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这次直接把中美关税战推到新高度,对中国商品加到104%的高关税,他想用这招逼美国经济自我调整,成功了就能在国际上风光无限;但如果失败,国内通胀加剧、物价飙升、失业潮可能接踵而至,各种问题都会爆发。
这不是普通贸易策略,简直拿美国未来当赌注,这场博弈的下一步,影响的不只是中美,而是全球经济,输赢绝不是小事,大家都好奇,特朗普到底咋想的?
特朗普团队最近忙着上电视放风,话里话外透着一股子自信,好像这次关税战能一招KO,把美国带上巅峰,他们想干的事,其实有个挺唬人的名字,休克疗法。啥意思呢?简单说,就是故意把价格搞得天翻地覆,逼着整个社会自己调整,最后冒出一个全新的经济模样。
特朗普团队的算盘打得挺响:对中国商品加104%的关税,超市里的东西贵得让人买不起,美国人就得自己动手生产,其他国家也别想跑,25%-50%的关税砸下去,谁也别想占美国便宜,再加上全球10%的“保护费”,等于给全世界下了个通牒,要么听话,要么一起玩完。
这想法听起来挺大胆,甚至有点豪赌的味道,他们觉得自己是在下一盘大棋,只要把旧的规矩砸个稀巴烂,美国就能浴火重生,可问题是,这种玩法真能行吗?别急,先看看这招的本质再说。
休克疗法这东西,说白了就是拿价格当锤子,把经济砸得七零八落,然后指望它自己长出新模样,特朗普团队觉得,只要把中国货挡在门外,美国工厂就会雨后春笋一样冒出来,工人有活干,钱包鼓起来,国家自然就牛气冲天了。
可这逻辑听着简单,实际操作起来却像是在玩火,价格一涨,普通人日子不好过,企业成本也跟着飙,谁来接这烫手山芋啊?
更别提,美国现在的情况压根不是当年能随便折腾的样子,政治上两党掐得跟仇人似的,穷富差距大到天上地下,种族问题更是火药桶一点就炸。
特朗普这帮人没想着先把这些窟窿补上,反而抄起关税这把大锤就砸下去,超市里东西贵了,低收入的人得咬牙掏更多钱买牙膏袜子,那些靠进口零件的小厂子呢,成本一高,说不定直接关门大吉,这哪是治病啊,简直是拿刀往自己身上划。
说到这,得回头看看历史上的教训,休克疗法这玩意儿,可不是头一回有人试,苏联那时候就吃过这亏,戈尔巴乔夫和叶利钦听了一帮西方经济学家的建议,搞什么快速市场化。
结果呢?国家经济跟雪崩似的垮了,超市空荡荡,工厂停工,老百姓排队买面包都买不到,几年工夫,一个超级大国就这么散架了。特朗普团队难道没翻过这页历史书吗?还是觉得美国底子厚,能扛得住这顿折腾?
其实,美国跟当年的苏联还真不一样,苏联那会儿是计划经济转市场,底子本来就乱,美国现在是市场经济玩了几百年,供应链、消费习惯都盘根错节。
你硬要把中国货拦住,超市货架空一半,工厂一时半会儿也补不上这窟窿,更别说,美国人早就习惯了便宜货,生活成本一飙升,谁受得了啊?到时候通胀起来,失业一堆,街头估计得更热闹。
特朗普他们可能觉得自己是在“砸碎旧世界”,这话听着挺带感,像是要革个大命,可砸完之后呢?新世界咋建啊?他们压根没拿出啥靠谱的方案。
制造业回不回来,不是光靠关税就能决定的,得有技术、有工人、有市场,可现在美国这情况,工厂招工都费劲,技术更新也慢,哪有本钱跟中国硬碰硬?再说,中国那边也不是吃素的,内需市场大得吓人,产业转得快,技术攒得也不少,特朗普这招,搞不好是搬石头砸自己脚。
更搞笑的是,休克疗法这东西,本来也不是给自己用的,当年西方国家拿这招对付发展中国家,逼着人家开放市场、卖资源,最后变成附庸。
可特朗普倒好,把这剂猛药直接给自己灌下去,这不就像是拿着一把标着“给对手用”的刀,结果捅了自己一刀吗?难怪有人说,这帮人是被自己的豪言壮语冲昏了头。
再看看美国眼下的日子,低收入家庭本来就勒紧裤腰带过日子,现在东西更贵了,日子还怎么过?中小企业本来利润就薄,零件价格一涨,直接喘不过气。
富人倒是无所谓,反正买啥都不眨眼,可这社会撕裂得更厉害,谁来收拾烂摊子?特朗普团队光顾着喊口号,压根没想好后路。
这场关税战要是真打下去,美国估计得先乱一阵子,物价飞涨,工厂赶不上趟,失业的人多了,街上指不定啥时候就闹起来。
特朗普想靠这招速战速决,可现实是,中国那边稳扎稳打,压根不慌,美国这边呢,自己先把自己折腾得够呛。时间一长,谁能笑到最后,还真不好说。
这场戏才刚开场,特朗普这边的路数已经让人有点看不懂了,说是豪赌吧,又像是瞎折腾;说是深谋远虑吧,又像是临时起意,我觉得有病的不只是美国的经济,还有特朗普。
资料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