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路知事一直以来都密切关注法治领域,然而,近日中美之间日益白热化的关税大战,局势瞬息万变,实在让人无法不关注,也忍不住做些思考。
连日来,特朗普疯了,直接把对华关税提到 125%,来势汹汹!但中国强悍反击:奉陪到底!
当地时间 4 月 9 号上午,特朗普在社交媒体上发了个帖,说鉴于中国对世界市场缺乏尊重,他把美国对中国的关税提高到 125%,而且马上就生效。
同时,他还说有超过 75 个国家主动联系美国相关部门,就贸易各种事儿进行谈判,因为这些国家没报复美国,所以他授权暂停 90 天对这些国家的贸易关税,还把互惠关税降低 10%,同样马上生效。
这一招,特朗普是想孤立中国,拉拢其他国家。可他万万没想到,这一操作,反倒把日本和韩国推向了中国这边。
中国在 4 月 8 号到 9 号开了个周边工作会议,会上说我国和周边国家的关系,现在正处于近代以来最好的时候,还提出了 “亚洲价值观” 这个新说法。
大家想想,周边主要国家有谁?俄罗斯和中国关系一直都挺稳定。日本和韩国呢,以前磕磕绊绊的,但是上个月 22 号,三国外长在东京碰面,谈了不少实在的内容。3 月 30 号,第 13 次中日韩经贸部长会议在韩国首尔举行,三国经贸部门都同意,要加快中日韩自贸协定谈判。以前中日韩自贸协定谈判一直进行不下去,一方面是三国之间有点小矛盾,另一方面美国在背后使劲儿阻挠。
现在特朗普一折腾,三国发现,还是得自己抱成团。要是中日韩能形成紧密的经贸关系,那可不得了,经济实力比欧盟还强,美国一直就怕这个事儿,结果现在自己把这三国往一块儿推。
虽说中日韩之间要建立深层信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儿,做生意还行,政治上要靠近没那么容易,但这也是个好开头。
再看看国内的动作。4 月 8 号下午,李总和欧盟主席冯德莱恩通电话,双方就美国提高关税这事儿交换了意见,都表示要维护全球经济贸易关系稳定发展。俄罗斯、日韩、欧盟,这些国际上的重要力量,咱们都沟通到位了,这底气更足了。
4 月 9 号下午,国内还召开了经济形势专家和企业家座谈会。会上说,已经做好应对各种不确定因素的准备,要把国内大循环做大做强,把扩大内需当成长期战略,稳就业、促增收,用高质量供给带动需求。这就像是发出了经济战时状态的信号,说明咱中国已经把和美国的博弈,当成长期风险来对待,不指望短期靠谈判、妥协解决问题了。
部委层面也没闲着。商务部发布公告,把 12 家美国实体列入出口管制管控名单,不让向它们出口两用物项。教育部发布赴美留学预警,提醒留学人员去美国某些州学习要注意安全风险。文旅部发布赴美旅游风险提示,让中国游客评估风险,谨慎去美国旅游。电影局表示:适度减少美国影片进口数量等。国家税务总局还宣布,把境外旅客购物离境退税 “即买即退” 机制全面推广。这一招可太妙了,表面上是便利措施,实际上是给外来消费开绿色通道,用退税抵消关税差价,让制造业有了新的出口途径。
从美国单方面提高关税,到咱们中国 “对等 + 多维” 反制,不到 48 小时,整个应对链条从关税、出口管制、企业制裁,到资本市场干预、旅游留学通道收紧,再到系统性对冲,全都安排得明明白白。这一次,咱们没派人去协商,也没有元首热线沟通,更没有谈判的意思,直接 “接招→还手→升级”,而且节奏一致,没有试探。
特朗普原本想着复制上任初期那套 “极限施压→中国打电话→美国松口→达成协议→对外宣称胜利” 的剧本,结果这次中国根本不按他的套路来,他的如意算盘彻底落空。
对中国来说,这次可不是简单的被动反制,从反应速度和配套政策完整度来看,更像是早就准备好了预案,就等触发条件。特朗普显然低估了咱们中国的决心,误判了形势。
特朗普这次提高关税,还搞出个 90 天 “低税率缓冲期”,想制造 “惩罚中国 + 拉拢他国” 的效果。
可市场反馈却让他尴尬了,美国国内股市是反弹了,道琼斯和纳斯达克大涨,美债收益率也短线跳升,但这不是因为全球对美国政策有信心,而是其他国家趁着 90 天缓冲期,提前享受套利红利。
再看看美国的盟友们,以前欧盟、日本、韩国、加拿大这些国家,虽然配合美国,但那是因为对美国市场有依赖,不是认同美国政策。现在连加拿大这个最铁的盟友,国内反美情绪都在升温。
美国这个 “盟主”,自己把联盟搞得分崩离析。咱们中国一看这情况,干脆把主战场拉回到中美之间,不再遮遮掩掩,主动掌握节奏。
对中国来说,从来不怕和美国一对一较量,就怕美国纠集一帮小弟。现在美国自己把盟友吓跑了,虽然它还是第一强国,但实力和信誉都大不如前。美国的道义感召力,被特朗普消耗得差不多了,这次关税战,对咱们中国来说,反而是个战略窗口。
中美长期博弈迟早要来,如果非要打,现在美国分裂、盟友观望、市场不稳,正是出手的好时机。咱们主动站出来,不是冲动,而是形势所迫。如果现在退缩,错过的可不仅仅是反击机会,更是重新定位中国在国际体系中位置的历史性时刻。
当然,这场对抗,咱中国也得付出代价。未来一段时间,中国经济肯定会有压力,外贸、投资、就业都会面临更多不确定性。
但大家别忘了,过去几年,咱们中国社会经受住了疫情的冲击,展现出强大的动员能力和稳定性。这种能力,就是咱们敢于应对外部极限博弈的底气。
至于这场对抗会不会走向热战,目前来看可能性非常低。
特朗普要的是政绩、历史定位这些东西,不是军事冲突,更不是核战争。美国和俄罗斯都不敢硬碰硬,面对咱们中国,更不会主动开火。两个核大国打仗,那是世界末日,谁都承担不起这个后果。
只要中美双方保持克制,这场博弈就会在规则、产业、资本、技术这些领域继续展开。
特朗普现在压力也不小,距离他就职百日没剩几天了,按照美国政治传统,这时候得展示执政开局成果。
但现实是,俄乌战事僵持不下,加沙冲突不断恶化,美欧关系紧张,盟友纷纷离心,美国国内通胀高、赤字剧增,制造业回流也不顺利。
在这种情况下,贸易战成了他为数不多能掌控的 “题材”,想靠制造对抗巩固党内支持,提升个人存在感。可他这么做,已经成了世界级的笑话。
特朗普没有连任压力,所以他能更不计代价地推进个人风格的政治遗产工程,对中国强硬、重塑美国制造、重整盟友关系。他这是为了自己的历史定位和 “强人标签” 而战,这种风格不考虑可持续性,只追求一时的冲击力和话语权。
这次中国没顺着他,直接 “掀桌子”。未来,贸易领域空间快到极限了,后续很可能在非关税领域交锋,像金融监管、资本控制、科技脱钩、货币竞争,甚至地缘对抗。
这场系统性冲突已经开始,但时间不一定站在美国那边,特朗普任期只有四年。
对此,普京说他是个 “临时工”,这就是他最大的劣势。普京在评论中美关税大战时说,美国已经晚了 15 年,阻止不了中国发展,就像阻止不了太阳升起一样。
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