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 声明:本虚拟文章仅为创作产物,不针对特定个人或团体。内容纯属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许久不见,还认得我吗?"熟悉的声音从背后传来,我猛地一怔,转身看到那张曾经朝夕相处却在人生巅峰时刻对我视若无睹的脸。

他站在我的小摊前,西装革履,目光复杂。

我握紧了手中的铲子,心里翻涌着千言万语,十年的恩怨似乎在这一刻都有了答案。

01

夏末的午后,蝉鸣声穿透教室的窗户,闷热的空气让人昏昏欲睡。

我坐在教室的最后一排,百无聊赖地看着窗外。高二分班后,我被分到了理科班,成了班上的吊车尾。那时的我,成绩不好,家境也不好,唯一值得庆幸的是有个宽敞的家。

"同学们,今天我们班来了一位新同学,大家欢迎。"班主任拍了拍手,示意我们安静下来。

一个瘦高的男生走上讲台,他叫林子明,从省城转学过来的。"因为父亲工作调动,所以转到这里来读书。请大家多多关照。"他自我介绍时的声音清晰有力,眼神中透露着自信。



那天放学后,班主任把我叫到办公室。"陈远,你是咱们班里住得最宽敞的,林子明家在省城,现在只有他自己一个人过来,还没找到合适的住处。你看能不能先收留他几天?"

我愣了一下。虽然家里房子大,但那是因为祖上留下的老宅,实际上家里并不富裕。

爸妈常年在外打工,每个月寄回来的钱刚好够我的学费和生活费。但班主任的请求我也不好拒绝,只好点头答应。

就这样,林子明住进了我家。原本我以为只是几天的事情,没想到这一住就是三年。

林子明很快就适应了在我家的生活。他比我聪明得多,成绩始终名列前茅。

每天晚上,他都会帮我补习功课,耐心地解答我的问题。在他的帮助下,我的成绩有了明显的提高。

"陈远,你其实很聪明,只是方法不对。"他经常这样鼓励我,"你看这道题,换个思路就简单了。"

我们的关系也从最初的陌生到逐渐熟悉。每天早上一起去上学,晚上一起回家,周末一起打球,一起去河边钓鱼。

他会把自己的零花钱分给我,我则把家里种的蔬菜分给他吃。虽然日子过得清贫,但却充满了欢声笑语。

林子明很少提起他的家庭,只是偶尔会收到一封家书。每次看完信后,他都会沉默许久。有一次,我偶然看到他在房间里低声啜泣。

"怎么了?"我轻声问道。

他擦了擦眼泪,勉强笑了笑:"没什么,就是有点想家了。"

那一刻,我才意识到,看似坚强的他,内心也有柔软的一面。

那天晚上,我们聊了很多,他告诉我,他的父母其实并不是因为工作调动才让他来这里,而是他们离婚了,谁都不想要他。他被送到这个小县城,是因为这里有他的一个远房亲戚,可那个亲戚根本不愿意照顾他。

"你知道吗,陈远,你是我第一个真正的朋友。"他真诚地说道,眼神中带着感激。

从那以后,我们之间的友谊更加深厚。我不再因为家境贫寒而自卑,他也不再因为家庭破碎而孤独。我们互相依靠,共同成长。

高考那年,我们都拼命学习。林子明更是废寝忘食,经常熬到深夜。我妈回来看我们,心疼地说:"子明啊,别太累了,身体要紧。"

"阿姨,我没事。"林子明笑着回答,"我要考上好大学,将来才能报答你们的恩情。"

高考成绩出来那天,林子明以全县第一的成绩被北京的顶尖大学录取。而我,勉强被省内一所普通大学录取。尽管如此,我们还是开心地庆祝了一番。

"陈远,我们大学毕业后,一起创业怎么样?"临别前的晚上,林子明兴奋地规划着未来,"你负责生产,我负责销售,一定能做出一番事业。"

我被他的热情感染,也充满了希望:"好啊,那就这么说定了!"

