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丨梳子姐
贸易战烽火硝烟,想赚钱难比登天。
不得不承认,现在的态势十分混乱,很难预测未来会出现什么局面,事态会向哪个方向发展。
天要打雷,天要刮风,对于普通人来说只能被动接受狂风暴雨,唯一能做的是把身体锻炼好,以应对可能出现的各种极端情况。
对于有钱人来说,他们就不会那么淡定了,得琢磨着怎么保全自己的财富,并且实现财富的增值。
据《新周刊》报道,最近有钱人兴起了一种新玩法,就是到日本去收购寺庙。
从2023年开始,中国资本收购寺庙的现象频繁出现在日本媒体,国内社交平台也上充斥着日本寺庙买卖的广告,据说花几百万人民币便能买一座历史悠久的名寺,甚至还可以买寺庙移民,想想都让人激动。
据《朝日新闻》透露,2024年上半年日本共卖出147座寺庙,其中约35%买家来自中国内地和港澳台地区。
厉害了我的庙,看到这样的消息,一股滚烫的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
很多人会好奇,小日子咋混得这么惨,连寺庙都养不起,竟然卖给外国人,难道不害怕资产流失,不担心文化入侵么?
他们出售寺庙一般有两种情况,一是财力不济,住持因为负债或财务困境出售,二是后继无人,缺少接班人,并且主要是第二个原因。
随着少子化与老龄化加剧,日本18万家宗教法人中超过4000家处于“休眠状态”,7000家因无人继承面临出售,粗俗点解释就是死绝了。
既然小日子干不好、管不好,那就交给咱们来盘活吧,一座寺庙除了卖门票、卖香火钱,还可以在周边开发墓地、做法事、搞寺泊(民宿),只要思想不滑坡,赚钱的门路多着呢。
但是也有圈内投资者提醒,对于普通人来说投资寺庙100%都是坑,搞这些的都不是正经人,和忽悠人去缅甸的没啥区别。
上海有位富姐花700万日元买下京都一个寺庙,结果发现住持资格没转让,最后连庙门都进不去,花出去的钱全打了水漂。
杭州一位老总更离谱,把人家百年古刹改成私家茶室,结果信众往里面丢臭鸡蛋抗议,因破坏文化遗产被罚了3000万日元。
广岛有个中国老板在寺庙里搞“扫码烧香”,被当地老人联名抵制,香火钱暴跌70%,只能哭着转手。
无论庙大庙小,在日本不能弄虚作假,必须要雇具备从业资格的真和尚,一个月工资就得开人家20万。
原以为买日本寺庙是长国人志气的好事情,咱们可以发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让他们无庙可拜,没想到终究还是击鼓传花找接盘侠、中国人骗中国人的把戏。
其实,更重要的逻辑在于,把国内那一套敛财的手段移植出去行得通吗?
信仰本来需要纯粹一点,干净一点的,可是多少人披着信仰的袈裟去做生意,收智商税、信仰税、感情税。
众生本来应该是平等的,若拿不出香火钱真能得到平等以待吗?
很多时候,信神不如信鬼,至少鬼不虚伪,从不掩饰吃人的本性。
毋奈何,这个世界上傻子总比骗子多,装神总比做鬼更容易。
资本输出的前提是文化输出,价值观输出,再有钱人家情感上不认同你,那就尴尬了。
-End -
希望和你一起共鸣!
weixin-queen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