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华社、央视新闻等报道,近期国际舞台上风波不断,特朗普发声、美军调动以及中方强硬回应关税威胁,引发广泛关注。
特朗普(资料图)
第一条消息,依据央视新闻,在当地时间 4 月 7 日,特朗普公开表明,他对俄罗斯持续在乌克兰展开袭击行动表示不满。他提到美国官员正在与俄乌双方进行会面,并且感觉进展在逐步推进,不过他没有明确表示这是否意味着即将达成停火。此前,在 3 月 30 日,特朗普曾放出风声,宣称要对俄罗斯石油出口施加 “二级关税”。而在 3 月 31 日,俄总统新闻秘书佩斯科夫针对此事回应,称一些媒体报道中提及的 “特朗普对普京非常生气” 属于转引解读,并非特朗普的直接言论。
实际上,在俄乌冲突期间,俄美之间也有过交流。在 3 月 24 日,俄美两国代表团于沙特首都利雅得举行了会谈。次日,克里姆林宫公布了会谈成果,其中一项重要内容是双方就停止打击俄乌能源设施达成共识并制定了相关措施。当天稍后,克宫发布了暂停打击的清单,规定从 3 月 18 日起暂停打击行动,有效期为 30 天,若双方协商一致,还可延长。
而且一旦一方违反规定,另一方有权不再遵守。在 3 月的时候,乌方也曾表态同意暂停对俄方能源设施的打击。然而近来,俄乌双方互相指责对方违反了这一协议。在 4 月 6 日,俄国防部称在过去一天里,乌军对俄方多处能源基础设施发动了多轮攻击。在 4 月 3 日,俄方也曾指出乌军 4 次蓄意袭击俄方能源设施,导致多地民用能源供应中断。
泽连斯基(资料图)
乌方对此回应,称乌军一直严格遵守协议,只针对俄方军事目标进行打击,同时指责俄方多次袭击乌方位于哈尔科夫、第聂伯罗彼得罗夫斯克、赫尔松等地的能源设施。就在特朗普表达对俄乌战局不满之际,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在 4 月 7 日的例行视频讲话中首次正式宣称,乌军正在俄罗斯别尔哥罗德州作战,还强调乌军在俄方边境区域开展行动是正当的回应。
第二条消息,根据美国海军研究所援引美国中央司令部消息,美国海军 “卡尔・文森” 号航空母舰打击群在当地时间 3 月 28 日离开了美国关岛基地,朝着中东地区进发,目标是与 “杜鲁门” 号航母会合。此前,美联社曾援引美国官员的话报道,美国国防部长赫格塞思下令美国海军增强在中东地区的军事力量,并且计划在 4 月份向该地区部署第二艘航空母舰。
“杜鲁门” 号航母打击群早在 2024 年 12 月就已进入中东地区,主要任务是打击也门胡塞武装。近期,美国防部长赫格塞斯下令将 “杜鲁门” 号航母打击群的部署时间延长至少一个月,等待 “卡尔・文森” 号的到来。这已经是美国在过去半年内第二次在中东地区同时部署两个航空母舰打击群。美国如此频繁地在中东地区进行军事调动,背后有着深刻的原因。中东地区地处亚、非、欧三大洲交界处,战略位置极其重要,并且拥有丰富的石油资源。美国加强在中东的军事存在,一方面是为了维护其在该地区盟友的利益,像以色列等国家;另一方面,通过打击也门胡塞武装,试图巩固自己在中东地区的影响力,保障石油运输通道的安全,进而对全球能源市场施加控制。
特朗普(资料图)
第三条消息,针对美方威胁进一步对华加征 50% 关税,外交部发言人林剑在 4 月 8 日的例行记者会上明确表态,美方这种滥施关税的行为危害极大。它严重侵犯了各国的正当权益,完全违背了世界贸易组织的规则,极大地破坏了以规则为基础的多边贸易体制,对全球经济秩序的稳定造成了严重冲击。
这种行为是典型的单边主义、保护主义和经济霸凌行径,已经遭到国际社会的普遍反对,中方对此予以强烈谴责并坚决反对。林剑还强调,贸易战和关税战不会有赢家,保护主义这条路根本行不通。中国人从不主动挑起事端,但面对威胁也绝不退缩,对中国进行施压、威胁和讹诈绝非正确的外交方式。中方明确表示,必将采取必要措施,坚决捍卫自身的正当合法权益。
倘若美方不顾两国以及国际社会的利益,执意发动关税战和贸易战,中方一定会奉陪到底。在当今全球经济紧密相连的时代,贸易战无疑是一把双刃剑。美国发起的关税威胁,不仅会对中国经济造成影响,也会损害美国自身的利益,同时还会波及全球经济的稳定与发展。例如,美国消费者可能会面临物价上涨的压力,美国企业的供应链也可能受到冲击,而全球贸易的正常秩序也会被打乱。中方坚决维护自身权益的态度,既是对美国不合理行为的有力回应,也是对多边贸易体制和全球经济秩序的坚定捍卫。
从这三件国际大事可以看出,当前国际形势复杂多变。无论是在地区冲突、军事部署,还是经贸关系方面,各国都面临着诸多挑战和不确定性。未来,国际社会需要通过对话、协商等和平方式来解决争端,共同维护世界的和平与稳定,促进全球经济的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