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系历史事件改写,本文所用素材源于互联网,部分图片非真实画像,仅用于叙事呈现,请知悉。声明:作者专属原创文章,无授权转载搬运行为一律追究到底!

1966年的冬夜,福建沿海的风带着刺骨的寒意,海面上波涛暗涌,隐隐透出一股不安的气息。福州军区守备七师驻地,灯火昏暗,战士们在简陋的营房中沉沉入睡,唯有海边码头传来几声低沉的汽笛,那是登陆艇即将出航的信号。这一天是1月8日,一次看似普通的物资运输任务,却在无人预料的角落里,悄然酝酿着一场惊心动魄的叛逃与杀戮。

吴文献、吴春富和吴加珍,这三个名字在部队里并不起眼。他们是同乡,皆来自福建霞浦一带的渔村,家中世代以打渔为生。三人入伍后,因熟悉海况,被分配到登陆艇部队,分别担任轮机员、领航员和炮手。表面上看,他们与普通战士无异,服从命令,执行任务,可私下里,却藏着不为人知的秘密。



吴文献是三人中的大哥,年近三十,性情阴沉,平日里沉默寡言,却总带着一股莫名的戾气。吴春富排行老二,二十五岁,生得一副圆滑模样,喜欢与人攀谈,私下却常偷偷倒卖部队物资,换些烟酒享乐。至于吴加珍,最年轻,刚满二十一岁,性子莽撞,爱吹嘘自己如何精通火炮,实则纪律散漫,多次因擅离职守被连长训斥。三人虽是兄弟,却因各自的脾性,在部队里并不受待见。

这几年,国民党从台湾通过电台向大陆频频广播,内容充满诱惑——“投诚者可享荣华富贵,住洋房,吃大餐,娶美妻”。这些“糖衣炮弹”在沿海部队中流传甚广,尤其对那些心志不坚的士兵,颇具吸引力。吴氏三兄弟便是其中之一。他们常在夜深人静时,偷偷收听电台,幻想着彼岸的奢华生活。吴文献曾低声对两个弟弟说:“咱们在这儿苦熬,风吹日晒,连口好酒都喝不上。那边却有吃不完的肉,穿不完的绸缎,傻子才不心动。”吴春富附和道:“大哥说得对,咱仨有手艺,到那边还不立马当大爷?”吴加珍则咧嘴笑道:“我早听够了连长的训话,去台湾,我要天天睡到日上三竿!”



心动之下,三人私下商议已久,叛逃的念头如野草般在心中疯长。他们并非一时冲动,而是早有预谋。吴文献利用轮机员的身份,暗中摸清登陆艇的机械构造;吴春富身为领航员,熟记霞浦至马祖的航线;吴加珍则仗着炮手的便利,偷偷藏了几发炮弹,准备必要时动手。三人还趁着部队管理松懈,私下敛财,攒了不少钱财,原想用作日后享乐,却不料因此事东窗事发在即,连长已开始怀疑他们的行径。这让三人更加坚定了叛逃的决心——与其在部队被查出受罚,不如铤而走险,搏一把富贵。

1月8日夜,机会来了。福州军区接到命令,需派一艘登陆艇向霞浦方向运送一批物资,包括粮食、药品和弹药。吴氏三兄弟恰好被编入任务小组,同行的还有七名战友,包括艇长在内。这艘登陆艇不大,十人挤在狭窄的舱内,任务看似简单:沿海岸线航行,天亮前抵达霞浦码头。然而,谁也没想到,这艘艇再未按原计划靠岸。



夜色深沉,海风呼啸,登陆艇在海上颠簸前行。艇长是个老兵,姓张,四十出头,性子耿直,平日里对吴氏三兄弟多有不满,却因任务紧急,未多加防备。其他六名战士多是新兵,疲惫不堪,靠在舱壁上昏昏欲睡。吴文献站在轮机旁,低声对两个弟弟使了个眼色。吴春富心领神会,假意起身检查航向,实则悄悄锁死了舱门。吴加珍则握紧藏在腰间的匕首,呼吸急促,眼中闪着寒光。

行动在午夜时分展开。吴文献率先动手,他趁张艇长低头查看地图时,从背后猛地勒住对方脖子,用尽全力将其按倒在地。张艇长挣扎着想喊,却被吴春富捂住嘴,一刀刺入胸膛,鲜血瞬间染红了舱板。其他战士被惊醒,惊慌失措中还未反应过来,吴加珍已抽出匕首,扑向最近的一人,连捅数刀。狭小的舱内顿时血腥弥漫,惨叫声被海风吞没。吴文献冷静地指挥道:“别留活口,快!”三人配合默契,手法狠辣,不到一刻钟,七名战友尽数倒在血泊中,登陆艇成了人间炼狱。

杀戮过后,三人气喘吁吁,彼此对视一眼,眼中既有惊恐,又有疯狂的兴奋。吴春富抹去脸上的血迹,低声道:“成了,接下来去马祖。”吴文献检查了轮机,确认无损后,调整航向,直奔马祖岛而去。吴加珍则站在甲板上,望着远处模糊的灯光,喃喃道:“富贵,咱们来了。”

马祖岛,国民党守军驻地,凌晨时分突然接到一艘不明登陆艇的信号。守军起初高度戒备,以为是我军偷袭,可当吴氏三兄弟驾驶登陆艇靠岸,高举双手喊着“投诚”时,岛上的军官才松了口气。带队的国民党连长是个精明人,见三人满身血迹,船上却无他人,立马猜到发生了什么。他拍着吴文献的肩膀,笑道:“好样的,兄弟们辛苦了!你们这是立了大功,明天一早,专机接你们去台湾,蒋总统亲自嘉奖!”

吴氏三兄弟闻言,悬着的心终于落地。国民党守军热情接待,将他们安置在营房内,端上热饭热菜,甚至还拿出几瓶洋酒款待。三人推杯换盏,吴春富醉醺醺地说:“这才是人过的日子,早知如此,何必在大陆受苦!”吴文献却保持几分清醒,低声道:“别大意,到了台湾再说。”吴加珍则抱着酒瓶傻笑,早已沉浸在对未来的幻想中。

与此同时,福州军区却炸开了锅。登陆艇失联的消息在天亮前传回驻地,起初以为是海况恶劣导致通讯中断,可当侦察船赶到预定海域,只发现几具漂浮的尸体时,部队上下震惊不已。张艇长的遗体被打捞上来,胸口刀伤触目惊心,军区领导迅速判断:这不是意外,而是叛逃。

消息层层上报,很快传到福州军区司令部。司令员拍案而起,怒道:“吴氏三兄弟,竟敢杀人叛逃,简直是奇耻大辱!”参谋长冷静分析:“他们熟悉航线,又有登陆艇,十有八九去了马祖。国民党肯定会借机大做文章,咱们必须立刻行动。”当夜,军区连夜召开紧急会议,情报显示,国民党已计划次日派专机将三人接往台湾,意图通过宣传羞辱大陆。

司令员当机立断,派人将情况上报中央军委。与此同时,军区作战处连夜制定拦截方案:出动空军战机,在马祖至台湾的航线上设伏,击落敌方专机。方案上报后,中央军委迅速批复,最高领导层高度重视此事。周恩来总理亲自听取汇报,沉吟片刻后,语气坚定地下达指示:“若有把握,就击落敌机,绝不能让叛徒得逞!”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