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前胡同口王婶用铁丝捆月季花枝,说这样能长成想要的形状。如今她在相亲角举着985儿子的简历,像展示一盆精心修剪的盆景。中国父母最狠的刀从来不打在身上,而是三把剪断生命力的精神剪刀。
第一把剪刀叫"情感绞杀"。朋友母亲坚持每天检查她日记,发现暗恋男生名字后冲到学校大闹。如今35岁的她每次恋爱都像做贼,约会要跟心理咨询师报备。这种密不透风的"爱"把情感发育阉割成终身残疾,多少孩子活成永远断不了奶的巨婴。
第二把剪刀是"工具化驯养"。早餐摊夫妇起早贪黑供儿子学钢琴,撕了他美院录取通知书:"学画画能当饭吃?"现在他们的儿子在琴行当助教,半夜总画骷髅头。当父母把子女当养老保险、面子工程、阶级跃迁工具来培养,养出来的不过是会呼吸的提线木偶。
最毒的是第三把"存在性否定"。亲戚家孩子考了第二,父亲当众把奖状塞进垃圾桶:"又不是第一得意什么。"这个总被敲打"不够好"的男孩,去年在投行升职当夜吞了安眠药。父母永远在强调"你不够",就像给树苗浇硫酸,最后只能收获一株自我攻击成瘾的空心菜。
这些伤口不会结痂,会在升学、择偶、育儿时反复溃烂。被剪掉翅膀的孩子,有人用讨好型人格当轮椅,有人把抑郁症穿成防护甲。但好在植物有向光性,见过被水泥板压弯仍要破土而出的野草吗?真正残忍的不是修剪本身,是父母不敢承认自己也曾是被剪残的盆栽。解开铁丝的过程很痛,但只有把剪刀丢进熔炉,才能让基因里的创伤到此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