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诗词世界,共享诗意人生
武汉传媒学院林熙源
最近,背诗词免门票在景区传开了:
江西滕王阁景区门口,一母亲为免票花费30天背诵《滕王阁序》全文,最终以98分的高分成绩成功免票。
四川剑门关景区门口,游客们集体背诵,现场书声朗朗,被网友称为“教育的闭环”。
湖南岳阳楼景区门口,要求在智能亭里五分钟内背诵《岳阳楼记》且得分95分以上免票,由于挑战难度较高,引了大量年轻游客参与。
恩施也紧跟上了这波潮流,推出了周六周日连续背诵《龟虽寿》《劝学》两首诗免门票活动。
但要我说呀,这背诵的两首诗却与恩施差了点直接联系。提及恩施,最出名的是诗当属杜甫的《西瀼溪》。
“诗圣”杜甫一生颠沛流离,但在他的后半生,曾有一个地方给予了他无限慰藉,在山水的怀抱中存在着乱世的一方宁静。
这个地方就是西瀼溪,今天被人们称作“神农溪”,位于巴东县江北岸,源于神农架主峰的南坡,由北向南共60公里,溪水在群山中穿行,至巫峡口东汇入长江。
在夔州都督柏茂琳的帮助下,杜甫在瀼西购得四十亩果园和草屋数间,在这果树成荫的江岸搭草结庐,与家人过起了悠然见南山的农家生活。杜甫在洞峡深邃,山水相依的美景中,留下了诗作:
迢迢水出走长蛇,怀抱江村在野牙。
一叶兰舟龙洞府,数间茅屋野人家。
冬来纯绿松杉树,春到间红桃李花。
山下青莲遗故址,时时常有白云遮。
——《西瀼溪》
他醉心于山水,仿佛暂时遗忘了忧愁,专注于用文字展示神农溪迷人的风光。
但他的每一次登高,从高处俯视山水之间,望着江山社稷,忧国忧民的思绪万千。
仅仅一年零十个月,尽管身体上的疾病根深蒂固,但愁绪总围绕心头,他还是等不及了,“转作潇相游”。
公元980年,19岁的寇准踏着猿声走进巴东县城。
这位日后在澶渊之盟中力挽狂澜的丞相,目前还只是一个小小的巴东县令。
讼庭终日静,琴鹤亦长闲。
晚树生凉吹,秋思在远山。
水穿吟阁过,苔绕印床斑。
幸有江云看,何须卜往还。
——《巴东县斋秋书》
看似闲适的诗句背后,却藏着少年知县治理巴东县的辛苦。
当时的巴东地域偏僻、峡深民穷。沿江的居民,多以打鱼、摆渡为生;在山里的居民,就以打猎、砍柴为生。百姓大都过着衣不遮体、食不果腹的生活。
心系百姓的寇准立志改变巴东贫苦的状况,为了劝说巴东百姓弃猎务农,他作为一县之令,在荒野中亲自向百姓演示刀耕火种。为劝课农桑,寇准还写下流传千古的诗:
苍天在上,后土在下。
效我神农,五谷丰登。
挽草为业,定居稼穑。
乐土归民,传之子孙。
——《劝农歌》
在他呕心沥血的治理下,巴东一度呈现出“无旷土,无游民”的欣欣向荣之景。
为了纪念寇准的功绩,百姓在山野间修建了一座亭子,并取名为“劝农亭”,至今还留有“劝农亭”遗址。
诗人杜甫、寇准都曾留恋过恩施山水。
当李白在《山中问答》写下“桃花流水窅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时,他或许不曾想到,千年后的鄂西秘境中,正有一方山水将这般诗意凝固成永恒。
如果有人问我湖北哪里风景最绝?我会毫不犹豫的说是恩施。
如果有人问我恩施哪里风景最好?我选不出来。
要说到恩施的名胜,那可太多了——恩施大峡谷、地心谷、屏山大峡谷,梭布垭石林……但其中最出名的还要数恩施大峡谷。
恩施大峡谷的云龙地缝,是地球写给人类的十四行诗,人们称它为“地球上最美的伤痕”。这条延展7.5公里的地质伤痕,将5亿年的时光压缩成垂直落差300米的视觉奇观。
