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也没想到,特朗普上台后不仅没有“24小时结束冲突”,反而一步步将俄乌局势推向火坑,日前,俄军攻势再一次扩大,这一次北约终于坐不住了。
(俄军凌晨发起突袭,乌克兰多次城区遭到密集轰炸)
1、凌晨5点!10枚导弹围攻乌总统府
凌晨5点时分,俄罗斯发动大规模导弹攻势,连续46次打击,乌克兰尼茨基、索洛缅斯基和波迪尔这些市区遭到袭击。现场俄军的导弹和无人机密如飞蝗,铺天盖地地砸向基辅的各个角落。
尽管乌克兰防空部队拼尽全力迎击,成功拦截了不少攻击,但终究还是有导弹和无人机穿过防线,精准命中了几个重要区域。大量建筑物燃起熊熊烈火,一时间火光交错,爆炸声连绵不绝响彻黑夜。
基辅市长维塔利·克利钦科在迅速调动紧急服务部门投入救火的同时,也在加紧安抚市民情绪。值得注意的是,此次袭击不仅仅是对基础设施的破坏,更是对乌克兰政府的直接挑衅。
10枚口径巡航导弹竟然直接命中了总统府附近,有人猜测这是俄罗斯对泽连斯基政府的一种恐吓,希望用这种高风险的战术迫使乌克兰在心理上屈服。
(乌克兰总统府附近发生爆炸,俄军对基辅政府警告意味浓厚)
2、“斩首行动”信号已经打响?
事实上,这次袭击不仅仅是导弹冲着基辅飞来,更是普京和俄罗斯军方深思熟虑后的“震慑箭”。我们看到,尽管目标之一是泽连斯基的官邸周边,但这绝不是一时兴起的惊吓游戏,而是带有斩首行动的潜在意图。
不过,定点铲除乌克兰总统这样的任务,难度非比寻常。首先是精确情报的问题——泽连斯基在哪儿,这需要实时的精准定位。而在现代战争中,获取如此详细而准确的情报殊为不易。哪怕俄罗斯在基辅安插了情报人员,成功实施这样级别的打击依然非常困难。
其次,基辅总统府已经被打造成一个坚不可摧的堡垒,以应对可能被核攻击的挑战。要想突破这些防御工事,普通的导弹根本无力完成任务,即便是数吨级别的钻地弹也不见得能将其摧毁。
对于乌克兰的高层来说,这是莫大的压力,就在这个时候,盘踞在俄边境的北约势力,雷达突然炸响!
(北约战机早已部署在俄乌边境,这次俄军突袭爆发,北约实现快速介入)
3、北约战机升空,就等这一刻
在俄军导弹狂轰滥炸的背景下,波兰空军基地已经拉响了警报,F-16战机箭一般升空,进行全方位侦察。波兰与北约盟国的联合行动,为乌克兰提供了一道看不见的防线。
面对俄方频繁的航空活动,波兰武装力量作战司令部将地面防空和雷达侦察系统置于最高战备状态。对于波兰来说,这不仅是对乌克兰的援助,也是保卫自身安全的必要手段。
不过,光有军事上的准备显然不够。乌克兰深知,要想在这场对峙中站稳脚跟,国际支持至关重要。自战争爆发以来,乌克兰一直在国际舞台上为自己争取更多援助。除了军事物资和资金的直接支持,更重要的是国际社会的声援和外交施压。
(泽连斯基努力与欧洲搞好关系,为乌克兰增加更多的外交“帮手”)
在这一点上,乌克兰显示出了出色的外交手腕,与欧洲国家建立更紧密的合作关系成为可能。包括法国和英国在内的国家纷纷表示愿意为乌克兰提供强力支持。
这种双边或者多边的军事合作,不仅加强了乌克兰的防御能力,还在战略层面对俄方形成某种程度的制衡。
然而,不可忽视的是,尽管乌克兰想要通过外交手段获得更多援助,但战事升级带来的影响同样严峻。双方在战争与谈判中的激烈博弈,每一步都是艰难的抉择。如果不能有效控制战局,可能会导致更广泛地区的动荡,这是所有人都不愿看到的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