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地名人名虚构,请勿与现实关联
本文所用素材源于互联网,部分图片非真实图像,仅用于叙事呈现,请知悉
01
八三年的夏天,我刚从师范毕业,怀揣着一纸通知书回到了家乡。那是个闷热的下午,知了在树上不知疲倦地叫着,阳光毫不吝啬地倾洒在乡间的小路上。
家乡的小学就在村子的最东头,一排低矮的平房,院子里有几棵参天的大槐树,树荫下放着几张水泥桌子。这就是我记忆中的母校,也是我即将工作的地方。
校长是个五十来岁的中年人,脸上的皱纹像是被岁月刻下的印记。他坐在办公桌后面,桌上堆满了各种文件和表格。
“小张啊,你能回来真是太好了。”校长的声音里带着疲惫和欣慰,“现在农村缺老师,尤其是像你这样有文化的年轻人。”
我点点头,心里却有些忐忑。代课老师的待遇不高,工作却很辛苦,但这是我唯一的选择。
“学校里现在有五位老师,加上你就是六位了。”校长翻着一本破旧的花名册,“你负责四年级的语文和思想品德,明天就可以开始上课。”
走出校长室,院子里静悄悄的,只有蝉鸣声在空气中回荡。我深吸一口气,感受着久违的乡村气息,混合着泥土和植物的芬芳。
第二天一早,我就来到了学校。教室里已经坐满了学生,他们好奇地打量着我这个新来的老师。
黑板有些旧了,上面留着擦不掉的粉笔痕迹。讲台上放着一本破旧的教科书,那是我即将教授的内容。
“同学们好,我是张老师,从今天开始教大家语文。”我尽量让自己的声音听起来自信而有力。
孩子们齐声回应:“张老师好!”他们的声音清脆而响亮,像是早晨的露珠滚落在荷叶上。
那堂课我讲得很认真,尽管有些紧张。下课铃响起时,我才发现自己的背后已经湿透了。
走出教室,我看到一个年轻女子站在走廊尽头。她穿着一件浅蓝色的连衣裙,头发扎成一个简单的马尾辫,显得干净利落。
她向我走来,脸上带着友好的微笑:“你好,我是李梅,教五年级的数学。”
“你好,我是张明,刚来代课。”我有些拘谨地回应道。
“我知道,校长告诉过我们。”她的笑容很自然,“欢迎你加入我们。”
李梅看起来比我大几岁,可能有二十七八岁的样子。她的眼睛很有神,说话时总是直视对方,让人感到她的真诚和坦率。
那时我并不知道,这个叫李梅的女老师会在日后给我一张纸条,上面写着几个简单的字:晚上9点来我家,有话说。
02
学校的老师不多,除了我和李梅,还有教数学的王老师,教英语的陈老师,以及负责自然和体育的刘老师。
王老师已经五十多岁了,是学校里资历最老的教师。他戴着一副厚厚的眼镜,说话慢条斯理,但讲起数学问题来却非常清晰明了。
陈老师是个文静的女子,三十出头,总是穿着朴素的衣服,很少有表情变化。据说她曾经在县城的中学教过书,后来因为某些原因调到了这个乡村小学。
刘老师是个四十来岁的壮实汉子,脸上总是挂着笑容,深受学生们的喜爱。
我和李梅算是学校里最年轻的两位老师。或许是因为年龄相近,我们很快就熟络起来。
每天早上,我们常常一起走进校园。她总是提前到校,在教室里为学生们准备一天的学习内容。
“你知道吗,这些孩子大多数可能一辈子都走不出这个村子。”一天清晨,李梅突然对我说,“但我希望他们的心能飞得更远。”
她的话让我沉默。在那个年代,农村孩子能接受教育已经很不容易,更别说改变命运了。
“你为什么选择来这里教书?”我忍不住问她,“你看起来不像是本地人。”
李梅笑了笑:“因为这里需要我。”她没有多说,只是继续批改着手中的作业本。
那一刻,阳光透过窗户洒在她的脸上,勾勒出一道柔和的轮廓。我忽然意识到,李梅不仅仅是个认真负责的老师,她还有着不为人知的一面。
日子一天天过去,我逐渐适应了乡村教师的生活。每天早上五点半起床,洗漱完毕后骑自行车去学校,上午四节课,下午两节课,晚上还要批改作业和准备第二天的教案。
虽然辛苦,但看到孩子们求知若渴的眼神,所有的疲惫都值得了。
李梅比我更加投入。她不仅认真教学,还经常自费为班上的贫困学生购买学习用品。有时候,我看到她在办公室里一坐就是一整天,只为了给学生们准备更好的教学内容。
