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9日,由市委社会工作部、市民营经济发展促进中心共同主办的“场景创新·机会无限”——社会工作领域首批场景机会清单发布会在蓉举行。市区两级社会工作部门代表以及行业协会商会、企业、社区代表等近百人齐聚一堂,共同见证成都市社会工作迈入“场景驱动、多元共治”的新阶段。
市委社会工作部部长、组织部副部长、“两新”工委书记甘立军表示,场景创新对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市委社会工作部将以“问题导向、用户思维、创新开放”为原则,聚焦新兴领域党建、基层治理能力提升、群众服务优化三大核心职责,创新构建“部门发布—社会参与—双向赋能”的联动合作新格局。
现场发布了市、区(市)县两级场景机会清单144个,涵盖新兴领域、基层治理、凝聚服务群众等社会工作重点领域。
其中,市本级11个场景聚焦“新兴领域创新服务、基层治理提质增效、智慧赋能驱动转型、志愿服务与人才培育”等重点方向,直击企业难点、民生痛点与治理堵点。包括“蓉会通”惠企直通车搭建企业综合服务阵地,“15分钟社区幸福生活圈”推动全龄友好型社区建设,“社会工作一体化创新应用场景”以数字化技术赋能基层治理等。
成都高新区、金牛区、郫都区、青白江区也在现场推介了“产业园区服务平台建设”“金小志——志愿服务主题”“蓉合共治——三级社会工作综合服务平台”“青言青语——民情民意观测点”等地方特色场景,充分体现区域发展与全域联动的有机结合。
市委社会工作部相关负责人表示,后续将通过搭建常态化对接平台、完善政策支持体系、建立跟踪机制等措施,为合作主体提供全周期服务保障,并呼吁各界以“清单”为纽带,将场景机会转化为可量化、可感知的实践成果,共同激活社会工作“一池春水”,为成都社会工作高质量发展注入可持续的创新动能。
新兴领域
1.成都高新区产业园区服务平台建设
场景简介:精准打造4个集“党建共建、阵地公用、服务共享、发展共赢”的蓉会共享家点位,引入“1个牵头+N个联结”行业协会商会服务组团,为园区、楼宇、商圈等提供特色化、专业化服务;依托商协会构建分层分类政策直通网络,搭建智能政策匹配平台,形成“线上推送+线下解读”服务体系,破解政企信息壁垒,实现“企业找政策”“政策找企业”。
合作需求:为园区开展供需对接、沙龙对话、专业技能培训等各类活动,常态化开展“双招双引”,收集解决企业问题,协助园区实现企业找政策、政策找企业。
联系人及联系方式:刘老师 028-85359672
2.青蜂·暖新驿站建设
场景简介:在新就业群体集聚区新建、改扩建或功能叠加一批服务阵地,满足新就业群体“歇歇脚、喝喝水、热热饭、取取暖”等基础生活服务设施,便利新就业群体就餐、出行、住宿等各方面活动,营造关爱新就业群体的社会氛围。
合作需求:为服务阵地提供基础生活服务设施,开展公益活动;对阵地进行功能叠加,提供技能培训、诉求收集等多样化叠加服务。
联系人及联系方式:沈老师 028-86116685
3.“新新向党·金彩‘会’聚”金牛区行业协会商会党建品牌系列活动
场景简介:培育发展具有金牛特色的行业协会商会党建品牌,组织开展“新新向党·‘金’彩‘会’聚”行业协会商会党建品牌系列活动,为行业协会商会搭建交流发展平台。
合作需求:对金牛区行业协会进行调研,收集区级行业协会商会发展需求,分析品牌定位,结合金牛区工作现状,完成系列活动策划选题;开展圆桌对话、项目推介、政策解读、参访学习等活动;做好宣传报道、经验总结,并在省、市级主流媒体推广。
联系人及联系方式:马老师 028-87707381
基层治理
1.成华区“微网实格”智慧治理应用场景推广应用
