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汉名将卫青威名赫赫,但是他留下的记载着实不算多,几乎全部的记载都出自司马迁写的史记。

而后世的汉书和资治通鉴,关于卫青的部分几乎是照搬史记的内容,仅在一些细节上有所添加。

所以我们能够轻而易举地说出卫青7次出塞和匈奴骑兵交战的过程和战果,能轻易查到卫青的爵位和封户。

但是关于卫青更细节的内容,我们却一无所知。

比如我们翻遍史书,也不知道卫青到底哪年出生的,他第一次出征的时候是多大年纪。

我们只知道卫青迎娶大名鼎鼎的平阳公主的时候已经有至少3个儿子,却不知道他的原配夫人到底姓甚名谁,是什么结局。

为什么一代名将的记载居然有这么多的缺失呢?是因为司马迁不待见他所以懒得写吗?



01、为什么史记没有记载卫青的年龄?

几乎人人都知道,卫青的外甥霍去病是少年英雄,年仅18岁就率领800人长途奔袭大败匈奴骑兵,获封冠军侯,20岁成为骠骑将军,22岁封狼居胥。

可是我们看卫青的生平介绍的时候,却找不到关于卫青年龄的半点信息。

这是一个很大的遗憾。

那司马迁为什么不记载卫青的年龄呢?

  • 可能性1,司马迁没有查到相关的资料。

由于资料的缺失,我们不知道司马迁可查阅的西汉宫廷档案里是怎么记载大臣的信息的,有没有大臣年龄相关的内容。

如果没有的话,那么司马迁没在史记里写卫青的年龄就说得通了——他没找到相关信息。

但这种可能性不大。毕竟司马迁和卫青是同时代人,就算宫廷档案里没有卫青年纪的相关内容,只要他有心,也是能打听出来的。



  • 可能性2,卫青自己都不记得自己哪年出生的了。

网上有一个段子:如何打造有大批百岁老人的长寿之乡?

答案是:多年前没有出生证明也没有户口,老人们是哪年出生的全凭一张嘴,百岁老人自然就多了。

这虽然是一个段子,但也折射出一个现象:即便在现代社会,也有很多人说不清自己是哪年出生的。

我相信很多人身边也遇到过一些长辈说不清自己具体的出生年份,身份证上的出生时间是自己预估着填的。

现代社会尚且如此,我们可以想象,在古代也是有很多人说不清自己的年纪的。

尤其卫青是平阳公主府的奴隶出身,他只是个私生子,他的母亲卫媪说不清有几个情人,他甚至和他的姐姐卫子夫都不同父。

这样一个家庭,说不清具体出生年份和年龄的可能性非常大。



有人可能就要问了,卫青的外甥霍去病也是同样的家庭出身,为什么他就能说出准确的出生年份呢?

我们翻看史书会发现,霍去病出生的时间很特别:汉武帝刘彻于公元前141年登基,霍去病于公元140年出生,卫子夫于公元139年进宫。

卫家是平阳公主府的奴隶,汉武帝登基这样的大事还是知道的。

霍去病的家人或许不记得他具体是哪年出生的了,但会记得他是汉武帝登基之后,卫子夫进宫之前出生的。

卫家发际之后,很容易就能找到这两件事发生的具体时间,从而推断出霍去病是在哪年生的。

卫青出生的时机没这么凑巧,恐怕已经没有人记得他实际的出生年份和真实的年龄了。

卫青自己都不清楚的事,司马迁自然也是没办法记载了。



  • 可能性3,司马迁觉得没必要记载。

当然我们也不能排除一种可能,卫青他本人记得住自己的生日,司马迁在宫廷档案当中也查得到卫青的出生日期。

但司马迁就是没有记载下来。

如果是这样,那可以说明司马迁对卫青有意见吗?

我们翻阅史记可以发现,史记当中记载出生年份的人物少之又少。

就连汉朝开国皇帝都没有记载出生年份。现存的两个刘邦年龄的说法,一个是南朝宋的裴骃在《史记集解·高祖本纪》里写的,一个是唐朝唐代颜师古在注《汉书·高帝纪下》的时候写的,且两种说法差了11年。

司马迁十分喜欢的李广也没有记载出生年份。

汉景帝的第一任太子刘荣,汉武帝的同母姐姐平阳公主,这些身份十分尊贵,且宫廷档案当中一定有生日信息的人物,也都没有记载出生年份。



史记里什么人会记载具体的出生年份和年龄呢?

