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1987版的电视连续剧《红楼梦》是广大读者心目中最古典、最与原著接近的《红楼梦》,那么,其中那一首首脍炙人口的华美乐章,就更是广大读者观众心目中最好地诠释了原著与电视剧精神的红楼梦歌曲。


一朝入红楼,终生梦不醒


1982年,作曲家王立平获得了跟曹雪芹的《红楼梦》用音乐结缘的机会,在翻阅了《红楼梦》的所有版本后,他确定了音乐的基调——“满腔惆怅,无限感慨”

87版电视剧《红楼梦》的音乐,王立平前后写了四年半,竭尽其心力去品味与创作

在这些歌曲中,有许多都是描写人物命运的,如写香菱的《叹香菱》、叹晴雯的《晴雯歌》、惜探春的《分骨肉》、唱黛玉才情的《葬花吟》、写宝黛爱情的《枉凝眉》......

王立平认为写出好的音乐最重要的是用心去感受,以及在人物感情的刻画上细致入微。

87版

民族交响与发烧人声相互交融的第一名著

这张优质制作阵容再造的87版《红楼梦》电视原声发烧大碟,由作曲家王立平亲自监制联合“幕后音乐高手”张宏光,“亚洲首席录音师”李小沛,运用全球限量100支的B&K话筒、NEVE顶级多轨调音台等顶级录音设备,还有为北京奥运会开幕式演奏的古筝演奏家——常静,“民族声乐当家花旦新接班人”曲丹,青年歌唱家曾勇共同呈现。

民族交响与发烧人声于中央电视台一号录音棚交融,经典的韵味与现代的技术得到融合,再现中国古典名著的天籁盛宴。

LECDⅡ





※LECD,由亚洲著名录音师Leo冯研发,LECD相比一般的CD唱片存讯更多,数码信号处理能力更强、动态范围更广,细节表现更完整,更重要的是有绝佳的模拟味

※LECDⅡ则是从十多年前的HPD、AQCD、ADMS至今天的LECD,调音和压碟的技术逐步提升,成品音效越来越接近母版。母版的动态表现,音场空间通透度和立体感,微弱音信重现力,和「模拟味」都有明显的突破。这就是LECDⅡ的特有音效。

USB





※母带级复刻经典红楼,令天籁超越过往音质!无与伦比的发烧版本!

※更高动态范围,更精细的声音细节,升级听觉体验!24bit/88.2KHz无损音质USB,多设备兼容,身临其境体验传世经典红楼梦

※ HIFI车载,无损发烧!内含三种制式音频的旋转双头便携USB音乐专辑,手机可用

专辑配置:1USB、2歌词折页。

透明红色彩胶LP





※专辑配置:1LP(透明红色彩胶)+歌词本,12” | 180g | 33 1/3 RPM

写了一年九个月的《葬花吟》

王立平老师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光是《葬花吟》,我就写了一年九个月,苦思冥想。”

委婉、哀怨的《葬花吟》,其实是把林黛玉内在刚强的一面表现出来了。她虽然没有什么激烈的言辞,但是她用柔弱的身躯,对吃人礼教的封建社会做了无声的反抗。这就是她最美的地方。

红楼梦主题曲《枉凝眉

王立平老师经过反复掂量、琢磨,最终建议用《枉凝眉》做主题歌曲。

为什么呢?一是它描写宝钗黛的爱情主线,二是它预示了悲剧结局。“想眼中能有多少泪珠儿,怎经得秋流到冬尽,春流到夏。”三是词句优美,可唱、可叹、可入乐,这个建议得到了导演和剧组的一致认同。

浓郁的中国古典意蕴

《红楼梦》全部音乐是由民族乐器和西洋弦乐队、打击乐器演奏的,音乐是典型的中国式语言,在创作中尤其注重音乐的旋律、线条、色彩、配器个性化,充分发挥民族乐器最擅长表现的特点,体现了中国特别是《红楼梦》独特的优雅古朴、委婉细腻的艺术特色,给人以“发思古之幽情”。

例如在乐曲中,古琴和钟琴代表着《红楼梦》的“原应叹息”;二胡等弦乐齐奏,是一种哀怨和低吟;三角铁,响铃是女孩的清纯可人;古琴是命途多舛的哀叹;鼓声是内心的忧郁沉闷。

所以大众对87版《红楼梦》的音乐评价很高:很好地表现了《红楼梦》的主题,旋律优美,情感动人,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震撼力。

相信这版经过改编的《永远的红楼梦》亦不会令你失望!




《永远的红楼梦》

LECDⅡ/USB/透明红胶 LP

扫码珍藏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