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多姐妹问我:结婚要不要嫁妆彩礼?
我个人觉得呢——彩礼呢?根据男方家的经济条件来定,如果男方条件很好品格很好,不要也罢。但是嫁妆呢,要从父母那里尽量争取。
当然啦。我还建议你在婚前用房子把嫁妆固化了。婚后尽量不要卖这套房,未来可以接父母来养老。
借鉴一下老祖宗的做法。
电视剧《知否》男主顾廷烨,给女主明兰的彩礼就太豪横了:一百二十八对足金猪;江南的绡纱八十八匹,江北的羽纱八十八匹,各色彩绣的云锦蜀缎一百零八匹,三四两重的龙凤赤金镯十八对,嵌珠龙凤赤金簪十八对。
鲍鱼、蚝豉、元贝、冬菇、虾米、鱿鱼、海参、鱼翅和鱼肚外加发菜等上品海味,至于其他各类三牲鱼酒四季茶糖果子等物件更是不计其数;最后是一对呱呱乱叫的肥胖大雁。
男主是侯府公子,给这些聘礼,不算过分。
跟女主一起出嫁的姐姐,婆家是耕读之家,家庭贫寒,准备的彩礼有:花茶,团圆果,羊鹅,酒坛,木雁外加几匹好布料。
婆家什么经济情况,就什么聘礼。姐妹们记住,咱不强求,因为你要婆家太为难,日后你的日子也好过不了。
同样,女主的嫁妆也很惊人。
不算父母给的添妆,只老太太为孙女准备的嫁妆,光是田庄山林加起来就有七八千两。祖母用自己从娘家带来的嫁妆,给自己最爱的孙女,多一份嫁妆,谁都不好说什么。
对于“彩礼”,古人不是漫天要价,而是根据男方家庭的经济实力,要求出相应的比例。
关于“嫁妆”,古人是按照自家的情况为女儿准备,尽量与男方家庭匹配,让大家面子上都过得去。
雅亿给大家科普一下——在古代,嫁妆和彩礼各有用途。
彩礼,是嫁妆的一部分。
嫁妆+彩礼=女性攥在手里的资产。
这个资产是为小两口所用的,不可以贴补娘家,也最好不要贴补公婆的一大家子。
《知否》里的智慧人房妈说:“古人说的十里红妆,便是把姑娘一辈子要用的银钱衣裳都备齐了,什么恭桶脸盆,便是那寿衣都是有的;老太太当年便是如此。”
在中国很多朝代,婆家人对女子私产的态度,是有明确规定的。只有很下流的男人才会去动用妻子或母亲的嫁妆。
原著中,女主的爸爸盛紘说:“只有没出息的男人才整日惦记女人的嫁妆。太太的嫁妆我是一个子儿也不动的,统统留给后代。”
这个价值观是对的。
姐妹们要知道老祖宗保护女性,你不要被“独立女性”的道理给PUA了。
其一:嫁妆是女子的独立私产,好人家与好公婆好岳父母,是不会过问的。
其二:年轻人需要自强自立,用嫁妆来长期支付生活费,会被外人耻笑的。
其三:好多小夫妻都应该独立自强,拿了聘礼嫁妆后,嫁妆最好代代相传,而不是变卖。所以在古代,很多有钱人家给女儿的嫁妆包括大量的店铺田地房产。
彩礼和嫁妆到底有没有存在的必要?
当然有,只是今天我们被搞糊涂了,以为做独立女性就是啥都不要。
男婚女嫁时,提彩礼和嫁妆,并不是一件丢人的事情。
很多女子未婚先孕,男方故意不给彩礼。或者,女子被原生家庭PUA成扶弟狂魔,想用彩礼给弟弟娶媳妇。事实证明,没有搞清楚彩礼嫁妆本质就出嫁的女子,婚后大多不幸福。
很多家庭嫁女儿的时候,要天价彩礼,却不给女儿嫁妆。这样的婚姻,大多不幸——其实,嫁妆彩礼的本质是对女性的保护与祝福。
如果一个女人身体健康,且银行卡里有200万,那么她生育三个孩子时,90%的烦恼、焦虑、迷茫、压抑,会减半。
她说话做事都会不一样,内心能量满满,生活充满希望,未来可期,充满意义。而她的婆家一定对她彬彬有礼。
好的婚姻,一定要谈钱。物质不能衡量感情,但可以过滤不真诚。
智慧的女孩,在婚前给自己攒下厚厚的钱。你要有积蓄,勇敢地问父母要嫁妆,问公婆要彩礼——若婆家娘家条件都非常好,就买个你名下的房子做嫁妆。彩礼呢,就是你的小金库。
若条件一般,彩礼和嫁妆可以是双方各出一半首付给你们买房,写两个人的名字。
《知否》祖母盛老太太给四个孙女的嫁妆各不相同,大有学问。针对不同女孩的婆家与性格,她给的嫁妆也不一样。
她嘱咐华兰:瞧着姑爷如何,若姑爷是个没心肝的,你就收拢银钱多顾着些自己,若姑爷有良心又心疼你,您就一门心思的为他着想,什么也别吝啬!”
作家莫言说:婚姻本是合作,不必非弄成爱情的样子!爱是会消失的。底层男人续香火,中层男人找帮手,高层男人挑战友,渣男等扶贫。
字字玑珠、句句精辟,一针见血地指出了婚姻是互惠互利的性质,经济是非常重要的方面啊。
夫妻离开父母,合为一体。
你们婚后小家庭的钱,要独立于两边的父母、兄弟姐妹、七姑八姨。
所以,不要再问我:“可以用我的嫁妆给公公还债吗?”、“可以用彩礼给我弟弟付学费吗?”之类的问题了。
健康的婚姻关系,谈物质,又谈性,女的不太矜持,男的不太抠,这才是健康成年人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