一是刘邦之后的皇帝。他们是当时天底下最重要的人物,当时的时间都以皇帝的年号纪年,所以他们会能留下具体的出生年份和年龄。

二是出生的时候有大事件。例如汉武帝的长子刘据出生之后,汉武帝大喜过望以皇太子的规格庆祝,他的母亲卫子夫随即被封为皇后。所以他留下了出生年份。

三是在非常醒目的年纪里干出了大事。例如霍去病18岁一战封侯,汉武帝的托孤大臣桑弘羊13岁当侍中,都十分年少有为,所以司马迁在写他们事迹的时候提了一嘴年龄,后人根据这件事发生的时间倒推他们的出生年份。

在这几种情况之外,史记里记载人物具体出生年份和年龄的情况少之又少。



所以,不管司马迁是查不到卫青的年龄信息,还是连卫青自己都不记得自己具体多少岁了,还是司马迁手上有卫青的出生信息,但是没有写在史记上。

这些都是正常现象。

卫青建功立业的年纪,在西汉应该不是让人惊叹不已的年少有为,所以司马迁也就没有提到他的年龄了。

这完全不是司马迁刻意针对卫青。

要不然,西汉的开国皇帝、汉初三杰、众多的皇子公主、大批的文臣武将们,都没有记载出生年纪,司马迁要被指控说刻意针对的人,未免太多了点。



02、为什么史记没有记载卫青的原配妻子?

很多人都知道,汉武帝的同母姐姐、大名鼎鼎的平阳公主是卫青的妻子。

但平阳公主并不是卫青的原配。

平阳公主守寡之后选丈夫,她身边人提到卫青的时候,提到过卫青是大将军,3个儿子都封侯,显赫无比。

可见卫青娶平阳公主的时候,已经当上了大将军,且至少有3个儿子了。

西汉的男人成婚年龄非常早,往往十六七岁就已经结婚生子。

卫青在娶平阳公主之前,一定有原配妻子。

但是卫青的原配妻子姓甚名谁,是什么出身,什么结局,在卫青娶平阳公主的时候是早已去世,还是被贬妻为妾了,史书上一点痕迹都没有。

卫青3个儿子的母亲是谁,史书上也没有半点记载。

这是司马迁看不上卫青,所以懒得记载吗?



我们翻看史记就知道,史记记载名人的妻子并不多,一般有以下几种情况之一才记载:

第一,名人的妻子有特殊事迹。例如萧何的妻子成为了历史上十分罕见的女列侯,于是史记记载了她的名字叫“同”,但没有记载她的姓。

第二,名人的妻子有特殊身份。例如西汉娶了公主的人,多半会记上一笔,或者在侯表里提到尚哪位公主。

第三,名人的妻子被牵扯进了大事件。例如刘邦临终前想要杀樊哙,就是因为他是吕后的妹夫,所以我们由此知道樊哙的妻子是吕后的妹妹。

所以我们看史记会发现,很多名人的妻子都不知道是谁。汉初三杰当中,张良和韩信的妻子在史书上没有半点痕迹。

司马迁很喜欢的李广,同样没有记载妻子。

项羽的正妻同样没有记载。但是美人虞姬和他一起被困垓下,于是被载入史册。



那么卫青原配没有记载的原因自然也就呼之欲出了。

她应该没有特殊的出身,不是公主这么金贵的身份。

也没有特殊的事迹,一生相对平淡。

她大概率在卫青娶平阳公主之前就已经去世了,没有和平阳公主上演二女争夫的戏码。

所以哪怕她的丈夫是卫青这样的大人物,她也没有在史书上留下半点痕迹。

说起来卫青的妻子也好,出生年份也好。如果光盯着他一人看,会觉得大惑不解:一个人的妻子和年龄是多么重要的事啊,怎么能没有记载呢,是不是司马迁可以针对卫青了?

可是如果多看看史记里其他人的传记,会发现不记载文臣武将的妻子和年龄,实在是太正常的一件事了,连皇子的妻子和年龄都不一定有记载。

在这方面,司马迁没有刻意针对任何人。

你觉得是不是呢?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