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觉得在上海养育孩子开销挺大,没想到实际数字更让人咋舌。
有位博主跑到上海街头随机采访了十几位家长,问他们每年在孩子身上花多少钱,结果真是令人瞠目结舌。
第一位接受采访的是位妈妈,从外貌和穿着看比较朴实,应该属于普通家庭。
她的孩子已经五岁多了,当被问到一年养孩子的费用时。
她稍微想了一下就报出了答案:20万。
原来孩子上了一所双语幼儿园,光学费一年就要13万左右。
听到这个数字,博主当场愣住了:
“这所双语幼儿园的学费,几乎比我整个九年义务教育加起来还多!”
除了学费,这位妈妈还给才五岁的孩子报了好几个兴趣班,简直是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
另外还有日常开销以及偶尔的家庭旅行之类的。
博主追问:“你觉得这些钱花得值吗?”
这位妈妈毫不犹豫地回答:“当然值得,只要条件允许,全都给孩子花!”
本以为这位妈妈已经是相当舍得投入的了,没想到接下来的一位更加惊人。
这位妈妈发型精致、保养得当,穿着很有品位,一看就知道价格不菲。
她应该是典型的上海本地人,说着一口流利的上海话。
她的孩子今年十三岁,正在读初中,上的是公立学校。
这位妈妈相对来说比较随性,既没给孩子报补习班,也没有额外的教育支出。
她觉得自己的孩子不是读书的料,所以没必要浪费钱:“读书也就这样吧,能省则省。”
“以前给孩子报过一个补习班,一年一万多,还不如我自己买个包呢!”
按理说孩子长大了,花销应该会减少一些,谁知道这位妈妈说她家一年还是要花30万。
这位妈妈解释道:“我们大概花了十几万在滑雪上。”
听到这里,博主整个人都处于懵圈状态,这个回答简直太震撼了。
这位妈妈谈起滑雪头头是道:“至少身体好,说不定以后还能当教练呢。”
不过不得不说,这样的投入和回报比例确实有点悬殊,不知道孩子就算当了教练,要多少年才能赚回这些学费。
那初中生都这么花钱,刚出生的孩子一年得花多少呢?
这位妈妈的孩子才九个月大,还没有涉及到教育和娱乐方面的花费,基本上都是硬性支出。
最大的开销就是奶粉和保姆费,光这两项一年就得十几万。
在上海请一位保姆,每月工资大概在八千到一万之间。
虽然孩子才九个月,但这位妈妈已经开始为孩子规划早教课程了,未来的花销只会更多。
“听说一节课要一千块呢!”
下一位也是位上海本地妈妈,怀里抱着三岁的女儿。
这位妈妈特别喜欢给女儿买衣服打扮,每年单是给孩子买衣服就花了两万块。
虽然女儿还没上学,但该给孩子的启蒙一点也没落下,每周光是参加各种文娱活动,比如看话剧、去游乐园等,就要花几百块。
除此之外,她还给孩子买了保险,一年也要花上万块钱。
算下来一年的总花费也有十几万,但她觉得这些投入都非常值得。
同样家里都有三岁孩子的另一位绿衣妈妈相比之下显得会过日子得多。
她说自己孩子在教育上的投入基本为零,像幼儿园里有些同学一年光教育支出就超过十万。
博主忍不住调侃:“这能教育成什么样啊,五岁就直接读本科吧?”
之所以不在教育上额外投入,并不是不负责任。
而是因为孩子的爸爸能力很强,英语、数学、体育都是他亲自教孩子。
这样一来,教育上的大头支出就被省了下来,她每年主要花钱的地方是带孩子玩乐方面,比如吃喝玩乐和旅游,一年大概花五六万。
这位妈妈已经是博主采访中花销最少的一位了,这还是建立在孩子父亲具备教育能力的基础上。
评论区有一位孩子正上幼儿园大班的父亲现身说法,他说自己每年大概花13万左右。
他表示自己在上海属于平均水平,既不算穷养也不算富养,算是很多家庭的真实写照。
教育确实是阶层再生产的工具,大城市中的中产阶级在教育支出上应该是占比最高的,毕竟只靠学校教育很难培养出精英,而上海作为超一线城市在这方面更是突出。
穷有穷的养法,富有富的养法,你一年花5万,有人花10万,甚至还有花50万、100万的,年收入不足5万的家庭照样能把好几个孩子养大。
我们国家大多数人还是普通人,按照自己的标准要求自己就好,但这并不代表所有人,毕竟每个人的标准都不一样。
资料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