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AI走进养老机构,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

在位于虹口区株洲路370弄的红日家园老年公寓,一台电子查询大屏幕矗立在大厅的醒目位置,院长张艳华上班的第一件事,就是登录这台智能查询系统,了解昨夜全院老人睡眠状态和护理情况。


九楼的杨阿姨昨晚发生3次心动过速报警,离床时长68分钟,而平时,每次离床时间约为12分钟左右。

五楼的贾老伯昨晚夜醒时长达5个小时,体动达189次,老人夜间呼吸率突然变快。

张院长马上联系负责楼层的护理员,对两位老人的身体情况进行重点监护,排查原因。很快护理员给杨阿姨安排上血压和心率测量,给贾老伯进行基础体温、血压和呼吸测量。之所以如此迅速的侦测到两位老人的身体不适,完全得益于养老院正在使用的“夕阳云”智能养老系统。


在这套智能养老系统里,老人们的日常状态和护理情况不仅可以一目了然,系统还会通过安装在老人床头的毫米波雷达,监测到老人整夜的睡眠、心跳、呼吸等状态,根据监测数据,给出诸多护理提醒和建议。





去年10月,红日家园老年公寓上线了“夕阳红”智能养老系统,该系统不仅将全院老人的基本情况和护理日常存入了电子系统,就连养老机构的日常管理也实现了电子化、智能化。“以往,我们护理员半夜巡察需要打卡,都是填写纸质签到表,全院200张床位,我每天一上班要看200张表格,费时费力,现在通过电子签到系统,护理员通过扫描床头的二维码,将老人实时状况通过电子终端上传到系统,既督促护理员定时定点巡察,也减轻了管理层审核监督的工作量。”


“夕阳红”智能养老系统,不仅可以为院方管理实现了系统化、便捷化,老人家属也可以通过该系统了解老人的在院情况,甚至为老人定制个性化服务。

“从老人入住养老院开始,我们作为子女的天天惦记,养老院里吃得怎么样?老人睡得好不好?身体有什么不舒服吗?天天通过微信群询问。自从有了智能养老系统,我们在家也可以查询老人在院情况,看看食堂今天吃什么,如果没有老人喜欢的,我就会通过菜单系统,给老妈点一份小锅菜,食堂收到定制菜单,就会帮老人烧制出来,这对我们来说,也弥补了没有时间经常来看看老人,给老人烧点可口饭菜的不足。”家属说道。

此外,为了应对养老院每天上百件的快递分发工作,养老院特意购置了一台送货机器人,每天电梯使用非高峰时段,机器人就会把老人们的快递送到床边,“这些能由机器人完成的简单工作,我们就会一次性投资购置,省出来的人力,可以更多的时间陪伴和照护老人。”张院长介绍说。


目前,红日家园老年公寓已将健康管理、生活照护、运营管理等六大板块纳入智能养老系统,未来还计划应用DeepSeek,为老人提供从入住到日常护理全过程的个性化照护方案,全方位满足老人日常照护需求,全面提升管理服务效能。“让大数据为我们工作服务,不仅仅是节约人力,还能堵住不少漏点和盲点,我们是深切感受到智能养老带来的好处。”张院长如是说。

记者:曲姗姗

图片:曲姗姗

编辑:曲姗姗

头图为AI生成图片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