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医生,我女儿怎么样了?手术顺利吗?”

“你们女儿的手术总体是成功的,不过…… 就是出了点状况......”

县城街头,王静怡和妹妹共用一个身体的特殊模样,引得小男孩惊呼、路人侧目,异样的目光和言语如影随形。

姐妹出生时便是连体人,给家庭带来巨大冲击,父母逐渐偏爱活泼的妹妹王彦伶,内向的王静怡常被忽视。

而多年来,父母带着她们四处求医无果。

直到省里一家医院来电,称连体人分离手术成功率高达百分之九十。

一家人满怀希望前往,姐妹俩也憧憬着新生活。

在手术前,父母暗示可能要舍弃一人,王静怡清楚自己大概率被牺牲。

但在手术中,妹妹苏醒,为救姐姐,毅然放弃自己。

手术结束,医生却称出了状况...




1.

在县城的街头,人来人往,热闹非凡。

一个小男孩拉着妈妈的手,蹦蹦跳跳地走着。

突然他像是发现了什么新奇玩意儿,使劲扯着妈妈的衣角,大声嚷嚷:“妈妈,你快看,那边有个怪人。” 说着,他胖乎乎的小手直直地指向王静怡。

王静怡和妹妹共用一个身体,她们就像一个特殊的个体,突兀地出现在人群中。

听到小男孩的话,周围的人纷纷投来异样的目光。

孩子的妈妈转过头,看到王静怡的瞬间,不禁倒吸一口凉气,小声嘀咕:“嘶,怎么长得这么奇怪,一个人竟有两个脑袋。”

这些目光和言语,王静怡早已习以为常。

她默默地低下头,内心深处却还是会隐隐作痛。

这么多年,无论走到哪里,她都被这样的目光和恶意包围着。

王静怡和妹妹出生时,就共用一个身体,这让一家人陷入了巨大的痛苦和迷茫之中。

他们原本只计划要一个孩子,这个特殊的变体,像是命运开的一个残酷玩笑。

父母第一次抱起她们时,双手止不住地颤抖,眼神里满是无助与不知所措。

随着日子一天天过去,一家人逐渐接受了这个事实。

但在相处过程中,大家发现两姐妹性格截然不同。

姐姐王静怡性格内向,沉默寡言,平时很少主动开口说话,有时反应也比较迟缓,这让父母甚至怀疑她智力有问题。

而妹妹王彦伶则活泼开朗,能说会道,像个小太阳,给这个压抑的家庭带来了不少快乐。

自然而然地,一家人都更偏爱王彦伶。

2.

父母对王彦伶几乎有求必应,买新衣服、好吃的,总是先想着她。

相比之下,姐姐王静怡就像被遗忘在角落里,父母偶尔还会在私下里埋怨她,觉得是她的存在,阻碍了妹妹过上正常的生活。




为了让女儿能像正常人一样生活,这些年父母带着王静怡跑遍了北上广深的各大知名医院。

家里积攒的火车票,叠起来足有厚厚一摞,每一张都记录着他们漫长又艰辛的求医之路。

每次去医院,父母都满怀希望,盼着医生能给出治愈的办法,可现实却一次次让他们失望,女儿的病情始终没有丝毫好转。

而这一天,父亲像往常一样在外面忙碌,突然接到了省里一家知名医院打来的电话。

电话那头说,现在医疗技术已经成熟,针对连体人分离手术,有高达百分之九十的成功几率,询问他们愿不愿意抓住这次难得的机会。

父亲挂了电话,激动得满脸通红,一路小跑着冲回家。

他刚进门,就大声喊道:“老婆,咱孩子有救啦!”

正在做饭的母亲听到这话,手里的锅铲都差点掉了,她赶紧从厨房跑出来,急切地问:“真的吗?怎么回事?”

父亲把医院的电话内容说了一遍,王静怡原本黯淡的眼神瞬间亮了起来,内心涌起一阵难以言喻的喜悦。

这么多年,她一直渴望能过上正常人的生活,这个消息无疑给了他们一丝希望。

之前去医院做检查时,医生就说过,像她这种情况,还不算特别严重,通过手术治疗,姐妹俩都有很大可能存活下来。

姐妹俩今年都十五岁了,这么多年,她们无论吃饭、睡觉,还是做任何事,都始终陪伴在彼此身边。

因为身体的特殊状况,王静怡没办法像普通孩子那样走进校园读书。

无奈之下,只有高中文化水平的母亲承担起了教育女儿的重任,每天在家耐心地教她们读书认字。

生活的艰难就像一座沉甸甸的大山,压得姐妹俩有些喘不过气来。

3.

