啃树叶、舔冰块,品尝大象粑粑……近日,上海一家人均近4000元的生态融合料理餐厅火了。相关话题也登上热搜,引发热议。
菜品有蜂蜜味的冰、酸蚂蚁
还有大象粪便做的甜品
视频显示,餐厅绿植环绕、水雾弥漫,人仿佛置身于热带雨林中。客人进门后,首先体验的项目是啃叶子,随后还要穿越几个房间,参观食材展示室、蔬菜温室等。
边走边吃了几道料理后,客人们才能正式坐上餐桌。菜品通过滑动式桌板传递到每个人面前,视频显示当天的菜品包括一块蜂蜜味的冰、一碗模拟寄生花腐臭味道的糊糊,以及竹虫、酸蚂蚁、野鸡等食物。
而最具有争议性的是一道名为“鲜花插在象粪上”的食物,是将大象粑粑消毒干燥碾碎做成甜品。
3888元/位,要提前预约
工作人员称是个小博物馆
多名体验过的食客称,两名创始人分别来自中国云南和法国,主打还原原生态的雨林味道。
4月8日,餐厅一名工作人员介绍,餐厅的两位创始人在云南雨林里面研究了七年的时间。“相当于把整个雨林空间搬到了上海,可以说是一个小小的博物馆。”
她表示,因厨师需要一段时间准备菜品,客人要提前预约,价格为3888元,不含酒水。“食材按照雨林不同的层级等级,一层一层通过餐食的方式呈现给食客。”
记者拨打订位电话核实:这家餐厅每周开放两天,每晚仅开放1桌,设12个餐位,为食客提供十五道菜式的体验套餐,确实有过含大象粑粑的甜品,菜单还会不定期更新。定价为3888元/位(不含酒水)。
网友评论
有网友好奇“什么味道”。
还有网友留言,“不理解”“离谱”。
餐厅让食客品尝大象粪便
这符合食品卫生法的要求吗?
餐厅以大象粑粑加工甜品,这超出了普通人的想象,这究竟是一道招牌菜,或者仅仅是个噱头,以猎奇来招揽顾客?虽然说大象粑粑是消毒过的,毕竟还是粪便,这让人如何下口?难道会是“味道好极了”?个中滋味或许是谁吃谁知道。
在公开的报道中,似乎检索不到有拿大象粑粑当食品原料的。在前几年云南大象北上迁徙的过程中,专家倒是收集过大象的粪便。据介绍,大象消化能力比较弱,每天有许多半消化食物被大象排出体外,粪便里富含植物纤维、种子以及各种有机营养成分。通过采集大象粪便,可以据此查看象群的食物构成,为野生象保护管理提供数据支撑。
据报道,由于象粪中的植物纤维非常丰富。利用象粪可以转化出其他产品,诸如陶器、护花基质和纸张等,甚至可以DIY(手工制作)一张象粪纸。据称,一头大象产生的粪便,可以制作115张A4纸,但没有看到可以用象粪生产美食的。
根据百度AI的介绍,泰国有通过大象消化咖啡豆后排泄的咖啡豆制作象屎咖啡。但这并不属于利用大象粪便加工食品,只是利用大象消化能力差的特点,让咖啡豆从大象的消化系统走一道,本质上还是用咖啡豆作原料。用大象粪便加工甜品,上海的这家餐厅是开了先河。
餐厅提供独特的用餐体验无可非议,但以大象粪便加工甜品,这种独创能否为顾客所接受姑且不论,是否以猎奇为噱头也暂且不论,仅以是否符合食品卫生法的要求来看,就是个疑问。
食品卫生法明确规定,食品应当无毒、无害,符合应当有的营养要求,具有相应的色、香、味等感官性状。禁止生产经营下列食品:含有毒、有害物质或者被有毒、有害物质污染,可能对人体健康有害的;含有致病性寄生虫、微生物的,或者微生物毒素含量超过国家限定标准的;用非食品原料加工的,加入非食品用化学物质的或者将非食品当作食品的。
用大象粪便制作甜品,虽然经过了消毒处理,但是否符合食品卫生法的相关要求,需要有关部门介入调查后给出一个结论才行。餐厅提供独特经营也好,追求猎奇也好,前提是要遵守食品安全的规定,遵守法律与公序良俗,要不然,“剑走偏锋”就可能走偏了,就会弄巧成拙。
你愿意尝试这家餐厅吗?
这件事,你怎么看?
来源:央广网、九派新闻、极目新闻、侬好上海、网友评论等
编辑 陈雨责编 王萌审核 杨东
点亮♡,持续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