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春季气温回升,紫外线强度逐渐增强,许多人认为只有夏季阳光强烈,更容易晒黑,才需要防晒,但实际上,春季反而是皮肤更容易晒黑甚至晒伤的季节。
未入夏 已晒黑
春季紫外线中的UVA(长波紫外线)显著增加且穿透力强,容易导致皮肤老化、色素沉着。
此外,春季多风干燥、空气湿度低,皮肤容易干燥脱屑,屏障功能下降,对紫外线的防御能力减弱,更易受到伤害。
防晒不仅仅是涂抹防晒霜,还应包括避免阳光直射、穿着防晒衣物等多方面的措施。防晒的目的是保护皮肤免受紫外线的伤害,防止晒伤、晒斑和皮肤老化。
物理防晒
遮阳帽:选择宽边遮阳帽,能够全方位地保护脸部和颈部,避免紫外线伤害。帽子的材质应选择透气性好、轻便的材质。
太阳镜:太阳镜能够减少紫外线对眼睛的损害,降低白内障等眼病的风险。选择佩戴具有UV400防护标志的太阳镜、颜色适中、能够全方位防护的太阳镜。
防晒衣物:穿着长袖、长裤等防晒衣物,材质应轻薄、透气,避免长时间在户外活动时皮肤过热。选择带有防晒涂层或防晒指数的衣物,防晒效果更好。
遮阳伞:防晒伞的防护指数(UPF)应大于40,且UVA透过率小于5%时,才能称为防紫外线产品。UPF值越大,其防紫外线性能越好,市面上大多数标识为“UPF50+”的防晒伞,其防护功能已经足够,选择深色、材质好的防晒伞,能够提供更好的防晒效果。
化学防晒
1. 选择合适的防晒霜
防晒指数:SPF值表示防晒效果,数值越大,防晒时间越长。一般来说,SPF30适合日常通勤,SPF50+则适用于长时间户外活动。同时,PA值也反映了产品的维护功效,+号越多,防护力越强。
肤质:不同肤质的人适合的防晒霜不同。干性皮肤的人可以选择一些质地滋润的防晒霜,以保持肌肤的水分;油性皮肤的人则应选择清爽不油腻的防晒霜,以避免加重油光问题;敏感肌肤的人则需要选择不含刺激成分的防晒霜,以免引起过敏反应。
成分:建议选择含有物理防晒成分(如二氧化钛、氧化锌)和化学防晒成分(如阿伏苯宗、奥克立林)的防晒霜,这些成分能够提供更全面的防晒效果。同时,注意避免选择含有酒精、香料等刺激性成分的防晒霜。
2. 正确使用防晒霜
涂抹时间:出门前10~20分钟涂抹防晒霜,确保防晒霜有足够时间吸收。
涂抹量:每次涂抹应达到一元硬币大小的量,以确保防晒效果。
涂抹范围:注意涂抹全身,包括脸部、颈部、手臂等暴露部位。同时,别忘了涂抹耳朵、手背、足背等容易忽视的部位。
补涂:根据情况,每隔2~3小时补涂一次防晒霜,特别是在出汗、游泳或接触水后。
春季防晒其他小贴士
【避免午时阳光】
午时阳光是紫外线最强的时候,尽量避免在这个时间段去户外。如果必须要去,应选择遮阴处,避免阳光直接照射皮肤。
【合理饮食】
多摄入富含维生素C、E和抗氧化剂的食物,如水果、蔬菜、坚果等,有助于增强皮肤抵抗力,减轻紫外线对皮肤的伤害。同时,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保持皮肤的水润度。
【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正常作息、适当休息、不熬夜,能够保持身体健康,增强皮肤的抵抗力,有效预防皮肤老化。
防晒误区
- 过度依赖防晒霜:虽然防晒霜是防晒的重要一环,但物理防晒同样重要。不要只依赖防晒霜而忽视其他防晒措施。
- 忽视补涂:防晒霜的防晒效果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减弱,因此需要定期补涂,不要因为一时的懒惰而忽视补涂的重要性。
- 选择不合适的防晒霜:不同肤质的人适合的防晒霜不同,应根据自己的肤质选择合适的防晒霜,避免选择含有刺激性成分的防晒霜。 文字|医疗美容中心 刘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