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博雅生命公众号],最新消息不错过~
↑点亮星标 获取更多精彩内容~
撰文: 海军军医大学 鹌鹑
本文审核专家:江苏大学附属医院 李晶教授
引言
日前,《Journal of Ophthalmology》杂志最新发表综述,选取了175篇文献总结了当前关于间充质干细胞外泌体治疗严重干眼症的相关分子和细胞机制。间充质干细胞外泌体通过免疫抑制、防止细胞凋亡、恢复泪腺功能等多种机制共同作用成为治疗干眼症有前途的新方案。目前,在临床上,多个研究团队正在探讨干细胞外泌体滴眼液,每天滴4滴,用来治疗干眼症。
你是否常常感到眼睛干涩、灼热,甚至视物模糊?
这可能不仅仅是疲劳,而是一种名为干眼症(DED)的慢性炎症性疾病在作祟。
全球约5%-50%的人群受其困扰,长时间使用电子设备、佩戴隐形眼镜、干燥环境等因素更是让发病率逐年攀升。
传统疗法如人工泪液和抗炎药物虽能缓解症状,却无法根治炎症或修复受损组织。
日前,《Journal of Ophthalmology》杂志最新发表综述,间充质干细胞外泌体通过免疫抑制、防止细胞凋亡、恢复泪腺功能等多种机制共同作用成为治疗干眼症有前途的疗法。
干眼症:眼表炎症的恶性循环—— 越干越炎,越炎越干
干眼症是一种炎症性眼病,表现为眼睛表面的水分或润滑不足【1】,其患病率在5%至50%之间,受地理区域影响,亚洲人群患病率高于北美【2】。
干眼症可发生于任何年龄段,但老年人患病率较高,女性在高年龄段的患病率显著高于男性,在患有自身免疫性疾病的人群中更为常见,长期佩戴隐形眼镜或在低湿度环境中工作的人群患病风险较高。重度干眼症症状显著且持续,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可能导致视力问题和眼表损伤。
干眼症的本质是眼表炎症的恶性循环【3,4】:泪液分泌不足或蒸发过快导致角膜损伤,释放的损伤信号(如DAMPs)激活免疫细胞(如巨噬细胞、T细胞),进而引发炎症因子(IL-1β、TNF-α、IL-17等)的“风暴”。这些因子不仅加剧眼表损伤,还抑制泪腺功能,形成“越干越炎,越炎越干”的死结。
传统治疗方法如使用泪液补充和润滑滴眼液能缓解干眼病症状【5】,促进眼表愈合,但却治标不治本;激素类药物虽能抑制炎症,但长期使用可能诱发青光眼、白内障等副作用,且无法促进组织再生【6,7】。
175篇论文总结:间充质干细胞外泌体治疗严重干眼症的机制
间充质干细胞外泌体(MSC-Exos)包含多种生物活性分子,包括蛋白质(生长因子、免疫调节物质、细胞因子和趋化因子)、脂质和核酸(如信使 RNA 和 microRNA),这些分子会影响受损和发炎组织中实质细胞和免疫细胞的活力、生长、特性和功能 【8】。
最近的实验研究表明,MSC-Exos在治疗严重炎症性眼病方面具有有益作用,表明其在临床环境中具有治疗用途的潜力。
《Journal of Ophthalmology》杂志最新发表名为《Mesenchymal Stem Cell–Sourced Exosomes as Potentially Novel Remedies for Severe Dry Eye Disease》的系统性综述,作者选取了175篇文献总结了当前关于MSC-Exos 治疗严重干眼症相关分子和细胞机制【9】。
图片来自文献9
研究者对 2000 年至今的多个数据库(Medline、Embase 和 Google Scholar)进行了广泛的文献综述。其中,23 项研究描述了干眼症中基于 MSC-Exos 的免疫细胞驱动眼部炎症调节的分子和细胞机制,主要包括MSC-Exos营养、抗炎、免疫调节和再生特性。
干细胞外泌体治疗干眼症的机制
(1)镇压“炎症叛乱”:
在干眼症小鼠模型中,外泌体通过抑制NLRP3炎性小体的激活,显著降低IL-1β、IL-18等炎症因子水平,并阻止角膜上皮细胞凋亡。简单来说,它像“消防员”一样扑灭炎症火苗,保护眼表屏障。
(2)重塑免疫平衡:
外泌体通过递送miRNA(如miR-204、miR-21-5p),将促炎的M1巨噬细胞“改造”为抗炎的M2型,同时诱导调节性T细胞(Tregs)扩增,抑制Th17细胞的破坏性活动。这一过程相当于在免疫系统中建立“维和部队”,终止眼内的“免疫内战”。
(3)唤醒“沉睡的泪腺”:
外泌体携带的生长因子(如TGF-β、BMPs)和抗凋亡分子,能修复受损的泪腺上皮细胞和杯状细胞,恢复泪液分泌功能。动物实验显示,外泌体治疗可使泪液分泌量提升30%以上。
临床验证:干细胞外泌体滴眼液,每天滴4滴
明确间充质干细胞外泌体治疗干眼症的机制后,科学家们开始着手将这一发现转化为临床应用。通过精心设计的临床试验,研究人员能够评估外泌体在人体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目前多项临床试验已启动,探索外泌体治疗干眼症的可行性:
1. NCT04213248:研究脐带来源外泌体(UC-MSC-Exos)滴眼液治疗眼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相关干眼症。
这项研究约有招募27 名受试者。治疗组中患者将接受为期 14 天的人工泪液以建立基线,之后他们将接受 UC-MSC-Exos 滴眼液(10 μg/滴;每天 4 次),持续两周。在 12 周的随访期间进行监测将包括评估眼表疾病指数、结膜发红评分、泪液分泌、泪膜断裂时间、眼表染色、最佳矫正视力 (BCVA) 和半月形泪线高度,以测量干眼症的进展。
2. NCT06543667:角膜缘干细胞外泌体(LSC-Exos)针对难治性干眼症,计划招募30名患者,评估泪液分泌和视力改善效果。
这项研究探讨了LSC-Exos在减轻对基于泪滴的常规治疗反应不佳的患者的 DED 相关症状方面的治疗潜力,将招募30名受试者。治疗组患者将接受人工泪液 2 周,然后接受 LSC-Exos(10 μg/滴;0.15 mL/单眼/一次),每天 4 次,持续30天。基于 LSC-Exos 的疗法的疗效将通过测量来评估:OSDI、患者眼泪中炎性细胞因子(IL-1、IL-6、IL-8、TNF-α 和 IFN-γ)的浓度、泪液分泌量、泪膜破裂时间、眼红、半月形泪线、BCVA。
