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第一批直招军官报名落下帷幕,此次招录名额为3838人,而最终报名人数达17606人,平均竞争比例为4.59 : 1。面对这样的竞争比例,不禁让人思考,直招军官到底是在“捡漏”,还是因为报名要求过高,导致符合条件的人数过少呢?
说实话,我的第一感觉就是直招军官像在“捡漏”。想想1994年我从地方高中考军校,熟悉90年代的人都清楚,那个时候考大学难度极大,考个中专都不容易,而我当年还是超过重点分数线的。
再看看现在直招军官,平均4.59个人报名就会录取一个,这对比太明显了,可不就是在“捡漏”嘛。
当然,我并不是说孩子们通过直招军官途径到部队当军官不好,我非常欢迎、支持并为他们点赞。
毕竟,他们报名的时候并不知晓最终的报名情况,没人提前告诉他们今年招不满4000人,最后报名人数只有1万7千多,竞争比例这么小,差不多五个报名就能录取一个。这都是报名结果出来后才知晓的情况。
从客观的报名结果来分析,“捡漏”的感觉确实很强烈。就拿国防大学来说,计划招21人,最终报名人数仅32人。这意味着很可能出现有人缺考,最后实际参考人数或许就21人,直接全部录取的情况。当然,这只是我们事后根据报名人数和招考数量对比得出的结论。
不过,我们也看到,有些岗位的竞争还是比较激烈的。像大家常提到的国防科大,计划录取21人,报名59人,竞争比例3 : 1。这就好比考公务员,3 : 1入围面试,基本上报名就能入围面试。
我经历过考军校,2008年正营职复员后,2010年下半年又考了公务员,我个人感觉,无论是考军校还是考公务员,难度都比这次直招军官大得多。
就竞争比例而言,确实得客观看待。比如军委后勤保障部,招16人,有130人报名,竞争比例相对高一些;信息资源部队招154人,有2356人报名,竞争也较为激烈;而火箭军部队招231人,只有620人报考,竞争比例连3 : 1都不到,也不知道他们入围面试是怎样的机制。
信息资源部队有个助理工程师岗位竞争尤为激烈,招考1人,报名人数竟达112人,在众多岗位中竞争排名靠前。
另一方面,之所以出现这种竞争比例情况,估计是要求太高,导致符合报名条件的人数极少。
以中国人民解放军63650部队为例,该部队招53人,最后289人报名,竞争比例约5 : 1,基本代表了此次直招军官的平均水平。查看其招考要求,限定为首批双一流建设高校,或者第二批双一流建设学科的学生,大致就是我们常说的985、211高校学生。
我觉得直招军官要求高一点是好事,不然就失去了直招军官的意义。但即便如此,我最直观的感受依旧是他们像在“捡漏”。也许有人觉得我观点片面,那大家不妨客观分析分析。毕竟招的是军官,是国家干部,现在又强调逢进必考,又不是特殊人才引进,若是特殊人才引进,直接通过特定渠道引进就好了。
大家对此有什么看法,欢迎在评论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