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最后几周,美国陆军第31战斗工兵营S-2部门的战斗摄影师哈罗德·W·克洛弗(Harold W. Clover)记录了他所在部队从法国阿尔萨斯推进到纳粹德国,随后进入奥地利并在那里执行占领任务的场景和事件,这一切都发生在1945年。克洛弗将他的许多底片捐赠给了美国国家档案馆——笔者最近参观了该档案馆,并首次对其中大部分底片进行了数字化处理。克洛弗这些令人震撼的照片捕捉了疲惫不堪的平民和士兵的生活——有时以一种轻松的方式呈现——同时也展现了战争的残酷现实。



1945年2月,在法国多森海姆,三名美国陆军士兵坐在一起,他们的部队正准备向东进入德国。从左至右分别是:二等兵大卫·陶布(David Taub)、T/5重冈茂雄(Shigeo Takayama)以及一名身份不明的士兵。原始说明文字写道:“美军士兵大卫·陶布,柏林难民;重冈茂雄,日裔美国人;以及来自爱荷华州的农场男孩,手持狙击步枪(第42师——彩虹师)。法国多森海姆。”

2003年,重冈茂雄(其父亲在战争期间曾被关押在亚利桑那州的日裔美国人拘留营)为日裔美国人军事历史收藏组织录制了一段口述历史采访,回忆了他的参战经历。

本文为美国《大西洋月刊(The Atlantic)》发布的图片专辑,作者Alan Taylor,本人翻译给大家分享。



原始配文:“四个阿尔萨斯小孩,他们的父亲被撤退的德军带走了,施泰因堡,1945年3月。”这张照片拍摄于法国斯坦堡,该地距离德国边境约20英里(32千米),拍摄时间大约在战争结束前一个月。



摄影师哈罗德·克洛弗的肖像。原始说明:“克洛弗、他疲惫的胡子,还有斯坦堡一个沉闷的哨所。”



原始配文:“村里的姑娘们在小溪边一个公共场所用传统方式洗衣服。肥皂用量很少,捶打力度很大。斯坦堡,1945年3月。”



斯坦堡的妇女们在洗衣服的另一场景。原始配文:“斯坦堡。1945年3月。”



原始配文:“美军士兵赞赏地看着一头巨大的法国公牛,以及法国夫妇的劳作方式。多森海姆,1945年3月。”



哈罗德·克洛弗在他临时改造的暗房里摆姿势。原始配文:“我在德尔内拉别墅的临时暗房中晾晒底片。”注意他的M1卡宾枪,就放在手边,斜靠在门框上。



原始配文:“一群战斗工兵在法国积雪的泥泞中。1945年2月。”



克洛弗坐在一辆吉普车里,记录下了法国东北部市镇英格维尔的葬礼场景,当时送葬者正跟在一辆马车牵引的灵车后面。原始配文:“法国的葬礼队伍。注意我们吉普车前部安装的剪缆器,用于防止(横跨道路的线缆)割到脑袋。英格尔维尔,1945年3月17日。 ”



原始配文:“一辆美国‘谢尔曼’坦克,用角铁框架焊接在车体上,并填充沙袋作为临时加强装甲的方法。斯坦堡,1945年3月10日。”



美国士兵在法国比什维莱尔镇莫代尔河上一座被多次轰炸的桥梁上的多张照片中的第二张。原始配文:“比什维莱尔镇的便桥正在搭建。注意已设置爆破装置,以便我们在必要时撤退。桥址处遭到德军猛烈炮火攻击。”



原始配文:“鲁道夫一家从被炮弹摧毁的家中抢救财物。法国比斯克维莱尔,1945年2月。”



法国当地居民看着美国坦克驶过。原始配文:“坦克向前推进。1945年3月15日凌晨5点,美国第7集团军发起行动,展开战争中的最后一次大规模攻势。1945年3月。”



在法国原德国占领区推进的美军遭遇了小股抵抗,以及德军撤退时留下的致命诡雷。 原始配文:“步兵和坦克歼击车部队人员停下,观看医疗兵紧急处置一位受重伤的美国士兵。背景是被烧毁的法国小镇罗斯巴赫。”



原始配文:“一名美军中士头部中弹,他的头盔和衬垫被抛到了一边。在罗斯巴赫吗?”



