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新西兰的《基因技术法案》(The Gene Technology Bill )引发了广泛的关注。
新任科学、创新和技术部长Shane Reti正在推动该法案的立法进程。
预计该法案将在2025年底前通过,以便在2026年生效。
有人称,这部法案可能“让新西兰丧失非转基因生产国地位”,是“鲁莽的行为”。
实际情况到底怎么样,我们来讲一讲。
为了和国际先进技术保持同步
新西兰的《基因技术法案》正在推动着基因工程法的放宽。同时也“确保公众健康和环境得到保护”。
这部法案的核心是推动新西兰基因工程走向现代化,确保在生物技术领域保持与国际先进水平同步,而不是像过去那样一禁了之。
支持方是国家党、行动党和新西兰优先党。
反对方是工党、绿党和毛利党。
支持方认为,新西兰在过去30年里几乎没有在基因技术领域取得进展,而其他国家如澳大利亚、加拿大、日本和英国则已经在这一领域取得了显著的进步。
前科学部长Judith Collins和总理Christopher Luxon去年访问Plant and Food公司
支持者认为,新西兰需要跟上全球发展步伐,以保持创新竞争力。
该法案也是国家党与行动党及新西兰优先档之间的联盟协议的约定,通过概率很大。
反对者:丧失非转基因生产国地位代价高
新西兰现在全境都没有商业种植的转基因作物或动物。
从一定程度上说,新西兰农业领域转基因控制较严,有时会被视为GE-free的国家。
不过,转基因的产品已经无所不在,所以,其实任何国家都很难做到GE-free。
比如,新西兰的转基因产品并未被完全禁止,动物可食用转基因饲料,并相信这些转基因产品并不会传递到动物的乳制品中。
转基因大豆也在新西兰的消费市场上销售。
所以,只是在农业研究方面,新西兰的法律框架比较苛刻,导致很少有试验得以开展。
而现在《基因技术法案》的主要目标是建立一套更加灵活的机制,来监管转基因技术,包括植物、动物和药品的相关研发和引进。
法案将取代《1996年危险物质和新物种法》(HSNO),因为当初的法律体系从这个时代看,已经无法适应现代基因技术的需求。
然而,这一个法案仍将面临是否有效保护环境和健康的辩论。
反对的工党、绿党和毛利党提出,基因技术的普遍应用可能对新西兰的无转基因竞争优势产生负面影响。
绿党称这是“极为鲁莽的立法”,“此法案可能让新西兰丧失非转基因生产国地位,经济损失或达数百亿”。
有机作物农户:种子飘到我家怎么办?
对这一立法表示担心的还有新西兰的有机农户。
新西兰有机农户担心,基因改造农场可能会与他们的农场相邻,从而影响有机农场的无基因改造(GMO)生产标准。
由于有机农场严格要求不使用转基因作物,任何基因改造作物的存在都可能被视为污染,导致有机认证的失效。
虽然政府指出,美国做到了同时是世界上最大的有机食品生产国和转基因食品生产国,但新西兰有机农民认为,该法案缺乏对他们的特别保护措施,尤其是没有明确规定如果基因改造作物对邻近的有机农场造成影响,谁应该承担责任。
对此,法案提议设立“基因技术监管员”这一新职位,作为独立决策者。该职位将归属于现有的环境保护局(EPA),有权批准或禁止特定活动,并设定审批和监测条件。监管官由部长任命,受雇于EPA但向责任部长汇报,部长可发布总体政策指导。
此外,法案还提出了一些有争议的内容,如将低风险的基因编辑活动从监管中豁免,部分农产品和技术可能因此受到影响。
比如,立法案中拟完全豁免低风险SDN-1类基因编辑(如CRISPR-Cas9技术中仅微小修改且不插入外源DNA的情况),但部分贸易伙伴国家对此类技术有监管。
新西兰园艺协会和恒天然尤其担心这可能影响贸易。恒天然建议至少建立追溯登记制度。
立法案中对风险等级的划分:
豁免生物:基因编辑产物若与传统育种无法区分,则无需监管;
2. 非申报活动:低风险活动(如已受Medsafe监管的基因疗法);
3. 需报备活动:低风险研究(如实验室小鼠实验);
4. 需许可活动:中高风险项目,需严格评估以确保风险可控;
5. 强制医疗授权:已获至少两个海外认可机构批准的人类药物;
6. 紧急授权:在疾病暴发或环境泄漏等紧急威胁下,责任部长可启动。
法案将在今年6月从委员会返回并预计于年底前通过,计划在2026年生效。
如果通过,将为新西兰带来一系列与国际接轨的基因技术法规,并确保新西兰在生物技术领域的创新和竞争力。
ref: https://www.nzherald.co.nz/nz/politics/shackles-are-set-to-be-cast-off-gene-technology-what-the-gene-technology-bill-means-for-nz/PP6R7TUHQVAMJPFSHC7LTOYAP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