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晚上的一个话题是:如果没有了编制,教师岗还有吸引力吗?
这个话题不是空穴来风,而是县管校聘改革的深入推进。县管校聘每推进一次,网上就会引发一阵热议。关于教师编的问题,虽然没有明说,但其实是明牌了。
显而易见,今天我们就这个话题以问答的形式展开聊一下。聊之前我先声明,我个人对什么白衣天使、灵魂工程师之类的职业修饰无感,我认为这就是一个职业而已,不要上升到什么感恩感动。把这个定位清晰之后,学生和家长们轻松,老师更轻松。
第一个问题,教师编制为啥会没了?
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先看一看我国的师生比是多少?学校的老师到底够不够用?
我搜到的数据显示,2022 年我国义务教育阶段的在校生是 1.59 亿人。专任老师是 1065 万人,师生比是 1:15,这个师生比几乎和世界上的发达国家持平了。从数字上看,我们不缺老师,但实际的情况是,我们的很多学校里,一个班的学生 50 人、60 人还很普遍。这是另外一个问题,就是有多少人是在一线承担教学任务的老师,又有多少人是在负责学校的行政后勤?现在的学校里干的活儿实在是太多了,除了学习之外,管学生吃饭睡觉,还管学生旅游,这么发展下去,老师确实是不够用。
在师生比已经达到世界前列的情况下,在 2011 年到 2014 年,就为预期的二胎人口的爆炸性增长做出了大规模的教师扩招。数据显示,三年来,全省新增公办幼儿园教师编制 9655 人,在编教师总数达到了 13455 人,比 2010 年的时候增长了 82.5%。
黑龙江全省的老师几乎扩招了一倍。后来的情况大家也都知道了,放开二胎后,16、17 包括 18 年人口确实小幅上扬,然后就掉头了,一直好几年。这个时候,之前很多地方扩招的老师就变成麻烦了。有人脱口而出,说这个刚好,孩子少了,就能小班教学了。
这个设想是没有问题,问题是钱从哪里来?很多人在网上是各种畅想,要求修地铁,要求建公园,要求小班教学。回到家里边发现燃气费突然涨价了,就哭天抹泪地要求保障民生。有钱的时候啥都好说,没钱的时候大家都难,领导也难。目前能做的就是把这些预期提前在网上吹吹风,让这些年轻人们有个心理准备,是时候该重新做一下自己的职业规划了。
第二个问题,谁在考教师编?
网上有一个数据的对比,1999 年的阿里巴巴招聘广告显示年薪为 3 到 10 万,4 年后的薪资应该能达到 5 到 15 万。另外一个网友自述,2003 年的时候,某计算机教师的月薪只有 800 元,一个是年薪 10 万,一个是年薪不到 1 万。
这个对比反映出的问题就是在 20 年前甚至 10 年前,教师编在社会上都不是抢手的岗位。但在近十年来,教师编开始逆转了,这个时候想当老师的人有哪些呢?大致两种,一种是师范类毕业生,这两年的师范类毕业生其实有点儿有苦说不出。这里有一个数据,2018 年全国各地高考成绩排名在前 30%的考生里,报考师范类学校的考生占 18.3%。到了 2019 年。这个数字就提高到了 33.4%,几乎翻了一倍,再之后每年都在增长。
结果就是各地的师范分数线暴涨,就连毕业后需要去指定偏远地区任教 6 年的公费师范生,录取分数线也开始接近 985 了。这些高分考生名校不去,去师范,就是他们未来想要当老师。可是当他们师范毕业考教师编的时候,又突然发现竞争对手是无处不在。这就是另一种想当老师的人。
非师范类院校的毕业生,什么专业的都有,蜂拥而至,都要考教师编,导致了学校招聘的时候直接拔尖儿。是的,学校招生拔尖,学校招老师也是拔尖儿,什么专业的放在其次,先从学历开始拔。近两年来,名校加硕博,学历是学校招聘的第一指标。曾经有个新闻说,北大考古系的几个毕业生对口去博物院上班,一个月只有 3000 块钱,受不了了。直接去深圳当了老师,年薪 30 万起。
第三个问题,编制为啥这么香?
大家会发现一个问题,一方面,有很多老师在网上吐槽说当老师太苦了,赚的少,干的多,这活儿真是没法干。另一方面,年年都有一浪又一浪的人们争着抢着要当老师,这说明一个事儿,真正赚到钱的老师是没有时间或者是没有习惯在网上和网友们倾诉衷肠的。在很多人眼中,做老师体面,收入稳定,旱涝保收。当然了,这个工资不高,是看和谁比了。
另外一个隐形的吸引力就是事业编的退休金。根据相关的数据测算,2021 年国内养老第一支柱平均替代率约为 48.2%。其中机关事业单位的替代率能达到 80%以上。一方面,事业单位缴费的合规程度和稳定性更高,很多单位是按照缴费基数足额缴纳的。大多数企业职工社保缴费是按照技术下限缴纳的,关键是不稳定,很多人容易断缴。另一方面,机关事业单位的职业年金具有强制性,这一块是大福利,而普通的企业职工,很少有人知道这个职业年金是个啥。仅是这两方面的差别,就能造成教师编和普通打工仔两者之间退休待遇的悬殊差距。
说这么多废话,其实就是个啥意思呢?这个世界啊,确实是变了。像周鸿祎那么大个老板都能放下身段,各种蹭热点,真正要做网红,我们普通人还有什么理由抗拒变化,不敢拥抱未来呢?所以我建议,生三胎,从国家教师开始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