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气象局4月10日发布消息,未来几天,一股“历史罕见”的强风将横扫我国中东部地区,不仅会带来降温、沙尘和雨雪,还把一个话题也吹上了热搜:多少级大风能把100斤的人吹跑? 这个话题是新华社发布的一个有趣视频:一位身着红衣的女士在风洞中接受挑战,4级、8级、10级风中她都能够站立,直到风力加到11级,她才终于被“凌乱”地吹跑了。

从天气预报到小区通知,都在反复强调这次大风的极端性,北京甚至发布了近十年来的首个大风橙色预警,局地阵风预计可达“13级以上”。这不禁让人好奇,为什么这次的风会如此猛烈,甚至被称为“历史罕见”呢?

气象专家解释说,这次极端大风的形成,并非单一因素,而是一系列气象条件“完美配合”的结果。简单来说,主要推手是:



前期天气太过“热情”,反差巨大: 在这股强冷空气大举南下之前,我国中东部很多地方经历了一段异常温暖的时期,气温明显偏高。这就好比给接下来的“冷暖大战”积蓄了巨大的能量。

冷空气“实力”强劲,来势汹汹: 紧随其后的这股冷空气本身势力非常强大,降温能力十足。

冷暖激烈碰撞,气压梯度陡增: 当“暖霸”遇上“冷王”,它们交界的地方(气象上称为“冷锋”)就成了战场。巨大的温差导致了气压差急剧增大。你可以想象空气像水一样,总想从气压高的地方流向气压低的地方,气压差越大,空气流动的速度就越快,风也就越猛烈。这次冷暖对峙异常激烈,气压梯度极大,是驱动强风的主要动力。

“狭管效应”推波助澜: 在一些特殊地形,比如两山之间的峡谷,或者城市中高楼林立的街道,空气流通的通道变窄,会迫使气流速度加快,形成“狭管效应”,使得局地的风力远超周边开阔地带。

高空强风“动量下传”: 有时候,高空(几百米甚至更高)的强风,在白天地面受热不均、空气上下对流活跃的情况下,会被“拽”到近地面来,导致地面风力在原有基础上进一步猛增,形成破坏力极强的阵风。

正是这些因素的叠加,才造就了这次影响范围广、强度大、具有极端性的罕见大风天气。

那么,回到最初的问题:11级风真能吹跑100斤的人吗?



看着视频里红衣女士踉跄后退的身影,不少网友开始盘算自己的体重:

“我80斤,估计得起飞了!”

“我老婆180斤,至少13级风才行,所以我都躲她身后!”

那么问题来了,是不是体重越轻,就越容易被风吹跑?体重真的是决定性因素吗?

首先我们得明白风是怎么“吹跑”人的。风,本质上是流动的空气。当空气高速流动时,它会对遇到的物体产生压力和推力。风速越快,这个力就越大(而且通常是和风速的平方成正比,意味着风速翻倍,力量可能增至四倍!)。想象一下,微风拂面可能很舒服,但当风力达到11级(大约每秒28.5-32.6米的速度),那就不是抚摸了,更像是一双双无形的大手在猛烈地推搡你!

视频里的测试给出了一个11级的参考值,但现实中,能不能被风“吹跑”,远比单纯看体重复杂得多。以下几个因素同样关键,甚至更重要:



受风面积:你的“帆”有多大?

完美都知道帆船,帆越大,受到的风力就越强,人也一样。如果你穿着宽松的风衣、裙子,或者像某些动画片里一样撑着伞,那么你的受风面积就大大增加了,哪怕体重不轻,也更容易被风推动。反之,如果穿着紧身衣,侧身迎风,受风面积小,自然更“抗风”。有网友评论说视频里是“侧向面对风”,如果正面迎风,可能更早站不住,就是这个道理。

重心与姿态:你站得稳不稳?

同样体重的人,站姿不同,抗风能力也天差地别。双脚分开,身体前倾,降低重心,就能更稳地抵抗风力。如果在行走过程中,重心不断变化,就更容易被突然一阵强风吹得失去平衡。正如一位网友评论的:“如果是行走中,重心稍有变化,人就可能被推走。所以9级风足矣。”



摩擦力:你脚下生根了吗?

你穿的鞋子、站立的地面材质也会影响你是否会被“吹跑”。穿着抓地力好的鞋子站在粗糙的水泥地上,和穿着滑板鞋站在冰面上,抵抗风力的能力显然是云泥之别。脚底要是打滑,再重也可能被吹得“平移”。

风的类型:持续输出还是“气功波”偷袭?

视频里的风很可能是持续而稳定的。但现实中的大风,尤其是阵风,更像是“一阵一阵”的,正如网友形容的“像气功波一样,让你重心无法稳定”。这种突如其来的力量,往往比同等强度的持续风更具破坏力,因为它会瞬间打破你的平衡。

所以,视频中的测试结果(11级吹跑100斤的人),更像是一个在特定条件(可能穿着特定服装、保持特定姿势、面对稳定风源)下的参考值。现实世界中的狂风要复杂和危险得多!这次我国多地遭遇的极端大风,局地阵风甚至预报达到11至13级以上。这是什么概念?12级风陆上就已经极为罕见,足以“拔树倒屋”,造成巨大破坏。13级阵风更是可以吹断粗壮的树木,掀翻广告牌、简易建筑甚至车辆。



在这种级别的狂风中,担心的不应是会不会被“吹跑”这么简单,而是无处不在的危险:空中可能随时有飞来的杂物(瓦片、树枝、广告牌碎片),脚下可能站立不稳而被吹倒受伤,甚至有网友提到“持续不断的风带来的呼吸困难”。那些调侃“大风送我腾空而起,飞黄腾达定是天意!”的朋友们,现实中可千万别尝试!

所以不管是机构还是个人,都要做好抗击史上罕见强风的准备,加固或暂时撤下面积大又轻的广告牌、临时建筑物、花盆等物体,避免伤及他人。

面对这次“历史罕见”的大风天气,无论你的体重是多少,无论你觉得自己多么“稳重”,都请务必收起好奇心和侥幸心理。了解其成因,更要敬畏其威力。关注官方预警,尽量待在室内安全地带,远离危险区域。毕竟,在大自然的磅礴伟力面前,保护好自己才是最重要的!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