一家人简单收拾好行李后,便马不停蹄地出发了。

他们坐上汽车,车子在高速公路上疾驰,足足开了七个小时,终于抵达了目的地。

这场连体人分离手术在全国都极为罕见,王静怡被安排进了一间特殊病房。

当天晚上,医院领导班子迅速组织起专家组,针对这起手术展开了细致的讨论和安排。

在病房里,灯光有些昏暗,王静怡躺在冰冷的病床上,身上插满了各种管子,周围的仪器闪着红色的光,发出轻微的 “滴滴” 声。

夜晚的寂静被妹妹王彦伶率先打破,她转过头,轻声问姐姐:“姐,你怕不怕?明天过后,咱们就能过上全新的生活啦。”

姐姐王静怡嘴角微微上扬,轻声说道:“不怕。”

可实际上,她的心里早已做好了最坏的打算。

就在住院前,父母曾把姐妹俩叫到身边,神色凝重地跟她们谈了一次话。

父母说,这场手术要是顺利,那自然皆大欢喜;可要是不顺利,可能就得舍弃她们其中一个。

姐妹俩听后,面面相觑,王静怡看着发育得更好的妹妹,一时语塞,沉默良久。

而那一晚,姐妹俩有一搭没一搭地聊着,从儿时的趣事,到对未来的期待。

多年的朝夕相伴,让她们的感情无比深厚,每一句话都饱含着对彼此的不舍与牵挂。

“姐,肯定没问题的,我们俩肯定都能好好活下去。” 王彦伶紧紧握着姐姐的手,语气坚定地说。

王静怡用力点了点头,回应道:“嗯,咱们都要挺住,加油!”

她们相互鼓励着,约定如果真的发生意外,不管最后谁活下来,都要带着对方的信念,好好生活下去。

毕竟她们等这个改变命运的机会,已经等了十几年。

可姐姐王静怡这天晚上一直睡不着,她知道大概率会死的是她。

这么多年,父母的偏心她都看在眼里,也记在心里。

她觉得自己就像个多余的人,总是在默默承受着一切。

4.

手术的日子一天天临近,王静怡和王彦伶的心情也越来越复杂。

手术前几天,妹妹王彦伶发现姐姐总是一个人发呆,眼神里透着深深的忧虑。

王彦伶心里明白,姐姐是在担心手术的结果。

一天晚上,病房里只有姐妹俩。

王静怡再也忍不住内心的委屈和痛苦,把这些年积攒的情绪一股脑地倾诉给了妹妹。

她觉得自己很可能会在这场手术中遭遇不测,这些话权当是最后的遗言了。

她清楚一旦面临生死抉择,被牺牲的大概率是自己。

妹妹王彦伶听着姐姐的话,泪水在眼眶里打转。

她感受到了姐姐的低落与绝望,在那一刻,她便下定决心,要把生的希望留给姐姐。

终于手术的日子来临了。

王静怡安静地躺在病床上,姐妹俩眼神中透着镇定,看着医生将麻醉剂缓缓注入体内。

主刀医生走上前,神色关切,轻声说道:“别紧张,睡一觉,等醒来就好了。”

在一切准备妥当,王静怡和王彦伶被缓缓推进了手术室。

这无疑是一场艰巨的大工程,即便主刀医生经验丰富,面对如此复杂的手术,也不敢说有十足的把握。

手术室外,王静怡的父母焦急地来回踱步。

老母亲实在忍不住内心的焦虑,双腿一软,跪在了地上,双手合十,嘴里不停地念叨:“老天爷啊,求求您保佑,千万别出意外,一定要让孩子们平平安安的…” 每一个字,都饱含着她对女儿们深深的担忧。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不知道过了多久,手术室的门突然开了,一个护士神色匆匆地走了出来。

“病人情况危急,恐怕无法同时保住两人,你们要保大还是保小?” 护士焦急地说道。

5.

听到这话,王静怡父母的心瞬间凉了半截,两人对视一眼,眼中满是痛苦与纠结。犹豫片刻后,父亲颤抖着声音说:“医生,我们想保住发育更好的妹妹,求求你们一定要救救她…”

在这生死攸关的时刻,父母心底的天平,还是倾向了妹妹。

可是在手术过程中,意外还是发生了。

强烈的疼痛让麻醉中的妹妹突然苏醒,她看着周围紧张忙碌的医生,泪水在眼眶里打转。

她明白,最艰难的时刻来临了。

“求求你们,救救我姐姐……” 妹妹用微弱却坚定的声音说道,眼神中透着不容置疑的决心。

彼时妹妹的身体状况极差,即便全力抢救,也未必能挽回她的生命。

反观姐姐,情况则相对乐观许多。

医生们经过慎重考虑,权衡利弊,最终尊重妹妹的意愿,选择了保住姐姐。

手术结束后,医生们走出手术室,王静怡的父母急切地冲上前,双手紧紧握住医生的手,声音颤抖地问道:“医生,我女儿怎么样了?手术顺利吗?”

医生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神情有些怪异,一时支支吾吾不知从何说起。

“你们女儿的手术总体是成功的,不过…… 就是出了点状况......”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