当阳光穿透“一线天”的裂缝,光与影在二叠纪灰岩上谱写光的变奏曲,让人恍若踏入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中“空里流霜不觉飞”的意境。
而海拔1647米的“一炷香”石柱,以直径仅4米的根基托起150米高的身躯,恰似李贺笔下“石破天惊逗秋雨”的气势。
当地人传说,这根石柱是天神赐予的礼物。如遇困难,只需点燃这根香,天神就会降临,救苦救难。
要说会享受,还是清代诗人会,他们除了游览山水,还很会吃。
清康熙四十三年(1704年),诗人顾彩受容美土司宣慰使田舜年邀请,于容美游历数月,写下纪游:“君以新茶、葛粉、竹鼠、野猪腊、青鱼鲊、虎头脯饷余寓中。”
其中“新茶”便是指鹤峰春季采摘的鲜茶,尤以“宜红茶”闻名,在清代便通过“万里茶道”远销海外。
采茶人挎上小竹篓,指尖在茶树上跳跃舞蹈,一抹嫩绿悄然入篓中。揉捻、炒制、冲泡、品茗,茶润如水,茶香袅袅,茶意清风,将疲惫如风般被带走。
顾彩不仅会喝,还更会吃。
“野猪腊”食如其名,就是指野猪的腊肉。土家族至今保留“杀年猪熏腊肉,备足一年之需”的传统。家家户户以腊肉、腊蹄髈待客为最高礼节,正如陆游写的“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恩施腊肉较一般腊肉有什么区别呢?多了一个步骤——烟熏。这可不是简单的烟熏,而是用松柏枝、核桃壳、花生壳、桔子皮等材料,赋予腊肉独特的香气。
除了上面提及的这些,恩施的合渣也远近闻名。“辣椒当盐,合渣过年,荒年救得万民安。”
合渣(又名懒豆腐)是恩施土家族的传统食物,历史上因粮食短缺成为救荒食品。
此民谚直接体现了合渣在土家人生活中的重要地位,在战乱或灾荒时期,合渣以黄豆和蔬菜混合的简易制作方式,成为维系生存的关键食物。
如今,合渣从“救命粮”演变为特色菜肴,但其承载的苦难记忆与简朴饮食哲学仍被传颂。
除了美景美食,恩施还有许多地方特色文化。
土家女儿会的对歌现场,是《诗经》“关关雎鸠”的当代演绎。每农历七月十二的土家情人节,青年男女以“五句子”山歌传情,以歌为媒,私定终身,并互送订情物。
摆手堂前的祭祀舞蹈,则将《九歌》的巫傩文化延续至今——三棒鼓的节奏暗合楚辞韵律,肉连响的肢体语言藏着远古祭祀的密码。
土家女子的陪嫁物“西兰卡普”现在也已被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顾彩曾在《容美纪游》记载“峒被如锦,土丝所织,贵者与缎同价。龙凤金碧,堪为被褥。”可见“西兰普卡”技艺的高超,样式的华美。
如果你厌倦了城市的喧嚣,不妨来恩施走一走。在这里,你可以漫步在清江河畔,感受诗人笔下的宁静与美丽;你可以探访深山中的古村落,聆听那些流传千年的故事;你还可以参与到土家族的节日中,体验那份独特的民族风情。
恩施,一个值得你细细品味的地方。它的美,不仅仅在于风景,更在于那些深藏在山水之间的诗意与故事。
常在后台收到粉丝留言,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作者武汉传媒学院林熙源 。文中图片来源于网络,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诗意文化出品图书《哈哈哈!如果大宋词人也有朋友圈》《特级教师的爆笑诗词课》全网热销中,欢迎购买。加入诗词世界粉丝群,可以添加诗意君微信shicishijie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