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份期间,在相关部门对于“反内卷”市场呼声作出回应以后,国内车市迎来了春天。从乘联会近日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今年3月份全国乘用车市场的整体表现持续向好,纵然没有大涨,但稳健的发展势头也让市场对今年的态势多了几分信心。



数据显示,狭义乘用车市场在3月份的零售销量为194.0万辆,同比增长14.4%,其中轿车销量为90.2万辆,同比增长14.3%,SUV的增幅则更为明显,达到94.9万辆,同比增长16.7%。不过,在两大品类实现增长的前提下,MPV市场却出乎意料的出现销量下降的情况,3月份销量为8.9万辆,同比下降4.6%。



当然,如果换个维度来看,跟2月份相比,3月份国内MPV市场的销量还是取得比较明显的提升,环比增长达到40.6%,增幅比轿车市场的36.0%还要更高。就目前的形势来看,MPV市场并未遇冷。

至于新能源车市场,3月份持续保持较强的增长趋势,零售销量共计达99.1万辆,同比增长38.0%,并取得自2021年以来最好的3月份销量成绩,新能源车国内零售渗透率则回升到51.1%。作为新能源车中的大户,纯电动车3月份的销量占绝对的主导地位,达到64.6万辆,同比增长50.6%。



而作为辅助的插电混动车型品类,3月销量则为26.8万辆,同比增长24.6%。至于充当配角的增程车型,3月份7.7万辆的零售销量看似不亮眼,同比增长也仅为4.1%,但作为新能源车转型不可或缺的力量,增程车型在未来较长的一段时间内仍然可以发挥出其市场上的价值。



最后厂商排名方面,今年3月比亚迪继续遥遥领先,零售销量为29.0万辆,同比增长11.5%,吉利汽车的涨幅则相当惊人,同比增长达70.5%,并以19.5万辆的销量成绩占据10.1%的市场份额。而唯一进入前三名以内的合资品牌一汽-大众,尽管同比下降7.8%,但仍然取得13.0万辆的销量,占据6.7%的市场份额,凭借传统燃油车基本盘实力的稳定发挥,仍然可以为品牌贡献出自在的力量。



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的“双新”政策推动之下,结合国家对“反内卷”市场呼声作出重要的官方回应,国内车市的信心得到了提振,各大车企的内卷压力有所释放,并成功促进内需。

与此同时,如今各大自主品牌积极拓展海外市场,中国生产的汽车逐步销往更多的国家及地区。尽管近期遭遇美国、欧盟加征关税的措施,从数据看事实上也确实受到了一定影响,3月乘用车出口量(含整车与CKD)同比下降8%,为39.1万辆,但中国车企“走出去”的发展战略并没有动摇的迹象。



值得注意的是,3月自主品牌出口为34万辆,1-3月乘用车厂商出口则为112万辆,两者均取得1%的同比增长,而新能源车的依旧展露出强大的优势,3月新能源车占出口总量的36.6%,较同期增加5个百分点。海外市场布局是长期的战略,即使短期内遇到一些困境,但经过长期的发展与累积,相信中国车企在全球市场将逐步壮大起来。



汽车网评:当前,中国在全球贸易遇到巨大的挑战,一系列具有针对性的攻势带来更高的风险。但是,中国汽车工业发展到今天,一直以来就没有“简单”这两个字,这是一代又一代汽车行业工作者迎难而上、共同努力的结果。可以预见,目前所面临的困境只是暂时,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绝不会止步于此。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