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 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地名人名均为虚构请勿与现实关联,图片均源自网络,仅用于叙事呈现,请知悉
"大山,这雪这么大,你就别去镇上了吧?"李春芬站在门口,望着纷纷扬扬的大雪,担忧地说。
李大山拄着拐杖,微笑着摇摇头:"没事的春芬姐,再不去讨点米,家里就揭不开锅了。"
说完,他一瘸一拐地走进了茫茫雪夜。
那时的他还不知道,这个寒冷的冬夜将彻底改变他的人生。
01
一九八五年的深冬,北风呼啸,鹅毛大雪纷纷扬扬地落下来。李大山拄着拐杖,在雪地里艰难地前行。
他左腿残疾,每走一步都要停顿片刻,但脸上始终带着温和的笑容。
这是他讨饭回来的路上,破旧的衣褂挡不住凛冽的寒风,但怀里还揣着半个馒头,是打算留着明天再吃的。
"老天爷啊,可得快点停雪,再下下去,怕是要把路都封了。"李大山仰头看着漆黑的夜空,自言自语道。
夜色渐深,街道上早已看不到行人。李大山准备找个避风的地方休息,忽然听到一声微弱的啼哭。这啼哭声若有若无,仿佛随时会被风雪吞没。
他顺着声音一瘸一拐地走去,在一堵断墙后发现了一个被襁褓包裹的婴儿。"哎呀,这是谁家的娃娃?"李大山惊呼一声,赶紧将婴儿抱起来。
婴儿的包被已经被雪打湿,小脸冻得通红,哭声越来越微弱。他二话不说解下自己仅有的一件棉袄,将孩子紧紧裹住。
"别怕别怕,叔叔在呢。"他轻声安慰着,用双手不停地搓着婴儿的小手小脚,试图让孩子暖和起来。
就在这时,一个穿着讲究的年轻女人急匆匆地跑来。"大爷,您看见一个婴儿吗?"她上气不接下气地问道,声音里带着一丝慌乱。
李大山警惕地看着她:"这是你的孩子?"
"是...不是..."女人支支吾吾,眼神闪烁,"我是替人找的。这孩子不能留,求求您别管这事。"说着,她从手提包里掏出一个厚厚的信封塞给李大山。
李大山还想说什么,女人却转身就要跑。他叫住她:"这么冷的天,把孩子扔在这里,不是要了他的命吗?"
女人停下脚步,背对着他,声音里带着一丝哽咽:"有些事情,不是我能决定的。等这孩子长大了,会明白的。"说完,她跌跌撞撞地跑进了漫天飞雪中,很快就消失在夜色里。
李大山打开信封,里面是一沓崭新的百元大钞。他看着这笔对他来说天文数字般的钱,又低头看看怀中已经安静下来的婴儿,轻声说:"娃啊,看来你和叔叔都是命运多舛的人。不过没关系,以后叔叔养你。"
回到自己的茅草屋,李大山用仅剩的几块煤生起火。"这里虽然简陋,但总比外面强。"他一边生火一边说,"以后这就是你的家了。"
02
第二天一早,邻居李春芬看见他抱着个婴儿,惊讶地说:"大山啊,你这是做什么?自己都吃不饱,还想养孩子?"
"春芬姐,您别劝了。"李大山笑着说,"这是老天爷给我的礼物。"
"你这人真是傻得可以。"李春芬摇摇头,但还是从家里拿来一些旧衣服,"给娃娃穿吧,总比没有强。对了,你打算给他取什么名字?"
李大山看着熟睡的婴儿,温柔地说:"就叫乐安吧。虽然他是在苦难中来到这个世界,但我希望他以后能平平安安,快快乐乐地长大。"
养育乐安的日子并不容易。白天,李大山仍要拄着拐杖去镇上讨饭。
他把最好的东西都留给孩子,自己只吃一些剩饭剩菜。村里人都说他傻,但他却乐在其中。
"乐安啊,爸爸虽然是个讨饭的,但一定会让你好好读书,将来做个有出息的人。"每天晚上,他都会这样对襁褓中的婴儿说,仿佛在许下一个郑重的承诺。
有一次,三岁的乐安发高烧,李大山抱着他在及膝的积雪中走了十几里路去镇上看病。
当时天寒地冻,他的残腿几乎失去知觉,但却把孩子紧紧地搂在怀里,用自己的体温温暖着他。
"大夫,求求您先给孩子看病,钱我一定会想办法还上。"李大山跪在诊所门口恳求。他的裤子已经被雪水浸湿,但仍然固执地跪着。
老医生叹了口气:"起来吧,先给孩子打针。你这个父亲,当得真是不容易。"
就在这时,一个穿着干部服装的中年男人从外面走进来。他看了看跪在地上的李大山,又看看他怀里的孩子,眉头微微皱起。
"您是......"李大山有些忐忑地问。
"我是村长。"中年男人说,"你就是李大山吧?我听说过你,一个残疾人竟然收养了弃婴,村里人都在传这事。"
李大山有些局促地站起来:"是,我是李大山。村长,您放心,我虽然是个残疾人,但一定会把孩子抚养长大。"
村长上下打量着他:"你自己都吃不饱,还收养个孩子,这不是自寻苦吃吗?而且,这孩子的来历不明,万一将来......"
