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人口老龄化现象加剧,养老成为炙手可热的朝阳产业。伴随着行业发展的是养老专业人才的供不应求。记者近日走访发现,徐汇正积极落实相关举措,推动养老服务人才高水平培养,首创“学历教育+非学历教育+技能培训+实习实训”四位一体的养老行业人才培养新模式,为打造“大城养老、徐汇范式”贡献力量。
从“焦心人”变为老人的“知心人”,学历教育让她蜕变成院长,技能培训让她紧跟时代潮流
徐汇区长桥第二敬老院院长冯传芬是一名“85后”养老从业者。多年前,从长沙民政学院社工专业毕业的她来沪独自打拼。
有一次,她在租房的小区门口看到徐汇区第三老年福利院在招社工。养老院离家近,专业又对口。她报名后一下通过了面试。
2017年2月正式上岗后,她颠覆了原有的对养老院的刻板印象。原来,养老院的老人也可以穿着得体干净,环境也很整洁温馨。
然而,在实际工作中她发现仅凭自身有限的知识,很难与老人深入沟通,更别谈做好服务了。老年人的疾病护理问题常令她不知所措,心理疏导上又做不到对症下药,总之工作中的种种困难一度令她焦虑。好在,经院领导的推荐,她得知上海开放大学徐汇分校在招生,既能提升学历又能增进技能,她果断报名学习,经过两年半的学习后成为上海开放大学徐汇分校2019秋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的毕业生。2022年,她又接着完成了城市公共安全管理专业本科阶段的学习。
冯传芬给百岁老人过生日
以前,冯传芬碰到认知症老人明明吃过饭了却称自己没吃过,会和老人解释讲道理。老人会越听越生气。在学习专业知识后,她会告诉老人食堂正在做饭或者带领老人到食堂兜一圈或者说马上去拿饭,顺着老人意思不反驳不批判;过一会儿老人就将“没吃饭”这事忘了。
以前的她因为缺乏技巧,将老人从床上转移到轮椅上难免会用蛮力。通过学习后发现原来可以借力。“尤其是小个子护理员,如果老人不配合你的时候,会很容易自己扭伤。抱的方式和提前沟通交流很重要。”
以前的她碰到患有糖尿病的老人嘴馋,嚷着要吃蛋挞甜品觉得吃几口也情有可原。但学了《老年疾病预防与照护》课程后,她了解到,血糖一下升高很危险,还会引发并发症,危害很大,严重的甚至要截肢。她会耐心地给老人讲解糖尿病的危害性,循循善诱劝导老人。甚至还通过康复训练专业知识让一名四肢肌肉萎缩的卧床老人情况慢慢得到了好转。
“从社工角度,我们要尊重接纳老人的意愿,但通过养老和医疗专业的学习,我看待问题更全面了。”冯传芬告诉记者。
毕业后,她将学到的这些知识带回养老机构,分享给同事们。效果立竿见影,在专业知识的指导下,养老护理员的压力大大减少,老人的舒适度也大大提升了。而她也一路晋升,从院长助理到副院长、再到现在的院长。
在冯传芬看来,养老行业和其他行业一样,知识更迭很快。因此,在平时的管理过程中,她很重视在职常规培训和回炉培训。
“现在知识更新太快了,比如我们护理员最近就在学习智慧养老,掌握信息化养老设备的使用。”冯传芬介绍说,通过专业知识的储备,一线工作的日积月累,她从最初的“焦心人”转变为老年人身边的“知心人”。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课程从基础业务学习到机构运营管理,总是在无形中鼓励她从整体和全局的角度观察思考岗位工作,了解养老机构的服务内容和服务体系。
非学历教育+实习实训,让半路出家的“门外汉”变成专业养老护理员
在徐汇区乐龄汇养老院工作的兰招连做养老这一行快3年了。以前在老家她做的是育儿嫂。跟着大学毕业的儿子来沪后,经过培训,她改行做起了养老护理员。
兰招连照护老人
“其实,带老人和带小孩有很多相通的地方。”兰招连分享了一个小技巧:老人和孩子一样有时候脾气上来就会强烈地要一样东西,这时候需要用到培训中教过的转移话题这个技巧。
作为半路出家的养老护理员,兰招连深知实训的重要性。“院里也给我们安排了很多培训,比如红十字应急救护培训、日本的移动长者的技术等,都是又有上课又有实操的。”
有一次,她和同事碰到一位老人在进食时噎住了。她立即运用学过的急救知识,先用汤匙柄刺激老人的舌根,将手指伸进老人的喉咙将食物抠出来,再给老人拍背。兰招连说:“如果这些方法都不行,只能使用海姆立克急救法了,这些我们在培训时都学过。”
有一次,一名患有糖尿病的老人发生了低血糖,突然晕倒了。她一边安抚老人,一边呼叫医生。
“因为平时一直有培训,所以碰到突发事件时才能保持冷静。”入行近三年来,兰招连也从一个养老行业的小白变为业务骨干,将自己的工作经验分享给新入行的姐妹们。像新徐汇养老、中鹊养老这类专业的养老服务企业也深知护理员综合素质的重要性,经常开展非学历教育,加强护理员的职业素养培训和护理实训。
在培训模式上,既有“规定动作”,又有出彩的“自选动作”
像冯传芬这样的养老机构管理者和兰招连这样的养老护理员在徐汇还有很多。徐汇区民政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说,为了提升护理员培训实效,徐汇探索了“学历教育+非学历教育+技能培训+实习实训”四位一体的养老行业人才培养新模式,形成“开班、实训、考证、总结”一整套工作机制,促进区域养老行业从业人员“能力和学历”双提升。
在硬件上,徐汇区民政局与徐汇区业余大学共同打造了徐汇区首个养老护理员实训基地,这也是上海市首批养老护理员公共实训基地和上海开放大学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培训徐汇基地。
徐汇区业余大学实训基地
在软件上,徐汇也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公立养老机构的“顶流”——上海市第一社会福利院就位于区域内。徐汇发挥区域养老服务联合体优势资源,依托市一福院开展了6批次的市区联动培训,持续提升全区护理员队伍能力水平。
徐汇区域内有多所三甲医院。最近,徐汇民政近水楼台与中山医院合作开展陪诊师实训,吸引了140名养老护理员参与培训。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市级的“规定动作”外,徐汇的养老护理员培训的“自选动作”也十分出彩。
上海市徐汇区业余大学校长陈宏观告诉记者,为了加强徐汇区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徐汇创新拓展“物业+居家养老”培训,通过“基本照护、家政服务、医疗陪诊”等模块的培训,赋能物业从业人员的养老知识和技能。“以前遇到业主有养老服务需求,物业会倾向于找第三方,一方面价格比较高,另一方面响应速度较慢,对老人情况也不了解,但物业人员长期驻扎在小区,离老人近也更了解老人,现在更能用专业技术服务老人了。”据悉,徐汇首批有86名学员参加培训,76名学员参加考试,72名获得了证书。
记者了解到,徐汇格外重视对认知症照护护理员的培养,凝练一线护理员丰富的护理经验,变为可分享可学习的授课教程,建立认知障碍专业培训体系,从环境打造、个案管理、干预课程、应急处置等方面加强认知症照护专项培训,打造全区认知障碍领域专业照护人才队伍。
徐汇区融媒体中心、青年报记者: 沈艺飞、黄文彬、范彦萍
制图:黄珈玥
编辑:宁平英、邱彩红
校对:耿洁玉
审校:韦丽
转载请注明来自上海徐汇官方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