我们约定大学毕业后再联系,共同创业。那时的我们,年轻气盛,对未来充满了无限憧憬,却不知道命运会把我们带向完全不同的方向。

大学生活很快过去了。毕业后,我回到了县城,在一家小工厂找了份工作。

而林子明,据说留在了北京,进了一家大公司。我们的联系越来越少,最终只剩下逢年过节的一条简短的问候信息。

02

五年后,我攒够了钱,辞去工作,回到家乡开了一家小超市。

生意虽然不大,但足够养活自己。每当想起与林子明的约定,我就会自嘲地笑笑,年少时的梦想,终究敌不过现实的残酷。

直到有一天,县里来了一位新任副县长视察工作。当地电视台播放了新闻,我惊讶地发现,那位年轻有为的副县长,竟然是林子明。



看着电视上意气风发的他,我激动不已,立刻拨通了他的电话。电话接通了,但对方听到我的自我介绍后,语气明显冷淡了下来。

"陈远?抱歉,我现在很忙,改天再聊。"还没等我说出想约他见面的想法,电话那头就匆匆挂断了。

我有些失落,但想着他刚上任,确实可能很忙,就没太在意。

第二天,我特意穿上了最体面的衣服,买了些水果,去县政府找他。

"不好意思,副县长在开会,没时间见你。"秘书礼貌但坚定地拒绝了我。

我只好留下自己的联系方式,希望他有空能联系我。等了一周,没有任何回音。

我又去了几次,结果都是一样的。最后一次,我在政府大楼门口正好碰见了他。他西装革履,身边跟着几个下属,正准备上车。

"子明!"我热情地喊道。

他转过头,目光在我身上停留了一秒,然后微微皱眉,快步上了车。那一刻,我清楚地看到他脸上闪过的不耐烦和嫌弃。

车子扬长而去,留下我站在原地,心如刀割。那个曾经在我家白吃白住十年,发誓要报答我家恩情的林子明,当上了官,竟然装作不认识我。

回家的路上,我想起了我们一起度过的那些岁月,想起了他说过的每一句感谢的话,想起了我们约定的共同创业的梦想。这一切,在现实面前,显得如此可笑。

接下来的日子,我再也没去找过他。我专心经营我的小超市,日子过得平淡而充实。偶尔在街上看到他的宣传海报,我会选择绕道而行。

三年后,一场突如其来的经济危机席卷全国。我的小超市生意每况愈下,最终不得不关门。

欠下的一身债务让我喘不过气来。就在我走投无路之际,一个意外的机会,让我的生活再次发生了转变。

县里的一个旅游景点正在招聘临时工,负责景区的环境卫生。

虽然工作辛苦,工资也不高,但至少能维持基本生活。我放下了所有的自尊,去应聘了。

每天早上五点起床,推着小车,清扫景区的每一个角落。游客们来来往往,很少有人会注意到这个默默工作的清洁工。

烈日炎炎下,汗水浸湿了衣背;寒风凛冽时,双手冻得通红。但我没有抱怨,至少这份工作让我能够慢慢还清债务。

有时候,我会想起林子明。据说他已经升任县长助理,正在为进一步晋升而努力。我不再对他抱有任何幻想,只是偶尔会在梦中回到那段单纯的高中时光。

直到那个雨天的到来。

那天下着大雨,游客寥寥无几。我在一个亭子里躲雨,突然听到有人喊我的名字。

"陈远,真的是你?"

我抬头,看到一个撑着伞的身影站在雨中。那张脸,我再熟悉不过,正是林子明。

十年的恩怨,在这一刻,有了意想不到的转折。

雨水顺着林子明的伞沿滴落,他站在那里,目光复杂地看着我。

我沉默地低下头,继续拿起扫帚清理地面的落叶,仿佛没有听见他的呼唤。

"陈远,我知道你听见了。"他向前走了两步,声音低沉,"能聊聊吗?"

我抬起头,看着这个曾经亲如兄弟,后来却对我视而不见的人,心中五味杂陈。"县长助理找我这个清洁工有什么事?"我的语气充满了讽刺。

林子明叹了口气,收起雨伞,走到亭子里。"我知道你对我有误会。那天在政府大楼,我确实看到你了,但当时我正在陪市里来的领导,不方便停下来。后来我让秘书联系你,但她说找不到你留下的联系方式。"

我冷笑一声:"联系不到?那为什么你每次都推脱说没时间见我?"

"那是..."林子明欲言又止,最终摇了摇头,"算了,解释再多也没用。我今天来,是想告诉你一个消息。"

03

他从公文包里拿出一份文件,递给我。我犹豫了一下,还是接了过来。打开一看,是一份土地征收补偿协议。

"县里要扩建这个景区,你家的老宅在征收范围内。按照政策,你能获得相当可观的补偿款。"林子明解释道,"我专程来通知你,希望你尽快去办理相关手续。"



我愣住了。家里的老宅虽然破旧,但占地面积不小,如果真能获得补偿,我的债务问题就能迎刃而解。

可是,看着眼前这个曾经视我如无物的人,我心中升起一股怒气。

"你现在假惺惺地来通知我,是担心我不配合影响你的政绩吧?"我冷冷地说。

林子明的脸色变了变,但很快恢复平静:"你怎么想随你,但补偿的事是真的。时间不早了,我还有会要开。"说完,他转身要走。

"等等!"我忍不住喊道,"你就这么走了?十年的情谊,三年的恩养,就值这么一纸通知?"

