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市上下奋力谱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的关键时期,保山市召开优化营商环境加快开放招商大会,吹响了“全员招商、精准突破”的冲锋号。会上,7名行业领军企业负责人被聘为保山市“招商顾问”,这一创新举措不仅彰显了保山以商引商、链式发展的新思维,更标志着全市投促工作迈入机制革新、资源整合、服务提质的新阶段。以此次大会为起点,保山正以系统性思维重构招商格局,以产业链思维锻造发展引擎,全面开启招商引资“加速度”。


  机制革新,构建“大招商”协同体系

  市委、市政府将招商引资作为“一把手工程”,创新构建“专班推进+顾问赋能+全员联动”立体化招商机制。市级成立投资和招商引资工作专班,由市委常委牵头挂帅,围绕现代农业、绿色硅基、绿色轻纺、生物医药、文旅康养等产业链绘制“一图两库三清单”(产业链群图、目标企业库、资源要素保障库、在建项目清单、在谈项目清单、拟招商项目清单),推动招商从“单点突破”向“链群集聚”转型。新聘任的招商顾问作为“城市合伙人”,将深度参与全市产业规划咨询、资源精准对接,提升以商引商成效,促成相关产业项目落地。同时,建立“县区+园区+部门”协同招商机制,将单点招商串联成线、覆盖到面,形成上下联动、一体招商格局。

  精准施策,打好“产业链”招商组合拳

  聚焦全省“3815”战略发展目标,立足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打出“链主引领、商协会搭台、闵保联动”招商组合拳。一方面,对近年来在产业投资中贡献突出的通威、丛台酒业、嘉保生物、科思达、世外乡村等15家企业予以通报表扬,期望各企业坚定投资决心,在强链补链、开放合作的浪潮中崭露头角。另一方面,保山市闵保商务管理有限公司与云南省温泉与水疗行业协会、云南省企业联合会、滇商总会、青岛云南商会等8家商协会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充分发挥各商协会在行业资源整合、企业服务网络及信息协同等方面的优势,助力保山完善招商引资体系,优化产业服务生态。此外,依托沪滇协作、对口援建等机制,创新构建“东部赋能+西部转化”协作模式,闵保联合组建招商小分队,定向招引、集智攻关,重点推进长三角、珠三角、成渝等产业转移对接,进一步招引一批有意向、有实力、有影响力的企业。


   生态优化,打造“全周期”服务新高地

  坚持以营商环境“软实力”筑牢招商引资“硬支撑”,围绕服务企业全流程、全方位“可感可知可得”,探索推出“三式服务”体系:前置式代办,建立“招商签约—审批代办—落地投产”全流程服务链,为重大项目配备“项目管家”,提供从公司注册到施工许可等的代办服务;定制式搭台,推行“政府搭台+企业推介”模式,针对生物医药、文旅康养等产业,积极搭建投资保山系列对话会、推介会等活动,引导企业走出去,既推介自己也推荐保山,让更多链上企业了解保山、投资保山;穿透式解难,以“政策上门、服务下沉”为主线,开展“穿透式”入企服务活动,深入企业生产一线,把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及时传达给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提升民营经济发展信心。为企业项目谋划、产能达效、要素供给、产品推介、品牌建设等方面给予精准指导,做到政企直面沟通,诉求直办答复,服务直达现场,推进政企“双向奔赴”。


   向新而行,擘画“高质量”发展新蓝图

  站在新的起点上,保山正以“三个转变”重塑招商新优势。从“政策驱动”向“生态赋能”转变,为企业提供全生命周期的服务,扎实开展“局长坐诊接诉”行动,建立服务企业“特派员”制度,努力实现从“拼资源”到“拼生态”转变,坚持打造以生态为核心的营商环境,营造主动、务实、高效和面向未来的区域发展环境;从“单一招商”向“城市营销”转变,策划各商会、行业协会及茶叶、咖啡、石斛、文旅等企业“走进保山”产业对接季、投资保山等品牌活动,讲好“开放保山”故事;从“项目招引”向“产才融合”转变,实施“招商引智”计划,推动腾冲科学家论坛、国际精品咖啡产业发展大会、沪滇“16+16”产业园区共建等成果转化,加快项目同步落地。

  风起云涌自当扬帆破浪,任重道远更需策马扬鞭。今日之保山,正以“等不起”的紧迫感、“慢不得”的危机感、“坐不住”的责任感,在招商引资的新赛道上奋力奔跑,用诚意与智慧书写新时代开放发展的壮丽篇章。

  通讯员:李明花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