"村长。"李大山打断他的话,声音坚定,"我知道您的意思。但是,如果连一个刚出生的娃娃都救不了,那我这条命还有什么意义?我李大山这辈子没做过什么大事,就让我做这一件好事吧。"
村长望着他许久,最后叹了口气:"你这个人啊,就是太实诚。"他掏出钱包,抽出几张票子,"这是村里的补助,你先拿着给孩子买些奶粉。"
李大山连忙推辞:"不用不用,我自己能养活他。"
"拿着吧。"村长把钱塞到他手里,"你要记住,养大一个孩子不容易,更何况是别人的孩子。那些个有钱人,随随便便就把孩子扔了,但像你这样的穷人,却愿意掏心掏肺地养育。这世道,还真是......"
03
就这样,在艰难的环境中,乐安慢慢长大了。李大山虽然残疾,但从不向命运低头。
他每天天不亮就出门讨饭,风里来雨里去,就为了给儿子一个温饱。村里人都说他傻,但他却觉得很幸福。
乐安很懂事,从小就知道要努力学习。
每次考试都是班上第一名,老师们都说他是个好苗子。李大山虽然不识字,但每天晚上都坐在油灯下,看着儿子写作业。
"爸,您去睡吧,我自己看书就行。"乐安心疼地说。
李大山摇摇头:"没事,爸爸陪着你。你要好好读书,将来做个有出息的人,不要像爸爸一样......"
"爸!"乐安放下笔,认真地说,"您是世界上最好的爸爸。等我长大了,一定要让您过上好日子。"
李大山笑了,眼角却有泪光闪动。他知道,儿子说到做到。
高中毕业那年,乐安考取了军校。当他穿着崭新的军装第一次回家时,整条街的邻居都出来围观。
"大山,你儿子真出息了!"李春芬激动地说,"当年要不是你捡到他,哪有今天啊!"
李大山望着身姿挺拔的儿子,眼中含着泪水。这些年的辛苦付出,在这一刻都化作了满满的欣慰。
可就在乐安即将启程去军校的前夕,多年来的辛劳和病痛终于压垮了李大山的身体,他病倒了。
乐安守在父亲的床前,握着他枯瘦的手,哽咽道:"爸,您放心,我不去军校了。我要在家照顾您。"
李大山艰难地摇了摇头,虚弱地说:"不,乐安,你必须去。这是你的机会,是你改变命运的机会。爸爸没什么大碍,休息几天就好了。"
"可是爸......"
"听爸爸的话,"李大山坚持道,"你要记住,不管你将来成为什么样的人,都要保持一颗善良的心。永远不要忘记自己的根。"
04
在军校期间,乐安以优异的成绩成为全校的标兵。他不仅学习出色,还多次在军事演习中立功。每次放假回家,都会给父亲带一些营养品和新衣服。
同时,他也结识了军医院的实习医生穆思彤。两人因为一次演习中的意外相识,渐渐培养出了真挚的感情。
"乐安,你有这样的成就真的很不容易。"穆思彤真诚地说,"我很佩服你的养父。"
乐安望着远方:"是啊,没有我爸,就没有今天的我。"
当乐安带着穆思彤回老家见李大山时,老人激动得说不出话来。穆思彤的温柔贤淑让他感到欣慰,两人很快便定下了婚期。
婚礼在村里举行。这是近年来村里最热闹的一次喜事,村民们都说这是李大山前半生行善的报应。
乐安特意请来了军区的领导和战友们,他们都是专程从几百里外赶来的。穆思彤的父母也从省城来到这个偏僻的小山村,参加女儿的婚礼。
清晨,村里的大喇叭就开始放起了喜庆的音乐。村民们自发地打扫街道、贴红纸、挂灯笼。李大山虽然腿脚不便,却坐在院子里亲手包喜糖。
"大山啊,今天是大喜的日子,你也打扮打扮。"李春芬拿来一件崭新的中山装,"这是我和老头子商量好送你的,快换上。"
李大山红着眼眶接过衣服。多少年了,他还是第一次穿这么体面的衣裳。
看着镜子里的自己,他笑了:" 春芬姐,您说乐安娶了这么好的媳妇,是不是就要认不得我这个讨饭的老爹了?"
"你这人,就爱胡说。"李春芬数落道,"乐安是什么样的孩子,你还不知道吗?"
新娘穆思彤的车队缓缓驶入村口。
她穿着洁白的婚纱,在父亲穆云琦的搀扶下走向婚礼现场。乐安站在家门口迎接,身着笔挺的军装,胸前的上校肩章在阳光下熠熠生辉。
"爸,妈,这就是我常跟您们提起的养父。"穆思彤向父母介绍着。
穆云琦医院长面带微笑,正要伸手与李大山握手。
可就在这时,一旁的杜雅芝却突然僵在原地,脸色瞬间变得煞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