他停下脚步,没有回头:"陈远,人各有志。我们走的是不同的路,就这样吧。"

看着他消失在雨幕中的背影,我心中的失落感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强烈。我曾以为,即使我们的人生轨迹不同,至少那段纯粹的友谊会永远保留。但现实证明,我错了。

第2天, 我按照通知去了政府大楼办理手续。补偿款确实不少,足够我还清所有债务,还能剩下一笔钱重新开始。

在办手续的过程中,我没有再见到林子明,一切都是通过普通工作人员完成的。

拿到补偿款后,我先还清了所有债务,然后在县城郊区租了一间小店面,开了一家烧烤摊。虽然规模不大,但胜在位置好,生意逐渐兴旺起来。

一天晚上,我正忙着为客人准备烧烤,突然听到有人喊我的名字。抬头一看,是大学时的同学小王。

"陈远,好久不见!听说你开了家烧烤摊,特意来捧场。"小王热情地拍着我的肩膀。

"欢迎,欢迎!"我笑着招呼他坐下,给他上了几串烧烤和一瓶啤酒。

小王边吃边聊:"对了,听说林子明现在是咱们县的县长助理?你们联系吗?"

提起林子明,我的心情顿时复杂起来。犹豫了一下,我还是简单地回答:"偶尔吧。"

"真是出人头地啊!"小王感叹道,"不过最近他好像遇到麻烦了。"

我心头一震:"什么麻烦?"

小王压低声音:"听说他得罪了市里的某个领导,可能要被调查。具体原因不清楚,但看样子挺严重的。"

我没有多问,只是沉默地翻动着烤架上的肉串。林子明的事,已经与我无关了。

命运似乎喜欢开玩笑。一周后的深夜,我正准备关店,一辆黑色轿车停在了店门口。车门打开,走下来一个憔悴不堪的林子明。

他穿着一件普通的T恤和牛仔裤,与平时一丝不苟的形象完全不同。眼下的青黑和凌乱的头发显示出他最近过得并不好。

"能借一步说话吗?"他的声音沙哑,眼神中透露着疲惫。

我犹豫了一下,还是点了点头,带他进了店里,倒了两杯水。

"我被停职调查了。"他开门见山地说,眼神空洞,"有人举报我在土地征收中收受贿赂。"

我皱了皱眉:"与我何干?"

"举报信上提到了你家的补偿款。"林子明苦笑道,"说我故意提高了补偿标准,从中获利。"

我惊讶地看着他:"这不是胡说八道吗?我拿到的补偿完全是按政策来的。"

"我知道,但调查组不信。他们认为我们有特殊关系,所以我才会给你特殊照顾。"

我冷笑一声:"特殊关系?你当官后不是装作不认识我吗?"

林子明沉默了片刻,突然问道:"你还记得我们高中时的约定吗?"

这个突如其来的问题让我愣住了。当然记得,那是我们青春岁月最美好的梦想。但现实已经证明,那只是一场空谈。

"记得又怎样?不记得又怎样?"我反问道。

林子明从包里拿出一个U盘:"这里面有一些材料,证明你获得的补偿完全符合政策标准,没有任何特殊照顾。我希望你能配合调查,澄清这件事。"

我接过U盘,心中充满疑惑:"为什么要帮我澄清?你完全可以撇清关系,说我们只是普通的征地对象和工作关系。"

"因为..."林子明深吸一口气,"事情没那么简单。这次针对我的调查,是有人故意为之。他们查不到我的问题,就想通过你来制造证据。如果你被卷进来,可能会有麻烦。"

我沉默了。不管林子明现在说的是真是假,我都不想被卷入任何政治斗争中。

但另一方面,如果真如他所说,这次调查是针对他的陷害,那么作为曾经的挚友,我是否应该伸出援手?

04

正当我犹豫之际,店门突然被推开。几个西装革履的人走了进来,为首的中年人冷冷地看着林子明:"林助理,调查期间擅自外出,还私下接触关键证人,你这是什么意思?"

林子明站起身,脸色苍白:"陈局长,我只是来见老朋友,没有其他意思。"

"老朋友?"被称为陈局长的人冷笑一声,眼睛扫向我,"这位就是陈远先生吧?正好,有几个问题想请你配合调查。"

我心中一紧,看了看林子明,又看了看那几个明显是调查人员的人,突然意识到自己已经被卷入了一场看不见硝烟的战争。

陈局长从公文包里拿出一份文件:"陈远先生,根据我们掌握的证据,你与林子明助理有长达十年的特殊关系,在土地征收过程中获得了远超政策标准的补偿。请问你对此有何解释?"

