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阿勒泰市,每当有车辆被困、牲畜走失,总能看到一抹“橄榄绿”疾驰而来。他们不是专业救援队,却24小时枕戈待旦;他们分文不取,却总在危难时刻挺身而出。

这支队伍的带头人是退役军人刘晨。2011年起,他就开始自发救援被困车辆;2023年,在阿勒泰市退役军人事务局的支持下,他正式成立“阿勒泰市橄榄绿志愿服务队”。队伍成立以来,他和队友们累计开展救援千余次。从军营到汽修店,从个人善举到组建专业队伍,刘晨用实际行动诠释着新时代退役军人的责任与担当。



军嫂撑起的家国情怀

刘晨的救援之路,离不开妻子端木春梅的支持。当年在部队,她是“好军嫂”,独自扛起家庭重担;如今,她是服务队的“编外指导员”。



“她在后方支持,我更要在一线奉献。”刘晨说。在参与驻地抢险救灾时,他亲眼目睹“十大忠诚卫士”的英勇事迹,从此将“服务人民”的信念深植心底,妻子也无条件地支持他。

2024年退役后,刘晨在阿勒泰市开了家汽修店,同时继续开展志愿行动,仅2024年12月,他就自发救援了40多辆被困车辆。当丈夫接到紧急求援却因工作原因无法前往时,端木春梅总会毫不犹豫地抓起车钥匙,载着救援装备奔赴风雪救援一线。队员们常说:“有端木姐在,再棘手的任务都能保障到位。”



24小时在线的民间救援队

“省道217线有车陷雪里了!”

“收到,已通知橄榄绿志愿服务队!”

这样的对话,已成为服务队的常态。刘晨的团队与官方救援体系密切联动,确保“最快响应、最快到达”。

2023年12月,牧民别克的20多头牛在风雪中走失。刘晨带着队员在寒风中搜寻6小时,最终在峡谷里找到牛群。“他们的睫毛都结冰了,还坚持把陷进雪里的牛一头头拉出来。”说起那年的搜救行动,别克至今难忘。截至目前,橄榄绿志愿服务队已救助牲畜数十次。

“从一个人到一座城的温暖”

如今,“橄榄绿志愿服务队”已发展至197人,其中大部分是退役军人。除了冬季救援,他们还拓展了“爱心送考”“烈士陵园祭扫”等服务。

2024年高考期间,10辆贴着“退役军人爱心车”标志的车辆穿梭在大街小巷,队员们清晨6点就到考点待命,等待开展志愿服务,他们笑着说:“这是我们的新战场。”



在刘晨家里,“优秀中队长”奖状旁,新增了一面江苏游客送来的锦旗,上面写着“深夜救援 化险为夷”。“每次救援完成后,那句‘成功脱困,救援成功’是我最骄傲的瞬间。”刘晨说。

刘晨常说,“军装可以脱,军魂不能丢。”如今,这支队伍已成为阿勒泰双拥工作的亮丽名片,就像他们车身上那行醒目的标语——“若有战,召必回;有危难,我先上!”

阿勒泰地区融媒体中心实习记者:叶丽娜·努坤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