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合肥市第一人民医院滨湖院区口腔颌面外科冯大军主任团队成功完成一例高难度导航引导下面部异物取出术。患者因车祸导致面部多发性玻璃碎片残留,传统手术风险大,团队采用计算机辅助导航技术,通过术前CT三维重建与术中实时影像相结合,构建“面部异物动态地图”,精准定位并取出5片玻璃碎块,出血量不足10ml。
患者张先生(化名)因突发车祸,导致面部多发性玻璃切割伤伴多枚玻璃碎片残留。CT显示,异物位置深且分散,周围分布着腮腺、面神经分支、血管等重要解剖结构。考虑到玻璃的透明性,手术风险及难度极大。传统手术需大面积切开探查,存在损伤面部神经、遗留瘢痕等风险。综合评估受伤部位的复杂情况,口腔颌面外科团队决定采用计算机辅助导航技术,在导航的引导下实施面部异物取出术。该技术利用探针与光学追踪器之间精确的空间定位关系,通过红外线等光学信号传输,在导航显示屏上能实时显示异物的精准定位,团队成员能直观地了解到异物所在位置及周围重要解剖结构。通过导航屏幕清晰掌握异物走向、深度及周围组织关系,采用小切口便直达目标区域。此次手术借助导航的毫米级定位反馈,团队成功取出大小不等的玻璃碎块5片,全程避开神经血管,出血量不足10ml。
手术现场。
冯大军表示,面部异物取出既要精准定位又要兼顾美观,传统定位方法存在一定的局限性。X线/CT存在辐射且对非金属异物识别有限,实时CT需多次探查,增加放射线暴露风险,而超声可能导致异物移位,且对深部复杂结构定位困难。计算机辅助导航技术有效解决了这些难题,尤其适用于复杂解剖区域的异物处理,它不仅缩短手术时间,极大地提高手术精准性、安全性和有效性,更能最大限度保护患者面部功能与美观,目前已广泛应用于外科手术领域。
此次手术的成功开展,是该院口腔颌面外科运用计算机导航技术在种植牙手术领域外的又一成功案例。这一案例不仅为后续同类手术提供了宝贵经验,更为计算机导航技术在口腔颌面外科乃至整个外科领域的广泛应用开拓了新思路,呈现出更多潜在可能。(骆启芬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