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唯美|深情|精短

散文|从殷墟到周原

陕西|周礼

甲辰谷雨时分,我拜谒了白水仓颉庙,仓颉古墓与黄帝陵遥遥相望,两群五千年苍苍古柏群列列呼应,真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活化石。传说中四目通明的仓颉史官上观鸟迹,下寻兽形,创造了汉字,结束了结绳记事的鸿蒙,使央央我华夏万年青史得以传载。

乙巳清明前,我以文学和书法爱好者的心愫参观了安阳殷墟遗址和中国文字博物馆。“龟虽寿三千岁,永不朽在文字”(1)。甲骨文是中国文字之根,中国书法之源,篆书之祖。其实用性在考古方面,尤其是对殷商时代王室在祭祀、占卜等活动的记录,称卜辞,因其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所以称为“甲骨文”,又因其出土于河南安阳小屯村,此地在历史上曾是殷商王朝后期的古都,即“殷墟”,故又称“殷墟文字”。作为文学和书法爱好者来河南安阳殷墟博物馆,近距离观摩众多一片片“龙骨”(2),了解其历史是我多年的夙愿。甲骨文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但其被发现、被认识的历史只有短短的100多年,迄今已出土大约13万片甲骨,4500多个甲骨文单字中,从甲骨文已识别的约2000个单字来看,它已具备“象形、会意、形声、指事、转注、假借”的造字方法。妇好(3)墓的挖掘正是利用甲骨文断定年代、墓主人身份和生前的事迹。考古工作者将甲骨文在显微镜下放大,观察线条的形态、运笔顺序,刻写工具为青铜刀或玉石刀,其刃部形状有平刃、斜刃、锥刃和三棱刀具,刻写甲骨文工具跟今天的篆刻刀没有两样,这也是篆刻属书法范畴的原由。在博物馆里找到了书法用笔的第一个特点即中锋用笔,与刻制甲骨文的原始状态密切相关。从远古刻画符号到仓颉造字的传说,从“一片甲骨惊天下”的激荡岁月到眼前这具有繁多的笔画、细瘦刚劲的线条以及多方折的笔画汉字,无不透射出甲骨文用笔、结字和章法之美,甲骨文不愧是照亮中华文明之灯,为文明刻下优美的符号。是我们祖先几千年智慧的结晶。

乙巳清明节,早晨我扫墓祭祖,下午以周后人的身份虔诚地参了观周原遗址和宝鸡青铜器博物院。周原即陕西岐山、扶风一带是西周肇庆之地,是周文化最具代表性的遗址,在全国西周文化遗址中面积最大、文化内涵最丰富、已出土文物数量最多且精品最多,素有“青铜器之乡”的美誉。随着冶金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在西周甲骨文也由商代的个别人刻写变为大众使用。商代青铜器已有产生,只是到西周发展到鼎盛,商代的青铜器上已有铭文的出现,铭文即钟鼎文。商人重酒,青铜器中以饮酒的爵为尊;周人重食,青铜器中则以吃饭的鼎为尊。周人维新,制礼作乐,钟鸣鼎食。钟鼎器形增多,尺寸增大,用途广泛,从神本走向人本,在鼎上铭记祖辈的宏恩和盛业。使铭文的载体摆脱了对自然的依靠,铸冶花饰,形体变美,铭文的字体趋于方正,开放收合自然,笔法上的篆籀和金石味明显。《利簋》记录了武王伐纣的重大历史事件;《大盂鼎》是迄今发现最早的鸿篇巨制,此铭章法排列整齐,属有行有列类章法形式,字距行距均等;《墙盘》其章法更是竖成行横成列,由于每行上下两字间的距离大于行与行之间的距离,因此横列更加清晰,尤为突出。

三处不同庙宇和遗址的参观,使我对汉文字和书法的由来以及演变有了更清晰的认识。从殷墟到周原不仅仅是文字的演变,更是社会文明的进步,难怪孔圣人对周公十分推崇并感叹道“郁郁乎!吾梦见周公亦”。三千年以来,书法一直散发着艺术的魅力,迷倒过多少帝王将相,使他们爱不释手,欲罢不能。唐太宗喜欢王羲之的书法到了走火入魔状态,在朝廷上下带头临摹《兰亭序》,不把《兰亭序》放到枕头下,睡觉都睡不着,死后还把《兰亭序》真迹带到坟墓里。宋徽宗更是只爱书法,不爱江山,还独出心裁的发明了廋金体。

在世界文明发展史上,四大文明古国的文字,除汉字绵绵赓续以外,其他文字由于种种原因均被历史湮没,这也是中华民族能够傲立于世界名族文化之林的主要缘由,书法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的艺术瑰宝。所以,在世界logo中没有比中国书法更能代表中国了。

2025.4.6于达观楼

注:

(1)罗振玉的书法对联句。

(2)王懿荣(1845-1900年)字正儒,一字廉生,山东福山(今烟台市福山区)古现村人。为中国近代金石学家、收藏家、书法家和甲骨文的首位发现者,在王懿荣发现甲骨文之前,当地人称其为中药中的“龙骨”。

(3)妇好是商代第二十三代王武丁众多妻子中的一位,曾多次率兵出征,立下赫赫战功,深得武丁的宠爱和臣民的敬仰。


殷墟博物馆的甲骨文


周原博物院《墙盘》

作家档案

周礼,男,1963年生,中国书协会员,宁夏书画促进协会副会长,陕西省艺术评论协会会员,西安市金石学协会会员。曾有多篇散文、书画评赏及书法作品在《中国艺术家》、《宁夏日报》和《陕西美术》等报刊、杂志及网络头条发表。

文艺轻刊 优质原创作品集散地

总顾问:常智奇(著名文学评论家)

顾 问:

郭 平 冰 泉 王永华 姜 毅

编 委:

程莫深 汀 兰 阿 静 邓立鹏

冰 轮 凌 云 宋希晨 坦克兵

素 心 清 幽 周妍蕉

本刊定位:青春、唯美、深情、精短。

来稿体裁:原创首发小小说、散文、评论、现代诗。1500字左右。拒一稿多投!来稿请用word文档,文字、标点校对精准。

来稿要求:作品+个人简介+作者照片+加主编微信:cms_cq26

投稿邮箱:wyqk_26@163.com

扫描二维码了解更多资讯

本刊图片来源于网上

要事回眸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