随着盟军部队进入德国境内,数以万计的战俘被俘虏。原始配文:“在达恩附近的山丘上抓获的平民和军人。”



前一张照片的说明文字:“战争的德国最惨重灾难之一在此处及后续照片中可见。一支主要由马匹提供行军能力的10英里长的德军部队被美军战斗轰炸机困在一条蜿蜒的山谷中。我们的步兵和炮兵随后赶到,将其彻底歼灭。最后不得不出动推土机清理人和马匹的尸体。”而此处的说明文字仅为:“三名德军战斗阵亡人员。”



1945年4月,克洛弗在德国海德堡一座军营的墙上摆姿势,旁边是一幅阴森的宣传画。画上的德语标语写着“Feind hört mit!”,大致意思是“敌人在监听!”。原始配文:“克洛弗和一条针对德军随意交谈的警示墙标。海德堡。”



1945年3月中旬,美军和英军已开始渡过德国境内的莱茵河,并沿途占领领土。原始配文:“1945年3月,在莱茵河畔的施派尔,茫然的德国人正在阅读关于他们新政府的消息。”



一辆属于“宪兵队”(德国占领时期的军事警察部队)的被毁车辆停在德国兰道的大街上。原始配文:“兰道火车站没有列车运行。”



曼海姆-路德维希港大桥的残骸躺在莱茵河中,不到两周前被德国军队炸毁。左下方可以看到一段新架设的临时浮桥。原始配文:“曼海姆(左侧)与路德维希港(这边)之间横跨莱茵河的大桥。”



原始配文:“平民们聚集在海德堡附近的魏布林根街头,谈论他们刚刚经历的被占领(的情况)。1945年3月31日。”



在雷达问世之前,各国开发了各种设备来帮助监听人员确定远距离飞来的飞机,比如这台被美军缴获的德国装置。原始说明:“海德堡附近的德国飞机声音定位器,1945年4月1日。”



参加海德堡战役的美军士兵正在集结,工兵们努力在内卡河上搭建一座临时桥梁,同时遭遇德军的顽强抵抗。原始配文:“步兵在投入战斗前的模样。拍摄于海德堡渡河行动前夕。当晚有超过一半人阵亡。1945年4月5日。”



美国陆军工兵在莱茵河上搭建了一座临时浮桥,随后遭到德国炮兵火力袭击。原始配文:“德国人一直在监视架桥行动。这张照片拍摄后不到两秒,一枚88mm炮弹击中了人群,造成五人受伤。”



1945年4月拍摄的德国城市海尔布隆废墟。在战争期间,这座城市多次遭到盟军空袭。原始配文:“海尔布隆全景。它是整个欧洲受灾最严重的三四个城市之一。”



1945年4月,二等兵重冈茂雄(Shigeo Takayama)和一等兵大卫·陶布(David Taub)坐在海德堡一座被占领的德国军营入口处的狮子雕像上。原始说明文字:“普里斯特瓦尔德国军营(Priesterwald Kaserne)的另一视角。”



慕尼黑著名啤酒馆“皇家啤酒馆(Bürgerbräu)”地下室,一名美国士兵站在缴获的物品中间摆姿势。该啤酒馆曾被用作防空掩体和纳粹党档案的储存设施。原始配文:“慕尼黑啤酒馆地下室中的纳粹党档案,1945年5月13日。”



奥地利的一个机场上,美国士兵站在一架被遗弃的德国梅塞施密特Me.262喷气式战斗机上摆姿势拍照。原始配文:“一架德国喷气式飞机,位于奥地利因斯布鲁克附近的一片田野中。1945年5月12日。被飞行员轻微损坏。”



德国贝希特斯加登的党卫军营房废墟。这个由地堡、营房组成的建筑群坐落于巴伐利亚州阿尔卑斯山脚下的一个村庄附近,供阿道夫·希特勒和其他德国领导人使用,在战争的最后日子里,1945年4月的一次空袭中被炸毁。原始配文:“贝希特斯加登被炸毁的党卫军营房。右边的戈林别墅仍在冒烟。1945年5月12日。”



原始配文:“小乔,我们连的吉祥物,出生在莱茵河畔。它在维也纳感染了犬瘟热,不得不被安乐死。由于在少校办公室捣乱,它的好行为绶带被撤销了。”



美国士兵坐在小型蒸汽机上,这些蒸汽机是奥地利维也纳普拉特利比托恩游乐设施的一部分。原始说明文字:“普拉特广场上的微型火车,背景是世界上最大的摩天轮(张力型)。这里曾是德国守军与俄罗斯进攻方之间展开激烈堑壕战和白刃战的战场。整个区域一片狼藉。”



1945年7月,平民们扛着成捆的木材穿过维也纳的一条街道。原图说明:“因燃料短缺,维也纳著名的森林几乎被砍伐殆尽。”



1945年5月12日,一名美国士兵在贝希特斯加登废墟的阳台边缘休息,眺望阿尔卑斯山。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