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环球时报消息,法国总统马克龙、英国首相斯塔默等27个国家的领导人和政府首脑近期在巴黎举行支持乌克兰的“志愿者联盟”峰会,讨论对乌军事援助、停火后向乌克兰派驻军队的问题,乌总统泽连斯基也参加会议。据外媒报道,这是“志愿者联盟”自今年2月形成以来第三次召开峰会,也是规模和规格最高的一次。近期,俄罗斯外交部发言人扎哈罗娃指责英国和法国“以维和任务为幌子、策划对乌克兰的军事干预”,称这种干预可能导致俄罗斯与北约之间发生直接军事冲突。

欧洲向乌克兰派兵,短期内比较难以实现。因为俄罗斯持强烈反对的态度,美国持不支持的立场,欧洲内部也有分歧,导致派兵计划实现难度还是比较大的。所以我认为在目前阶段,这个计划更多体现的是一种舆论方面的攻势,提出这个目标就是为了强化乌克兰在谈判桌上的立场,强化欧洲对谈判及和平进程的影响力。如果最后停火以一种对俄罗斯更有利的方式结束的话,对欧洲来说,要把俄罗斯挡在乌克兰,这样的话就需要在乌克兰战略纵深的一些区域来部署欧洲的军队,



俄罗斯(资料图)

理想很丰满,现实却很骨感。看似来势汹汹的派兵计划,实则面临着内忧外患的困境。从欧盟内部来看,分歧严重到几乎难以调和。匈牙利总理欧尔班多次重申,匈牙利坚决反对派兵,并且不允许军援物资过境。这一强硬态度,让欧盟的派兵计划少了一个重要助力。德国的情况也不容乐观,国内民众对派兵的支持率大幅下降,已经降至 41%。 荷兰极右翼政党在选举中提出 “停止军援” 纲领,赢得了不少选民的支持。意大利总理梅洛尼也明确表示,意大利 “不打算参与地面军事力量”,

当地时间2025年4月1日,俄罗斯总统普京在莫斯科会见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外交部长王毅。王毅表示在两国元首的战略指引和关心推动下,中俄关系成熟、坚韧、稳定,政治互信不断加深,战略协调更加紧密,务实合作持续深化,保障了两个大国各自的发展振兴,维护了双方在重大国际地区事务中的共同利益。中俄合作从不针对第三方,也绝不受外部干扰。中俄关系不会止步不前,只会越走越宽广。中俄友好不是面向当下,而是着眼更长远的未来。



俄罗斯(资料图)

俄罗斯是全球主要的能源出口国,而中国是最大的能源消费国之一,两国在能源合作上密不可分。此外,中俄在高端制造、科技合作和军工业等方面的协作,也使双方利益深度捆绑。从地缘政治角度看,俄罗斯需要强大的盟友来对抗西方压力,而中国在国际事务中拥有重要话语权。对于俄罗斯来说,中国的支持不仅能缓解西方制裁带来的压力,也为其提供国际政治支撑。

中俄实现持续稳定的合作关系,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让世界具备应对不确定性的能力,可以在纷乱中开辟一条持续发展的道路。如今,俄乌停火谈判充满了戏剧性的不确定性,世界人民不希望看到政治舞台上充斥着“草台班子”,究竟是为了实现和平而作出积极贡献,还是为了一己之私挥舞霸权魔杖,人们看的很清楚。中俄关系的稳定性将对抗这种不确定性,无论是对于俄乌双方,还是对于欧洲、美洲以及世界各国,这种“恒量”才是希望所在,才是发展之源。



普京(资料图)

这场看似常规的外交活动,实则是中俄在大变局中的战略宣示:面对霸凌行径,中国不会退缩;维护公平正义,中俄肩并肩同行。在这个充满不确定性的时代,中俄合作就像定海神针,为动荡的世界注入稳定力量。而那些还在搞"小院高墙"的人,或许该听听中国那句老话:多行不义必自毙。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