“你不累吗?”有一次我忍不住问她。
“累啊,但看到孩子们的进步,再累也值得。”她抬起头,脸上带着倦意却依然微笑着。
我佩服她的奉献精神,也被她的热情所感染。渐渐地,我开始模仿她的教学方法,尝试用更生动的方式来讲解课文,引导学生们思考问题。
“你进步很快。”一天放学后,李梅评价道,“孩子们都说喜欢你的课。”
她的称赞让我感到由衷地高兴。在这个偏远的乡村小学里,我找到了作为教师的成就感和价值。
但我也注意到,李梅似乎总是独来独往。除了工作上的交流,她很少谈及个人生活。有时候,我会看到她一个人站在操场边,目光远眺,不知在想些什么。
03
那是个普通的下午,阳光依旧灿烂,照在校园的每一个角落。
最后一节课结束后,我留在教室里为几个学习有困难的孩子补课。等我收拾完书本走出教室时,已经接近黄昏了。
校园里异常安静,大多数师生都已经离开。我走向办公室,准备拿上教案和作业本回宿舍。
路过李梅的办公室时,我看到灯还亮着。透过半开的门缝,我看到她正伏案工作,桌上堆满了各种资料和书籍。
我轻轻敲了敲门:“李老师,这么晚了还在忙?”
她抬起头,脸上露出疲惫的笑容:“有几份教案需要修改,明天要用。”
“需要帮忙吗?”我主动提出。
“不用了,快完成了。”她摆摆手,“你先回去吧,不用等我。”
我点点头,转身准备离开。
“等一下。”她突然叫住我。
我回过头,看到她从抽屉里拿出一张小纸条,快速地写了几个字,然后折起来。
“给。”她走到我面前,将纸条塞进我的衬衫口袋,“记得看。”
她的动作如此突然,以至于我还没反应过来,她就已经回到了办公桌前,继续伏案工作。
我愣在那里,不知所措。直到她再次抬头看我时,我才如梦初醒般点点头,转身离开了办公室。
走出校门,我才想起口袋里的纸条。我掏出来,小心翼翼地展开。
上面写着一行字:晚上9点来我家,有话说。
簌簌的晚风吹过树梢,发出沙沙的响声。我站在原地,心跳加速,不知该如何理解这张纸条的含义。
回到宿舍,我坐在床边,反复琢磨那张纸条上的字句。
晚上9点来我家,有话说。
这句话简单明了,却又充满了各种可能性。李梅找我有什么事?为什么要在晚上?为什么要去她家?
我尝试回忆今天与李梅的每一次互动,寻找可能的线索。但除了那些寻常的工作交流,似乎没有任何特别之处。
也许是关于工作的事情?但那为什么不能在学校里说?也许是太私人的事情?但我们之间又有什么私人的话题可谈?
各种猜测在我脑海中盘旋,却没有一个确定的答案。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窗外的天色渐渐暗了下来。我看了看表,已经是晚上七点半了。
我站起身,走到镜子前整理了一下自己的仪容。换上一件干净的衬衫,梳了梳头发。
李梅住在村子的另一头,是一间简单的平房,村里专门为外地来的老师准备的。我之前去过一次,是送教材给她。
晚饭后,我在宿舍里踱来踱去,内心充满了不安和期待。八点四十五分,我决定出发。
夜晚的乡村很静,只有几盏昏黄的路灯照亮着泥泞的小路。远处传来几声犬吠,时而有蛙声从田野里传来,构成了一幅典型的乡村夜景。
我沿着小路慢慢走着,心跳随着距离的缩短而加速。路上遇到几个村民,他们好奇地看着我,或许在猜测这个年轻的代课老师深夜出门要去哪里。
转过一个弯,李梅的住处已经在望。那是一间普通的平房,窗户里透出暖黄的灯光,显得格外温馨。
我站在院子外,深吸一口气,鼓起勇气走向那扇门。
04
我轻轻敲了三下门,心跳声在寂静的夜里显得特别响亮。
“门没锁,请进。”李梅的声音从里面传来,清晰而平静。
我推开门,门轴发出轻微的吱呀声。
眼前的景象让我瞬间愣在了原地。我感到一阵眩晕,血液似乎在瞬间涌上了脸颊。
我的手还搭在门把上,身体僵硬得像是被施了魔法。我想说些什么,但喉咙仿佛被什么东西堵住了,发不出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