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前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马克·米利上将的一番话,曾经在国际上掀起了不小的波澜。
他在接受英国《金融时报》采访时直截了当地说,中国迟早会动手解决台湾问题,而中国人民解放军现在已经是全球范围内一支非常强大的军事力量。
米利上将是谁,他的言论啥来头?
马克·米利不是一般的美国将军,他可是美军前最高将领,担任过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相当于美国军方的“大脑”。
他的军旅生涯很硬核,打过伊拉克和阿富汗的仗,指挥过各种级别的部队,战略眼光很毒。
他有个特别的地方,就是喜欢研究对手的思路,不光看数据和武器,还钻研毛主席的军事思想,甚至翻过马克思、列宁的书,想从这些老前辈的著作里搞懂我国的战略逻辑。
当然,他自己也说过,这不代表他认同这些思想,就是想知己知彼罢了。
这种态度挺务实,也让他对我国的认识比很多美国政客深刻。
米利在《金融时报》的采访中放了大招,他说,我军虽然技术上还没完全超过美军,但在全球范围内已经是非常强大的军事力量了。
他特别提到,我军在第一岛链(从日本到台湾再到菲律宾那条线)里建了个反介入/区域拒止体系,特别硬核,让美军的航母和海外基地很难靠近。
他还点名我军的火箭军,说这支部队有5000多枚导弹,射程从几百公里到几千公里不等,能把美军在亚太的军事存在打得够呛。
关于台湾问题,米利说得更直接。他认为,中国是个“理性行为者”,知道“武统”台湾代价不小,经济、军事上都会有损失,但我国绝对不会让两岸分离的现状一直拖下去。
他还提到,他预测2027年可能是我军动手的时间窗口,不过他也澄清,这只是推测,不是说一定就打。
解放军到底有多强?
从90年代开始,我国在军事现代化上砸了不少钱,尤其是反介入/区域拒止(简称A2/AD)体系,目标就是不让外敌随便靠近自己的地盘,比如台海、南海这些地方。
米利上将提到的第一岛链反介入体系,就是我军的一个杀手锏。
下面咱们拆开看看,我军到底强在哪儿。
我军的火箭军是米利特别警惕的,公开数据里,五角大楼2023年的《全球战略风险报告》提到,我国火箭军有超过5000枚各型导弹,射程覆盖500公里到4500公里。
这可不是闹着玩儿的,从短程弹道导弹到中远程高超音速导弹,应有尽有。
比如东风-21D反舰弹道导弹,被称为“航母杀手”,能精准打击移动中的航母;东风-41洲际导弹,射程能到1.2万公里,连美国本土都够得着。
这些导弹数量多、精度高、机动性强,部署在第一岛链附近,一旦开打,美军在日本、关岛的基地和航母战斗群都得小心了。
我国海军这几年发展得太快了,现在有两艘航母——辽宁舰和山东舰,第三艘福建舰也在造,用的还是电磁弹射技术,战斗力直追美国。
055型驱逐舰也很猛,排水量1.2万吨,装了112个导弹发射单元,能打防空、反舰、反潜,堪称“海上多面手”。
还有094型核潜艇,能带弹道导弹,隐蔽性强。这些装备让我军从以前的近海防御,变成了能走向远洋作战的海军。
加上南海、东海的反舰导弹和防空系统,我军在海上已经搭了个很硬的防线。
我们的空军也不甘示弱,歼-20隐形战斗机是明星选手,我国是继美国之后第二个搞出隐形战机的国家,机动性和隐身能力都不赖。
运-20运输机能运送重型装备,轰-6K轰炸机能带巡航导弹打远距离目标。现在歼-35新一代战机也在研发中,技术上追得很紧。米利提到,空军的这些进步,让美军在台海上空的空中优势没那么稳了。
除了硬家伙,我军在电子战和网络战上也很有一套。他们有先进的雷达、电子干扰设备,能在开战时把敌方的通信和指挥系统搞乱。
还有网络攻击能力,能瘫痪对手的关键基础设施。这些东西看不见摸不着,但威力不小,能让美军的指挥链直接断掉,打仗时这可是致命的。
总的来说,我军在第一岛链里建的反介入体系,就是要把美军挡在外面。米利说得没错,美军航母和基地一旦靠近,就得面对密集的导弹火力,生存能力真是个问题。
我军这套体系不是一天建成的,而是几十年的积累,现在已经成型,成了台海问题里的一张王牌。
台湾问题一直是中美关系里最敏感的点,我国政府态度很明确:台湾是不可分割的领土,“一个中国”原则没得商量,不排除用武力维护统一。
米利上将说我国迟早会解决这个问题,不是随便吓唬人,而是有历史和现实依据的。
从历史上看,台湾自古就是我国的一部分,1949年内战后才分开,中国人一直把国家统一当成大事儿。
从地缘上看,台湾位置太关键了,扼守着我国通往太平洋的咽喉,控制台湾能打破第一岛链的封锁,让我国在西太平洋更有话语权。
台湾的半导体产业全球顶尖,统一后能给我国经济加码不少。所以,不管是感情上还是战略上,我国对台湾的决心都很强。
米利提到,我国现在不想马上打,因为“武统”代价太大。
战争会让我国经济受创,国际制裁跑不了,军事上也会有损失。但他也说,我国不会让现状永远拖下去。
就是说我国在等时机,可能是经济更强了,军事更硬了,或者国际环境更有利的时候动手。
米利说,美军在台海已经没啥军事优势了,这话听着刺耳,但很实在。
我军的反介入体系让美军航母和基地成了活靶子,火箭军的导弹能把亚太的美军资产打得满地找牙。而且,我国在电子战、网络战、太空战上的进步,也让美军的信息优势缩水。
米利还担心,如果台海打起来,美国敢不敢轰中国本土。一旦动手,战争就不是局部冲突了,直接升级成中美全面开战,美国本土也得挨打。
这种后果太严重,经济上全球崩盘,军事上两败俱伤,谁都讨不了好。所以米利反复说,美国得避免跟我国打仗,军事冒险是下下策。
反过来,美国政界有些人还活在冷战思维里,觉得只要给台湾撑腰,派航母吓唬吓唬,我国就不敢动。他们相信军事威慑能维持现状,低估了我国解决台湾问题的决心和能力。
米利这话其实是在敲警钟,提醒这些政客别太天真。我军不是以前那个“小米加步枪”的军队了,现在是全球顶级玩家,硬碰硬美国未必占便宜。
政界和军方的分歧,其实反映了美国内部对华政策的不统一。军方更看重现实,知道打不起;政客更看重面子,想用强硬姿态捞政治资本。
米利不光是说问题,他还给了建议。
他说,美国最好的路子是别跟我国硬碰硬,军事冒险是大忌。
要解决台海问题,还是得靠外交和经济手段,走和平路线。这话听着简单,但很有分量。
他研究过我国的战略逻辑,知道我国不是莽夫,会算账。
打仗对中美都不划算,代价太大。但他也明白,我国在台湾问题上不会退让,所以美国得换个思路,别老想着用武力压人。
我国经济和军事越强,解决台湾问题的底气就越足。
美国军方想和平,政界想威慑,结果可能是外交上多扯皮,军事上多演习,但真打起来谁都不好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