
最后,那个项目搁置了。
还有一次,枫林镇的镇书记退居二线了,在考虑接替的人选方面,我和杨县长产生了分歧,他认为县民政局的韩副局长适合担任枫林镇的镇书记,我是了解韩副局长的,韩副局长的工作能力一般。
我认为县文旅局的周副局长适合担任枫林镇的镇书记,因为周副局长的工作能力强。
最后,韩副局长和周副局长都没有担任枫林镇的镇书记,县财政局的孟副局长担任了枫林镇的镇书记。
说实话,我曾经想过向上级部门建议将杨县长林楠县调走,但是考虑到杨县长的亲戚是徐市长,所以我最终没有向上级部门提这个建议。
时间流逝,忽然有一天,我听到了一个消息,就是徐市长退居二线了。
我听到这个消息后,立即决定去找市委书记,我找市委书记的目的,是向市委书记提建议,将杨县长从林楠县调走。
一天下午,我走进了市委书记的办公室,市委书记姓方。
我对方书记说:“方书记,我要向您提建议。”
方书记问我要提什么建议,我告诉他,杨县长经常跟我叫板,造成有的时候我的工作不能顺利开展,所以我建议将杨县长从林楠县调走。
方书记说:“我听说过你和杨县长配合得不是很好,这样吧,我向省委反映情况,争取将杨县长从林楠县调走。”
一个月后,杨县长被调走了,他调到了市档案局担任了局长。明眼人都能看出,他由县长调任市档案局局长,是被边缘化了。
杨县长调走后时间不长,新县长上任了,新县长姓陈。陈县长上任后,没有像杨县长那样盛气凌人。
在林楠县境内有一座山叫清风山,清风山上的风景不错。前任县委书记曾经有开发清风山的想法,但是没有付诸于行动。
一天上午,我和陈县长一起去了清风山。在清风山上,我对陈县长说:“陈县长,清风山上的风景真的不错,县里应该考虑开发清风山。”
陈县长说:“是啊,清风山上的风景确实不错,早就应该开发了。”
第二天下午,我主持召开了县委常委会,我在会议上说,清风山上的风景不错,应该好好开发清风山,接着我叫常委们讨论,怎么开发清风山。
常委们都说,要开发清风山,必须要有投资商。
最后,会议形成了决议,决议的内容是成立清风山风景区开发委员会,我担任主任,陈县长担任副主任。
一天上午,我接到了杨县长的电话,他在电话里对我说:“吴书记,我虽然不在林楠县工作了,但是我听说林楠县要开发清风山后,想出点力。”
我说:“杨局长,欢迎你为开发清风山出力。”
杨县长说:“是这样的,我的一个大学同学刚担任一家集团公司的老总,他姓孙,我想邀请他到清风山考察。”
我说:“杨局长,欢迎孙总考察清风山。”
不久,孙总就来考察清风山了,我和陈县长杨县长陪同他考察,孙总考察了三天后离开了。
孙总走后,我对杨县长说,希望杨县长能跟进。杨县长表示,他会跟进的。
一个月后,孙总来到了林楠县,他到林楠县是和林楠县签订投资合作协议的,协议的内容是孙总的集团公司打算投资80亿元建设清风山风景区。
说实话,这次孙总能到林楠县投资,杨县长功不可没。
一天上午,我去了方书记的办公室。我对方书记说,这次孙总投资建设清风山风景区,杨县长功不可没。
方书记说,杨县长和以前不同了。
一年后的一天上午,我接到了方书记的电话,他在电话里叫我马上去他的办公室。我到了他的办公室里后,他对我说,市里的一个副市长退居二线 了,他已经向省委推荐我担任副市长。
我对他说:“方书记,我离开林楠县后,谁会接替我担任县委书记。”
方书记说:“我已经向省委推荐陈县长担任林楠县县委书记,不过县长的人选我还没有考虑。”
我说:“方书记,我向您推荐一个县长的人选。”
方书记说:“你说你向我推荐的人选是什么人?”
我说:“我推荐的人选就是市档案局的杨局长,他适合担任林楠县的县长,孙总能到林楠县投资建设清风山风景区,他功不可没。”
方书记说:“他确实是担任林楠县县长的合适人选。”
不久,提拔我担任副市长的公示就出来了,公示结束后,我被任命为副市长。我担任副市长后,陈县长担任了林楠县县委书记,杨县长担任了林楠县县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