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标关注猎聘公众号 探寻职场的另一种可能
近日,一位北大毕业的女硕士辞职去做北大食堂阿姨传遍全网。不少人称赞她的勇气,称她是反内卷先锋,也有一些人质疑她大材小用。
据大象新闻综合报道,她是北大新闻与传播学院的硕士研究生,毕业后选择在北大餐饮中心工作,希望大家能吃上便宜健康又好吃的饭,为此她放弃了央媒和大厂的offer,在做管培生轮岗期间她做过一段时间的食堂阿姨。
去年5月,26岁的她辞去了这份工作,并在社交平台发布视频解释了辞职原因:一是身处其中才发现学生时代的想法太天真,二是编制无望,理想又不能当饭吃,五六千块钱的工资在北京确实不够花。
高学历年轻人愿意做体力工作的不在少数。
猎聘2023年针对当年应届生的调研显示,当问及他们如果没有找到心仪工作是否会选择蓝领类工作,61%的应届生选择会。
从轻体力工作中探索更多可能性
不仅是没有工作经验的大学生能接受蓝领工作,一些有工作经验的白领也能接受蓝领工作,而这背后不仅仅是生存压力,更是寻找疏散压力的出口。
在豆瓣上有个汇聚了近10万人的小组——“轻体力探索联盟”,其介绍词写道:“社会惯性里,坐办公室的白领生活永远比草坪修花的工人生活更值得憧憬……可是,不开心的人却越来越多,焦虑、抑郁现象越来越普遍……有的时候,看到园艺师、发型师、旅拍工作者、保安大哥、修理工人、家政人员他们的笑容,是发自内心的,也会很羡慕……人生是有许多可能性的。我们读书,学习知识,不是为了做到什么了不起的职位,恰恰是有勇气去接受更多可能性吧。”
这个联盟的成员中有个署名biubiu、自称“互联网失业女工”的人,找了一份在服装店拍照的工作。
由于是新店开业,biubiu看老板比较随和,就主动担任起服装销售的工作,开业首日就卖了不少钱,老板对她很满意。往后的日子,她在服装店一边拍照,一边卖衣服,每天工作4-6小时,忙完店铺卫生,熨烫好衣物,最重的活就是拖地。
“至于钱钱嘛,底薪完全足够楼主的吃喝,卖出去衣服还可以有提成.”由于表现不错,她已经拿到不少提成。
在客人少的时候,她会干点自己的私活。“吃喝自由”“每天有试衣服的属于女孩子的快乐”,这让她感叹“比当互联网牛马快活”。
体力工作能让高学历人才走得更远么?
一些年轻人为了更快地找到轻体力活,不惜把自己的学历由高改低,例如把最高学历从本科改为高中。
有的人因此如愿找到了酒店前台、仓库管理员这样的工作,起薪四五千,和一些小城市的刚毕业的大学生相当,而到点下班的工作很容易让他们感到满足。
然而体力工作真的适合高学历人才长远的发展吗?
送外卖的赛道也竞争激烈,高学历未必适应
一个没有上过大学的外卖小哥在自己的视频中说,他一个月挣几千块,甚至比一些刚毕业的大学生挣得多,但这并不意味着他将来过得比他们好。
他一眼就能看到自己以后的命运,再努力十年,工资就算上万块,他还是在大街上东奔西跑、争分夺秒送外卖,而那些当初挣的比他少的大学生已然薪资翻翻,职位高升,最重要的是后者的见识和人脉都在增长、扩大,而他的成长则是外卖送得更为熟练,更会成功规避系统的算法。
长此以往,彼此的阶层差距越来越大,从而成为不同世界的人。
四川大学哲学系硕士毕业生陈涛,曾因失业送外卖而登上热搜。
在此之前,他做过知名媒体的记者。经历创业失败后,年过35岁的他求职艰难,为了缓解生存压力,他送起了外卖。
一开始比较顺利,但随着这一行骑手的不断增多,他连续四五个小时都接不到单,最终因竞争激烈而退出。
后来在朋友的推荐下,陈涛进入了一所民办大学当新闻系老师,同时还要负责学生的择业问题。
他告诉《新民周刊》,“其实当时我手头也有了其他的offer,但我的学历、工作经历跟这份工作是契合的,而且我的导师也建议我抓住这个机会。”
而在他刚毕业时市场上就业机会很多,硕士生也可以进公办大学,他昔日的同学已经做到副教授。
下了牌桌,重新上桌没那么容易
有些人主动退出白领职场选择做轻体力工作后,几乎等于下了牌桌,长久离开了真正的职场。
雨田曾是北京一家报社的记者,十几年前因工作不顺心而裸辞,打算开一家日料店。由于缺乏经验,她去一家日料店认认真真地当了几个月的服务生,一天日薪上百元。
当她真正熟悉日料店的运作之后,又对开日料店失去了兴趣。
后来不断做各种兼职,但都跟日料没有任何关系了。在做了几年自由职业之后,她也曾尝试重返写字楼,但已经无法适应办公室的工作,最后就彻底放弃了全职工作,继续成为自由职业者,面临着收入不稳定、生活抗风险能力不确定的风险。
虽然职业没有高低贵贱之分,每个人都职业的选择都值得尊重。
但从现实来看,对高学历人群尤其是其中的年轻人而言,体力工作的稳定性和成长性相对较差。
如果是为了眼前生存,可将其作为暂时的过渡,一边积蓄力量,寻求更好的机遇。
从长期职业发展看,除非选择在这个赛道创业,需要躬身入局各个环节,否则轻体力工作对于年轻人而言职业的持续性也很差。
在“轻体力探索联盟”,有些年轻人就在不同的轻体力工作中不断切换,做着丝毫不相关的体力工作,大多情况下每份工作只有短短数月,回头来看,所有的工作都在蜻蜓点水的阶段,没有深入的沉淀,而年华都悄悄流走了。
职业起点太低,或者职业经历前后完全不相关,甚至出现大起大落,即使有再高的学历护驾,都会让看简历的HR紧皱眉头,甚至连简历初筛都不能通过。
即使进入面试环节,面试官也会质疑当事人的职业规划不清晰,甚至对自己不负责任,由此怀疑这个人入职后的责任心和稳定性。
而长期从事轻体力工作,职业道路就此定型,而以前自己所怨恨的白领工作,可能再也回不去了。
至于卷和累,当前形势下几乎所有的工作都是如此,只是程度不同而已——“成人的世界没有容易二字”。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职场更是各种利益、权力和关系博弈的场所,如果因为担心处理这些事务就选择逃避,逃掉了这份工作,这些问题可能会以另一种形式出现未来的人生经历中。
换个角度想,这些纷繁复杂的场景何尝不是帮助自己成长呢?
人生的一切,都标好了价格。你的选择就是你的代价。
作者丨沁雅
仅限200名!!!
扫码进群,免费领取面试底层分析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