我心头一震,看向林子明,他的眼中闪过一丝恳求。十年前的情谊浮现在脑海中,那时的我们,单纯而真挚,无论贫穷还是富贵,都不曾改变对彼此的信任。

而现在,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我该何去何从?是选择揭发曾经背叛我的朋友,让他在政治斗争中彻底出局?还是伸出援手,帮助这个曾经与我共度青春岁月的人渡过难关?

"我需要一个答案,陈远先生。"陈局长的声音打断了我的思绪。



我深吸一口气,看着眼前的几个人,心中已有了决定。

"林子明确实在我家住过,但那是二十年前的事了。至于补偿款,我可以向你们提供所有的证据,证明一切都是按照政策执行的,没有任何特殊待遇。"

陈局长眯起眼睛:"你确定你说的是实话?如果我们查出任何问题,后果将会很严重。"

我坚定地点了点头:"我对我说的每一个字负责。"

陈局长打量了我一会儿,没再说什么,带着人转身离开了。店里只剩下我和林子明两个人,空气中弥漫着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气氛。

"谢谢。"林子明轻声说道,眼中闪烁着复杂的情绪。

我摇了摇头:"不用谢,我只是说了实话。你走吧,以后别再来找我了。"

林子明欲言又止,最终还是点了点头,转身走向门口。就在他即将踏出门的那一刻,他停下了脚步。

"陈远,那个约定,我一直没忘。"他没有回头,声音低沉,"总有一天,我会兑现当年的承诺。"

说完,他推开门,消失在了夜色中。

我站在原地,久久不能平静。林子明最后的话,是真心实意,还是又一次的敷衍?

他当年对我视而不见,是真的被职位和权力冲昏了头脑,还是另有隐情?我不得而知。

接下来的日子,我继续经营着我的小烧烤摊,生活逐渐回到正轨。关于林子明的调查似乎也告一段落,没有人再来打扰我。我本以为,这一切就这样结束了。

直到一个月后的深夜,一辆陌生的车停在了我的店门口。车门打开,走下来一个中年女性,穿着朴素但整洁,眼神中透露着焦虑。

"请问,你是陈远吗?"她小心翼翼地问道。

我点了点头:"我是,你是?"

"我是林子明的母亲。"她自我介绍道,声音中带着一丝疲惫,"我儿子出事了,他让我来找你帮忙。"

我心头一震,不禁想起了那天林子明离去时说的最后一句话。命运的齿轮再次转动,将我推向了一个全新的境地。

林子明的母亲坐在我的店里,手里紧握着一杯热茶,目光中充满了忧虑。

她比我记忆中苍老了许多,眼角的皱纹和花白的头发诉说着岁月的无情。

"阿姨,子明出了什么事?"我忍不住问道。

她叹了口气:"子明被带走了,罪名是贪污受贿。我这几天四处打听,没人愿意告诉我他被关在哪里。就在我绝望之际,收到了他托人捎出来的一张纸条,上面只写了你的名字和这家烧烤店的地址。"

我心头一紧:"就这些?没有其他信息?"

"没有了。"她从口袋里掏出一张皱巴巴的纸条,递给我,"这是原件,你看看吧。"

我接过纸条,上面果然只有我的名字和店铺地址,字迹匆忙却坚定。

05

这是林子明的笔迹,我非常熟悉。为什么在这种危急时刻,他会想到我?难道他以为我会帮他?在他多年来对我的冷漠之后?

看着眼前憔悴的老人,我一时不知该如何回应。一方面,我对林子明的所作所为仍心存芥蒂;另一方面,看到曾经照顾过我多年的阿姨如此焦虑,我又不忍心拒绝。

"阿姨,您先别着急。"我斟酌着词句,"我和子明已经很多年没有联系了,我不确定能帮上什么忙。"



"孩子,我知道你们之间可能有些误会。"林母握住我的手,眼中含泪,"但子明一直把你当成最好的朋友。这些年来,他经常提起你,说你是他这辈子最值得信任的人。"

我愣住了:"他...经常提起我?"

"是啊。"林母点点头,从包里拿出一个笔记本,"这是他的日记,我偷偷带出来的。你可以看看最近的几篇。"

我接过笔记本,翻开最近的日期。

上面密密麻麻地记录着工作内容和个人感受。

让我惊讶的是,几乎每篇日记都会提到我。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