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 源 | 龙湾教育

日前,教育部发布《关于2024年“基础教育精品课”遴选“部级精品课”名单的公示》,其中龙湾有8门课程入选。今天,来认识下入选课程《生活离不开规则》的作者陈亦佳吧!

陈亦佳,龙湾区海滨第一小学教师,曾获龙湾区新锐教师、龙湾区教学新苗、温州市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评审一等奖,多次在市、区级活动中执教公开课,论文、设计等多次获市、区级奖项。


教路拓新


这位青年教师与道德与法治学科的缘分,始于那个充满挑战的九月。初任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的她,面对法律专册的教材解读与课堂实践,一时难觅教学抓手。恰逢龙湾区首届教师综合素养评比启动,经过深思熟虑,她决定以赛促学。在思考教学设计时,教材逻辑梳理和课时划分的难题曾让她陷入困境,反复研读教参和优秀课例后,她摒弃了简单的"拿来主义",构建出激发学生兴趣且贴近学生生活的大情景教学模式,将枯燥的法条转化为生动的实践活动。这次比赛的初试啼声,不仅让她开启了专业成长的破冰之路,更让她深刻体悟到道德与法治学科特有的德育浸润价值。同年加入龙湾小学道德与法治教研员工作室的机缘,更为她的教学发展打开了新视界。她在工作室中学习着,思考着,亦成长着。2022年5月,她依托龙湾区小学道德与法治团队研发的“进程式”教学模式,在区级研讨活动中首秀《立己达人的仁爱精神》课例,得到了导师姜诗谦老师的肯定。之后,她又融入本土地域特色、链接时政热点案例,历经多番打磨,最终这节闪耀着传统智慧的公开课亮相温州市小学道德与法治课改领航活动现场。

研路共践


好课锋从磨砺出,在多次研磨中,2022年温州市小学道德与法治优质课评审中,龙湾参赛的那节《科技改变世界》的磨课经历令她记忆犹新。在研磨中,她深切体会到团队协作的力量。工作室成员们彻夜研讨的身影,在校园路灯下拉长成奋进的剪影。她负责的学习单设计历经十余次修改,从思维引导到活动衔接,每个细节都凝聚着团队的匠心。当课例荣获温州市一等奖的消息传来,所有参与者都感受到集体智慧绽放的光芒。这段经历让她领悟到:好课的诞生如同琢玉,既要经得起反复打磨的阵痛,更需保有精益求精的执着。随着龙湾小学道德与法治“片区教研共富”计划的推进,她承担起片区教研组长的角色,组织海滨永中片区教师开展“卷入式”教研。在磨课中,一磨教学逻辑,二磨学习活动,三磨课堂细节。通过三阶研磨法助力授课老师完善教学设计,呈现出生动而精彩的课堂。在之后的教研中,她愈加积极思考、奋发钻研。那些被星月见证的磨课时光,最终在龙湾区教学新苗评比中,凝结成勋章。团队协作的智慧与个人成长的年轮,在此刻交织成教育共富之路的繁花密叶。

励路生花


厚积而薄发,行稳而致远。2024年4月,她代表龙湾区参加2024年温州市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评审活动。为突破传统教学模式,她大胆尝试以“寻规桌游”为主线设计课堂,利用课余时间研究青少年桌游机制,创设闯关活动、定制规则卡牌,连续两周熬夜优化活动流程。教研员姜老师带领着区教研团队全程跟进支持,先后组织七轮专题磨课:备赛初期,不断追问怎样的教学逻辑更加符合教材内涵,怎样的深度链接更能促进学生的核心素养的发展;备赛中期,思考如何贴近学生的生活经验,创设由浅入深的课堂学习活动。每日一讲、每讲一改、精益求精,评课改课到深夜;备赛后期,研磨教学细节,过渡语、总结语,一字一句,反复斟酌……在教学评审的现场,当学生通过桌游中的闯关环节自发总结出“规则让我们的生活更安全、有序、美好”时,她与孩子们相视而笑。最终这堂课获得了一等奖第一名的好成绩,这份殊荣既是对其创新教学实践的充分认可,更是对龙湾小学道德与法治教研团队集体智慧的最佳见证。

回望成长之路,她始终坚信:道德与法治教育如同静待花开,需要以仁爱之心浇灌,用专业智慧耕耘。每当看见孩子们眼中绽放的思想火花,她便更加笃定——这条培根铸魂的教育之路,虽道阻且长,然行则将至。

投诉、爆料加微信:wenzhoushike、dayongqiangbz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