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讯(记者张静姝 通讯员于占涛)近日,北京市通州区人民法院执行局李春雨法官团队为13名农民工发还工资款20余万元。
新京报记者了解到,今年2月初,李春雨接到了一起13名农民工申请执行甲电气公司及乙设备公司的案件。甲电气公司承包工程项目后,将部分工程分包给乙设备公司,乙设备公司找到13名申请执行人开展施工。但农民工们辛勤工作几个月完成项目后,乙设备公司却迟迟不支付工资。13名农民工起诉胜诉后,公司项目负责人员玩起“消失”,案件进入强制执行程序。
案件受理后,李春雨考虑到该案为涉民生案件,决定通过“绿色通道”优先办理。经过线上查控被执行人财产,李春雨发现主债务人乙设备公司名下银行账户余额仅剩几百元,未发现其他可供执行财产。李春雨经过多次现场查找,终于联系到被执行人。
经与两名被执行人充分沟通后,李春雨发现,被执行人甲电气公司原本将工程分包给了案外人丙电子科技公司,但因甲电气公司疏于监管,其员工伙同丙电子科技公司,以甲电气公司名义与乙设备公司签订《施工分包合同》,将同一工程再次分包给了乙设备公司,最后乙设备公司实际完成施工。施工完成后,甲公司拒绝向乙公司支付工程款,导致部分农民工工资无法结算。
李春雨与两名被执行人充分沟通。图源:通州法院
李春雨了解情况后,向被执行人详细解释了相关法律规定和裁判思路,进一步说明了13名农民工在讨薪过程中的诸多不易,同时也强调,“公司之间的纠纷,不能让劳动者承担不利后果。”经过李春雨的多次释法明理,被执行人终于主动向法院提供了银行账户,成功将13名申请执行人的全部债权执行到位。
案款到账后,李春雨法官团队开启案款“极速发还”模式,第一时间联系全部申请执行人提交领款手续。考虑到申请执行人的特点,李春雨专门与他们约定接待日,带领助理等待他们到院提交领款账户,现场帮助他们查询领款账户的开户行,并指导填写“领款账户确认书”。针对不便到法院的申请执行人,李春雨通过线上视频核验身份,远程指导其填写“领款账户确认书”,并以邮寄方式收取材料,让13名申请执行人都顺利提交了领款手续。
13名申请执行人的全部债权执行到位。图源:通州法院
在准确核对当事人的领款信息后,李春雨积极联系财务部门,以最快的时间发放案款。从立案执行到案款发放,仅用时一个月。接待日当天,提交完材料的申请执行人拉着李春雨的手连连道谢。
编辑 彭冲 校对 杨许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