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三月街,四面八方有人来”
说到大理三月街民族节
开幕式绝对是重头戏
今天
融融就带你一起
走进三月街开幕式的幕后
探班音乐制作团队
走进录音棚,一阵轻柔的拨弦声悄然响起,如同晨曦中露珠滴落般清脆,窦珺僮正坐在录音椅上,手指在琵琶弦上跳跃翻飞。一旁的田婧缓缓抬起手中的竹笛,随着一口气息的吐出,竹笛发出了悠扬而清冽的声音。琵琶的激昂与竹笛的悠扬,如同日月同辉,既对比鲜明又和谐统一。
昆明传媒学院琵琶教师,云南省音乐家学会琵琶协会会员,多次参演数十场大型民族管弦乐演出及小型室内乐演出。曾获“国际华人艺术节”琵琶独奏金奖。
窦珺僮
通过这次录制我对大理三月街的文化内涵有了更深的了解,在录制过程中我花了大量的时间去熟悉旋律,想要把大理三月街节日的开心氛围、民族音乐的独特韵味,用琵琶完美地展现出来。录制现场氛围特别好,每位老师都非常专心地在创作,这让我在每一次演奏时都充满了激情。
云南青年民族管乐演奏家、云南艺术学院附属艺术学校竹笛专业、云南少数民族管乐演奏教师、云南省音乐家协会葫芦丝、巴乌学会理事。
田婧
我这次参与竹笛和箫的录制,箫的低沉悠远,竹笛的清脆明亮,让音乐更有清透感和灵动感,家里面的长辈是大理人,所以我一直也受大理民族文化的熏陶,对大理很有感情,这次能用中国传统乐器助力大理传统民族节日,我也感到很荣幸很开心。
这次的三月街开幕式音乐全部为原创音乐,并在创作中加入了大理白族文化特色,传统和现代结合碰撞,让这些音乐更具魅力。
音乐人,本硕毕业于四川音乐学院。多次参与央视、地方大型活动的音乐编曲制作。
熊清雨
我们希望做一些创新,融入一些新的元素,让传统与现代相结合。比如在开幕式第四章的《蓝续》中我们就尝试了街舞的元素、电子音乐和民族音乐相结合的国潮风,相信会给观众带来不一样的感受。
昆明传媒学院录音艺术专业大四学生。
梁原诚
这次活动让我印象比较深刻的是我们采用民族地方乐器实录的方式,可以更好地融入到民族文化的表现中。作为一个地道的云南人,很开心能把我自身所学的知识和民族地区文化结合起来,这是非常难得的体验。
操作台上,80多个五颜六色的音轨在有节奏地跳动,汪富礼则坐在混音台前,双眼紧盯着屏幕上跳动的波形,耳朵则全神贯注地捕捉着每一个细微的声音变化。
他轻轻地推动着一个声道的推子,声音随之渐强,那弦音的颗粒感和共鸣在耳边清晰可辨。接着,他又旋转着一个旋钮,调整着竹笛声的高频部分,让那清冽的笛音更加透亮,如同山间清泉一般纯净。
录音艺术专业副教授、录音师三级,录制出版音乐CD专辑近20部,影视作品及广播剧40余部,参与各类大中型文艺演出扩声、录音工程200余场。
汪富礼
录音棚就像是一个声音的工厂,或者说是生产车间。我们要对前面创作出来的声音素材进行优化和混音,让每一个音符都恰到好处地融合在一起,这样呈现出来的作品才更鲜活、更有艺术生命力,我相信这次开幕式现场感和效果都会非常好。
《五朵金花》是大理人熟悉的电影作品,每每《大理三月好风光》的音乐响起,就仿佛看到了蝴蝶泉边的金花。在现场的录音棚里响起了这熟悉的旋律……
青年作曲、音乐制作人、作曲博士、云南省音乐家协会会员。作品多次获省级部级以上创作奖项,在央视、卫视、广播电台、知名网络平台多次展播。
杨江
《五朵金花》是我们父辈、老师辈、包括我们这一辈都深受影响的作品。在第三个篇章的音乐改编和创新中,我用了很多电影里的音乐元素改编、发展、创新,我希望能让这首经典旋律在大理三月街民族节上焕发出新的光彩。
青年作曲、音乐制作人、云南省音乐家协会会员。多次获国际、国家级、省级创作奖项,作品曾在央视、卫视、广播电台、知名网络平台、国内知名音乐厅多次展演。
刘旭
我们主要负责舞蹈音乐和带有剧情的内容。为了让音乐更加贴近大理的特色,我们把大理的传统乐器,像霸王鞭、八角鼓以及最有特色的三弦、唢呐等都融入到了创作中。在录音过程中,我们不断地尝试和调整,希望能够让观众在听到音乐时,感受到大理的独特魅力和民族文化的深厚底蕴。
音乐制作团队成员各司其职,却又紧密协作,认真记录每一次录制的细节,生怕错过任何一个重要的环节。他们的眼神中充满对音乐的热爱和追求,他们身上散发着对艺术的执着和坚持。付云飞说:“我不推荐哪首歌,我推荐大家从头看到尾。”
2025三月街开幕式音乐总监,国家二级作曲,作品多次获得省级奖项,多次担任国内大型晚会音乐总监。
付云飞
大理三月街开幕式以整个舞剧的形式呈现,它从头到尾都是连贯起来的,都是有故事性在里面。这就像我们坐在剧场里面,完整地欣赏一部舞剧、一部音乐剧、一部戏剧是一样的,我相信这次一定会给大家一个不一样的开幕式。
在这次探班中,融融看到了他们正全身心地用自己的专业和热情,为大理三月街民族节打造一场充满民族韵味和创新火花的视听盛宴。让我们共同期待这场盛会的到来,相信当置身三月街的热闹氛围中,听到这些熟悉而又新颖的旋律时,一定会被这份来自心灵的震撼所打动!
记者:陈琳玲 钱娜
编辑:陈丝华
值周:杨丹妮 张辉
主编:李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