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赞了
天津大学,可以预约入校了!
4月8日下午,天津大学通过一个非常低调的微信账号“平安天大”,发布了一则“炸裂性”信息《关于优化调整访客邀请方案的通知》,在这么朴实无华的标题下,蕴藏着一个“天大的好消息”——所有访客都可以通过预约自由参观天津大学了。
在这个平均阅读量三位数的微信账号下,这条稿件如同一匹黑马,阅读量飙升至1.5万次,成为天津高校开放进程中的标志性事件。这匹"黑马"背后,是天津大学继3月31日至4月6日"海棠季"有限开放后,首次将预约机制常态化,标志着天津大学已经迈出了"季节性开放"向"常态化共享"的关键一步。
据天津大学微信公众号发布数据,4月5日“天大·海棠季”校园开放日当日,就有逾10万名师生、校友、市民游客涌入校园共赴春日盛会。然而,校园的开放带来食堂排起长队、图书馆座位紧张……开放后的校园,管理难度肉眼可见地提升,天津大学能够在完成“天大·海棠节”的重大接待活动之后2天官宣校园开放,可见经历了压力测试后,坚定向常态化开放迈进,值得肯定!
“百卅荣光,强国担当”,2025年恰逢天津大学(北洋大学)130周年校庆,百卅年前,中国第一所现代大学——北洋大学高举“兴学强国”大旗开中国高等教育之先河,如今它敞开校园大门,既是对先贤实事求是精神的一脉相承,也是立足当下,直面校园管理问题的担当作为。
天津大学官宣开放后的校园什么样?大学开放校园到底难在哪儿?开放校园后的管理问题如何解决?
0 1
天大入校怎么预约?校园里面什么样?
天津大学官宣“开放预约”后,作为天大东侧紧邻,广播君迅速尝了一波鲜,预约到昨日(4月9日)进入校园的资格。
预约攻略↓
搜索微信小程序“参观天大”→点击“我要预约”→确认所有参观要求后→点击“我要预约”→完成实名验证→选择预约校区和时间。
切记!!!
入校时一定带上身份证!!!
天津大学进门系统
需要通过身份证+人脸识别完成
傍晚的校园没有太多喧嚣,夕阳余晖轻柔洒在天大的湖心,天地染上暖黄色滤镜,将教学楼的轮廓勾勒得愈发清晰,古老的建筑在余晖映衬下,更显岁月沉淀的韵味。
球场有少年身姿、湖边有攀谈身影,自习室的方向也有结伴的人群。市民游客三两成群,以带着低龄宝宝散步的人为主,“海棠节”的喧嚣褪去,傍晚的天大校园依旧静谧。
和昨晚不同,今天(4月10日)上午,来到天大参观的市民络绎不绝。通过微信“参观天大小程序”预约成功后,人们在门口闸机刷身份证即可入场。
春日的校园内,800余株海棠花正在盛放,还有碧桃、泡桐、苹果花,人们漫步其中,不时举起手机,记录下眼前的美景。
市民游客:
天大的景色特别漂亮,我们今天正好没事就过来玩儿, 这儿的花开得特别漂亮。
没上过大学,到这儿来感受一下一下大学校园的那种氛围,那种青春活力,也圆了我们小时候的一个梦。
我们俩在大学的时候就是同学,这次是带着小孩。因为我们本来对学校就非常有感情,也希望孩子将来如果有机会的话,能到天大来读书。
0 2
天大能进了,天津其他高校呢?
在天津大学宣布开放之前,国内高校在开放程度上就已呈现出不同态势。像哈尔滨工业大学,自2023年8月起就全面开放校园,外部人员参观来访不用预约、不限名额。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多所高校,也都发文表示社会人员可通过预约、登记入校或直接刷身份证进入校园参观。
然而,还有部分高校,受多种因素影响,大门依旧紧闭。
广播君搜集了天津部分高校目前的入校情况(如有更新或错误,欢迎大家留言指正、补充):
南开大学
校友预约系统,审批后进入
河北工业大学
校友获取参观码(实时生效)
天津外国语大学
马场道校区:预约北疆博物馆(含校园通行权限)
滨海校区:天外访客系统申请(需要审核)
校友特权:电子校友卡畅行两校区
天津师范大学
官方政策:仅限在校生通行
3月22日至5月5日之间的周六、日及清明节、劳动节假期,校友可扫码申报预约返校
天津财经大学
需本校生发起申,校友卡可以带三个人
禁区提示:教学区开放,公寓区禁止进入
天津医科大学
在校生:人脸识别系统通行
校友通道:校友会平台预约
天津商业大学
在校生刷卡进
校友申请校友码
中国民航大学
人脸识别系统通行
校友可以预约
天津音乐学院、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天津美术学院
全校区人脸识别系统
天津城建大学、 天津中医药大学
师生刷卡通行
0 3
高校开门应该成为常态!
高校校园是否应该开放?
疫情之前,国内大部分大学都是向社会开放的,后来由于新冠疫情防控的需要,高校普遍实现了相对封闭的校园管理模式。在疫情防控政策调整、社会恢复正常秩序之后,大量高校仍实行相对封闭的管理,可能有一定的"小道理”。
市民游客的需求显而易见,但反对的声音也很强烈,在天大的采访中,不少学生表示——
天大学生:
周六周日人很多,学校里食堂人也很多,然后感觉到处都是拍海棠的,还有摇海棠的,把海棠花都摇下来了。
摘柳条的都有,摘下来编一些头环啊~手链啊~
与校园公共设施的破坏相比,校园安全事故更容易牵动管理者的神经。
天津大学开放校园的举措,就是要面对这些问题而把高校与社会的关系带入常态。
首先,高校是成年社会的一部分,是天津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的一部分。高等教育与城市的双向奔赴,理应敞开校门。
其次,高校应当引领城市文明。高校开放丰富了市民的文化生活,为市民提供了与高校师生交流的机会,校园的文化文明氛围也会潜移默化影响市民的行为。至于市民一些不文明行为,毕竟是少数,通过管理乃至依法处理,是能够回到常态的。
再次,对于高校而言,开放校园也有助于提升日常管理。比如,如何在提供方便的同时,适应目前的社会现状,对社会车辆等管理规则更加细化科学。这本来是疫情后的应有之意,而不能一关了之,某种程度成为”懒政"的标志物。此外,学校的开放会提高自身的知名度和社会影响力,也促进了学校与社会的互动。天开园就是学校与社会深入交流的成果,它为高校的科研成果转化、人才培养等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
为了更好地引导市民和校方实现共赢,天津大学也为其他高校“打个样”——
通过预约制和高峰期分流制,有效保障了校园的安全和教学秩序。
学校积极整合资源,将校园开放与文化传承、科技创新相结合,为市民提供了高质量的文化体验。
此外,还通过校友之家等平台,加强了与校友的联系,进一步拓展了学校的影响力。
天津大学的校园开放不仅为市民带来了丰富的文化体验,也为高校的社会服务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模式。这种开放的姿态,不仅有助于提升高校的社会责任感,也为构建和谐的校地关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你支持大学开放校园吗?
你有哪些意见和建议呢?
天津还有哪些高校
是你特别希望能进去的?
留言说说吧!
记者 | 张歆
编 辑 | 马媛
综合 | 天津大学 平安天大 天津广播 天津日报 文明天津 南方都市报 观察者网 甘肃政法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