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1543

阅读预计4分钟

作者 |Doris老师

本期编辑|郭好嘉

本期审核|陈珏可


图源:Getty Images

该文来自网友的分享。

几年前,我在印度待过一段时间。那段日子给我留下了一个深刻的印象:在那里经历的许多事让我切身体会到低信任环境如何对人造成深远影响。

在印度的日子里,我最深刻的感受之一,就是社会整体信任度极低所带来的心理变化。刚到印度时,我是一个内心温和、自由主义倾向、愿意以善意待人的人,但很快这种心态就被彻底打破。我逐渐变得易怒、好斗,甚至产生了一些基于亲身经历的偏见,这种心理上的转变甚至给我带来了相当大的精神痛苦。

我曾经以为,维持较高的社会信任度并不困难。但在印度的经历让我明白,高度的社会信任并不是理所当然的。一旦社会中出现足够多品德不佳的人,他们就能迅速摧毁整个社会的良好氛围,形成一种“弱肉强食”和“公地悲剧”的心态。这种心态在一定人群中相当普遍,导致社会整体信任度大幅降低。我并非讨厌印度(我是一个印度文化爱好者,请别误会我的本意),只是这些体验让我感触良多。

以下是我在印度经常遇到的几种情况,这些长期反复经历最终改变了我:
搭乘出租车时,司机漫天要价,经常不找零、不提供刷卡机,甚至多收钱后还要求你额外给小费。如果你拒绝支付额外的钱,他们可能会与你争吵,每次坐车你都要做好吵架的准备。
在搭乘地铁时,一些女性可能遭遇到性骚扰,有时甚至会当场被骚扰者弄哭,被迫在下一站匆忙下车。
街上行走时,会有大量乞讨者,包括老人、儿童、身体残疾者或跨性别人士(Hijra),有时他们甚至会强行拉住你的手腕或衣服,跟随你走很长一段路,纠缠不休。
排队购物时,人们经常插队并侵占你的个人空间,你需要时刻准备推开别人以保护自己的位置,但你反击后,对方可能还会生气。
用银行卡付款时,商家先告诉你一个价格,但付款时偷偷提高价格,并强迫你付钱。
公共空间秩序极差。街头随处可见随意躺卧的人、四处乱窜的车辆、无休止的鸣笛声和难以忍受的气味,走在街头如同参与一场“玩家对玩家”的游戏,你必须时刻保持警惕,极度消耗精神。

刚开始时,你会出于善意和基本的礼貌去对待别人,相信人们都有基本的尊严,不会粗鲁地对待他人。但当这些情况反复出现后,你的耐心逐渐耗尽,变得极度烦躁。你开始习惯性地与他人争执,甚至在遇到每个人之前就已经进入戒备状态,变得粗鲁、易怒,开始预设他人会做出伤害你的行为。长此以往,你甚至自己也成为了社会信任度下降的一部分,因为你也被迫去适应这种环境,不得不表现出攻击性来保护自己。

这就是为什么当你进入一个信任度低的社会环境中,心理状态会随之恶化,从而进一步强化这种负面循环。久而久之,这种环境下的人可能习惯了相互欺骗,整个社会因此更难建立起高水平的社会信任。

历史上,高信任度的社会环境其实是非常罕见的现象。一旦某个社会中不守规则、欺诈他人的人比例达到一定程度,且不受制裁,那么整个社会的信任体系就可能迅速瓦解。为了避免成为受害者,每个人都会开始采取防御性的行为,从而进一步推动社会信任度的恶性下降。

本文转载自“桃芮思的学习视界”微信公众号2025年3月9日文章,原文标题为《社会信任如何被侵蚀 —— 印度之行感想》

本期编辑:郭好嘉

本期审核:陈珏可

*前往公众号后台发送“编译”,即可查看往期编译合集

▲政报·102期 | 为保2024大选,印人党打算收割这个群体的选票了.....

▲经报·96期 | 印落后中国16.5年,但正在快速缩小差距!

印国防工业大崛起?美国居然是印军火最大购买国…

更多内容请见↓


评论区留下宝贵的意见或建议,但请务必保持友善和尊重,任何带有攻击性和侮辱性语言的留言(例如“阿三”)都不会被采用。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