随着研究的进展,干细胞外泌体在治疗干眼症方面的巨的潜力被不断证实,未来仍需开展更多的临床研究来解决目前的挑战。首先,外泌体的提取和纯化过程复杂且成本高昂,这限制了其在临床应用中的广泛使用。其次,外泌体的剂量效应关系尚未明确,不同患者可能需要不同剂量的外泌体以达到最佳治疗效果,这需要进一步的个性化医疗研究。
小结
干细胞外泌体的出现,为干眼症治疗打开了全新维度。它不仅是科技的突破,更是对患者生活质量的深刻关怀。相信随着进一步的研究和长期随访数据的积累,干细胞外泌体有望成为治疗干眼症的一种创新且有效的手段,为患者提供新的治疗选择。尽管前路仍有挑战,但随着研究的深入,未来某天,一滴“智能外泌体”眼药水,就能让干涸的眼睛重现清澈与生机。
参考文献
1. Shimazaki J., Definition and Diagnostic Criteria of Dry Eye Disease: Historical Overview and Future Directions, Investigative Ophthalmology & Visual Science. (2018) 59, no. 14, DES7–DES12, https://doi.org/10.1167/iovs.17-23475, 2-s2.0-85057232373.
2. Farrand K. F., Fridman M., Stillman I. Ö, and Schaumberg D. A., Prevalence of Diagnosed Dry Eye Disease in the United States Among Adults Aged 18 Years and Older, American Journal of Ophthalmology. (2017) 182, 90–98, https://doi.org/10.1016/j.ajo.2017.06.033, 2-s2.0-85029575715.
3. Tan L. H. and Tong L., The Association of Dry Eye Disease with Functional Visual Acuity and Quality of Life, Journal of Clinical Medicine. (2023) 12, no. 23, https://doi.org/10.3390/jcm12237484.
4. Pflugfelder S. C. and de Paiva C. S., The Pathophysiology of Dry Eye Disease: What We Know and Future Directions for Research, Ophthalmology. (2017) 124, no. 11, S4–S13, https://doi.org/10.1016/j.ophtha.2017.07.010, 2-s2.0-85031776288.
5. Koh S., Rao S. K., Srinivas S. P., Tong L., and Young A. L., Evaluation of Ocular Surface and Tear Function- A Review of Current Approaches for Dry Eye, Indian Journal of Ophthalmology. (2022) 70, no. 6, 1883–1891, https://doi.org/10.4103/ijo.ijo_1804_21.
6. Agarwal P., Craig J. P., and Rupenthal I. D., Formulation Considerations for the Management of Dry Eye Disease, Pharmaceutics. (2021) 13, no.2, https://doi.org/10.3390/pharmaceutics13020207.
7. Ling J., Chan B. C., Tsang M. S. et al., Current Advances in Mechanisms and Treatment of Dry Eye Disease: Toward Anti-inflammatory and Immunomodulatory Therapy and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Frontiers of Medicine. (2021) 8, https://doi.org/10.3389/fmed.2021.815075.
8. Long R. and Wang S., Exosomes from Preconditioned Mesenchymal Stem Cells: Tissue Repair and Regeneration, Regenerative Therapy. (2024) 25, 355–366, https://doi.org/10.1016/j.reth.2024.01.009.
9. Randall Harrell, Carl, Djonov, Valentin, Volarevic, Ana, Arsenijevic, Aleksandar, Volarevic, Vladislav, Mesenchymal Stem Cell–Sourced Exosomes as Potentially Novel Remedies for Severe Dry Eye Disease, Journal of Ophthalmology, 2025, 5552374, 11 pages, 2025. https://doi.org/10.1155/joph/5552374
1、
2、
3、
4、
5、
6、
声明
1.本文系原创,可留言申请授权,任何形式未经授权的转载,本主体保留投诉及追责权利。
2.本文旨在分享科普知识,进行学术交流,或传递行业前沿进展,不作为官方立场,不构成任何价值判断,不作为相关医疗指导或用药建议,无任何广告目的,非进行产品贩卖,仅供读者参考。
3.本账号原创文章可能包含购买的版权图片,转载请谨慎。
4.本账号转载的图文视频等内容若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处理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