场景简介:搭建以云计算为核心技术、积分管理为激励、阵地建设为保障、网格营建为牵引的微网实格治理体系,拓展多样化智慧创新场景,源头化解群众痛点、基层治理难点,围绕社区“减负”和“赋能”同时发力,探索超大城市网格化管理、精细化服务、信息化支撑的治理新路径。
合作需求:提供信息化赋能减负工作的解决方案;提供智慧化激励举措的应用方案开展信息化通识知识和DeepSeek对话应用培训等。
联系人及联系方式:周老师 028-84311528
2.龙泉驿区15分钟社区幸福生活圈
场景简介:依据龙泉驿区村(社区)人口规模、村(居)民需求、服务现状等,选取崇德社区、书南社区、东安湖社区作为“15分钟社区幸福生活圈”试点点位,在步行15分钟的空间范围,丰富养老托育、家政便民、健康服务、安全教育等民生服务供给方式。
合作需求:依据居民需求清单和服务现状清单,制定建设方案,提供社区公共空间的规划、布局和提质改造专业支持;重点关注“一老一小”,提供儿童托管、社区养老等项目运营;链接媒体资源,宣传推广“15分钟社区幸福生活圈”特色经验做法。
联系人及联系方式:谭老师 028-84872238
3.蓉合共治——郫都区三级社会工作综合服务平台
场景简介:发挥三级平台综合管理、项目管理、资源整合功能,承接政府购买服务资金项目,摸清多元主体需求,链接整合各类治理资源,策划实施具有区域性特色的社会服务项目,运用专业知识和专业技术赋能基层治理,协助区、街道(镇)、村(社区)打造区域性基层治理服务品牌。
合作需求:协同区、街道(镇)、村(社区)运营社会工作综合服务平台建设运营;分层分类对政府、居民、企业等主体开展需求摸排和分析;整合各个渠道关于社会工作和基层治理的资金、项目、需求等,定期进行发布;结合区域实际,策划实施一批具有区域性特色的社会服务项目等。
联系人及联系方式:李老师 18215580047
凝聚服务群众
1.“金小志”——区级志愿服务系列主题活动项目
场景简介:按照“金小志”志愿服务“十百千”三年行动计划,围绕“12·5”国际志愿者日等重要节点,组织策划暖新暖益、睦邻亲、青春社区行等志愿服务主题活动,打造“金小志”志愿服务精致品牌,提供专业支持,构建志愿服务支撑矩阵,推动志愿服务展示交流,传播和弘扬志愿精神。
合作需求:打造区级志愿服务品牌项目;协助策划执行重要节点志愿服务活动;做好志愿服务品牌和活动宣传。
联系人及联系方式:魏老师 028-87707381
2.“青言青语”——人民建议征集“民情民意观测点”
场景简介:通过场地空间建设、征集活动策划、建议转化落地等服务,丰富人民建议征集功能,集成建设和运营一批人民建议征集特色站点,构建一套能够深入基层、广泛覆盖、高效灵敏的民情民意收集与反馈体系,不断提升社会治理水平和民众的幸福感、获得感与安全感。
合作需求:在站点选址、征集功能植入、服务场景打造、空间运营上提供专业力量支持;协助梳理总结人民建议征集站点建设标准和点位经验;统筹协调新闻宣传报道资源,推广站点建设经验。
联系人及联系方式:袁老师 028-69268083
3.邛崃市专业社会工作服务项目
场景简介:深化急需紧缺领域专业社会工作服务供给,由社会工作者运用社会工作专业方法,在乡村振兴、基层治理、社会救助、养老服务、妇女儿童、司法矫正、禁毒戒毒等领域,实施一批专业社会工作牵引性项目和实务实训项目。
合作需求:聚焦“一老一小一新”等群体需求,策划实施专业领域服务项目;聚焦医务、教育等领域,采取实务、实训、实习等培养模式,加快孵化培育一批专业性社会工作人员。
联系人及联系方式:刘老师 028-88792105
其余场景需求
通过以下二维码进行了解
▶ 来源 | 市委社会工作部
成都市《计划报告》要点速览,这些事与你息息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