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提拔了几位干部,一石激起千层浪。小林看到公示名单,本来信心满满的心里被浇了一盆冰水,实在有点想不通!自己能力强、业绩优、作风硬,觉得自己被提拔是板上钉钉的事情,没想到被提拔的实力远不如自己。

小林心里装着一万个“不服气”,找领导理论。领导说“我很看好你,可是你的民主测评率低啊,我也没办法呀!”小林当场愣住了,没想到人心如此叵测,前不久还预祝自己进步、提前让自己请客的同事背后给自己打差评!

小林似乎被领导戳中了软肋,立即就蔫了,不由自主地说:“我以后多团结同事!”领导拍拍他的肩膀说:“多跟同事搞好关系,以后还有机会”。小林浑身疲软、双脚无力,走出领导办公室时还差点摔了一跤。



其实,小林根本不懂央国企单位选任干部的明规则和潜规则,只知道埋头苦干,不懂抬头看路,自己一辈子的大事被领导只用一句话就摆平了。在小林的身上,我能看到我年轻时的影子,相信现在许多职场青年也能代入以上场景,只因为不懂央国企选任干部的规则,轻易被领导忽悠了,被人卖了还帮别人数钱!

今天就分析一下小林的被忽悠的背景,讲一讲央国企选任干部的明规则和潜规则,把知识点揉开了、掰碎了讲给你听!

第一,小林看到公示名单再去找领导讨说法的时候已经晚了,到了这个阶段,黄花菜都凉了。跟小林的民主推荐率的高低没有关系,也就是说在开始民主测评之前,组织部门组成的考察小组已经有目标人选了,人家是带着“内定人选”来走考察程序的,而不是看民主推荐率产生提拔人选的!

第二,领导心里根本没有小林,从一开始就打算提拔小林,既然小林也讨个说法,领导能说我不想提拔你嘛!百分百要把责任推到小林自己头上啊,甚至拿出真的民主测评表让小林看,你看谁让你的推荐率低呢,要怪就怪自己,以后要多跟同事搞好关系噢!小林立即就蔫了!其实,小林不知道,民主测评率这个东西就是领导嘴里的橡皮泥,想用你,就说“你敢干事当然得罪人了”;不想用你,就说“你的群众基础不行啊”!



第三,小林表态说“以后要多团结同事”,那么,引出一个问题:同事能决定你的升迁吗?其实,跟同事搞好关系与提拔几乎没有正相关的关系。现在的选拔规则,提拔的提名权和决定权几乎全部掌握在领导手里,基本上掌握在一把手的手里,其他领导只有建议权,当然也有利益博弈的平衡权。同事的评价,影响权重越来越小了。所以,小林搞错了方向,以后固然需要跟同事搞好关系,但关键要跟领导搞好关系才是王道。

央国企选人用人的程序基本上也是执行dz领导人员选拔任用条例,网上完全公开,建议大家要逐字逐句地读三遍,至少就知道选任干部的基本逻辑了。央国企的用人权比公务事业单位更集中,可操作、可变通、可新增的途径更多,领导提拔自己人的暗黑手段和骚操作也更多!

【1】提拔干部是怎么发起的?你读三遍以上那个条例,明面上的程序看看就行了,重点要看动议酝酿那个环节。假设要提拔小林,这个程序是怎么发起的呢?现实中,一般有两种动议途径,一是一把手直接提名小林,二是小林的分管领导向一把手推荐小林,并获得一把手的同意。一把手召开三人小组会,JW负责人不反对,那么,提拔小林的程序就启动了!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