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十五五”规划谋篇布局之年,东营港经济开发区秉承“以营商环境之‘优’,促项目建设之‘快’,谋经济发展之‘进’”的理念,把提升优化营商环境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聚焦企业需求,创新服务模式,从政务服务到审批流程,全方位按下“快进键”,助力项目建设跑出“加速度”,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高效服务”
响应企业诉求,搭建高效服务桥梁
东营港经济开发区持续深化“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聚焦港口建设、项目建设审批、生活等领域,创新推出10个具有港区特色的高频“一件事”集成办理场景并出台实施方案。纵深推进线下办事“只进一门”、线上办事“一网通办”和企业群众诉求“一线应答”,按照“应进必进”的原则,推进政务服务事项纳入政务服务大厅集中办理,实现统一受理和一站式办理。
通过实施“项目管家”服务,东营港经济开发区提供一对一全流程帮办代办服务,半天时间即可完成工商登记、印章刻制、税务登记及银行开户手续的“一站式”办理,为企业项目建设按下“快进键”,令企业制度成本大幅降低。
此外,东营港经济开发区还提供“延时服务”和“节假日不打烊服务”,为企业和群众在节假日提供电话咨询、预约办理、加急办理等服务,真正做到急企业之所急,想企业之所想,让企业感受到“保姆式”服务的温暖。
“容缺受理”
人性化服务,为企业发展按下加速键
在“容缺受理”机制实施过程中,东营港经济开发区制定了详细的容缺事项清单,采取“容缺受理+告知承诺+并联审批”模式加快项目审批。如实施容缺建设项目工程规划证受理时,鼓励中介服务提前介入,实行施工图审查的预审制度,确保了项目材料与审批流程的紧密对接,实现了工程规划许可与工程施工许可的同步完成,有效缩短了企业在建设工程施工图审查环节的等待时间。
以2025年为例,东营港经济开发区对振华石化丙烷脱氢及环氧丙烷项目、东营港能水务有限责任公司东营港中水回用等10个项目通过容缺建设项目工程规划证受理企业建设工程施工图审查的方式,组织中介机构提前介入,图纸审查提前预审,确保项目材料紧跟审批步骤,实现工程规划许可与工程施工许可当天办结,为每家企业节省了近30日的手续办理时间。
“优化流程”
精简环节,释放企业发展活力
优化审批流程方面,东营港经济开发区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深化“放管服”改革和优化营商环境的决策部署,汇聚各方改革力量,攻克项目审批中的梗阻与难题。根据建设项目实际需求,创新实施工程建设项目分阶段施工许可办理,项目在获得“桩基和土方开挖”部分的施工许可后即可启动桩基础施工,并同步进行建筑主体施工许可证的办理工作,有效缩短了项目建设的工期。
2025年,东营港经济开发区已为振华新材料碳四深加工升级改造副产氢能项目、赫邦化工6万吨/年特种环氧树脂一体化项目、仙河镇职业技能培训基地等5个项目办理了分阶段施工许可证,审批时限缩短7个工作日。振华新材料项目负责人感慨:“以前,项目手续办理需要按部就班,循序渐进,进度缓慢,开发区实行分阶段办理施工许可以后,办理时限缩减了一半,项目建设进度显著加快。”
下一步,东营港经济开发区将聚焦服务重点项目建设,继续在优化营商环境上出实招、出硬招。以“坐不住、等不起、慢不得”的危机意识,不断提高为企服务效率,破解发展瓶颈,提升区域营商环境“软实力”,确保企业引得进、落得下、发展得好,为全区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大众新闻记者 孙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