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9日,东莞市教育局与塘厦镇人民政府共建东莞教育扩优提质改革实验区工作推进会举行。
塘厦是东莞临深片区重要门户。近年来,东莞市委明确提出要支持塘厦建设融深发展先行区,将其作为东莞对接深圳都市圈、支撑大湾区建设的重要一环。但户籍人口快速增长与产业升级对塘厦教育资源提出更高要求,学位供给压力加剧、师资结构性短缺、产教融合深度不足等问题亟待破解。
塘厦近年累计投入12亿元,深入推进教育扩容提质,建成塘厦第二实验小学、塘厦第二初级中学等一批新优质学校,集聚了塘厦中学、电子科技学校、塘厦中心小学、塘厦初级中学等一批传统强校,教育服务支撑产业发展能力持续增强。随着鼎湖科技园、极目科技园等重点项目的落地,大量的优质科技资源、高新技术人才正将加速向塘厦汇聚。
推进会上,塘厦镇与市教育局签订了《共同建设东莞教育扩优提质改革实验区合作框架协议》,本次签约标志着东莞市镇两级携手探索教育综合改革迈入实质性阶段。
教育改革的“试验田”将开展哪些试验?据介绍,东莞市教育局和塘厦镇将成立推进共建东莞教育扩优提质改革实验区工作小组,建立联席会议机制,推进共建东莞教育扩优提质改革实验区重点事项落地落实。
推进会上签订的《合作框架协议》透露多项重点内容。包括:
一、探索形成可复制推广的未来教育模式。积极引入松山湖未来学校教育集团,高起点办好塘厦未来学校。发挥万飞名校长工作室示范引领作用,建设好“未来名师学院”,整体提升塘厦教师队伍专业素养。积极推进人工智能+教育,依托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应用实验基地,建设一批省中小学科学教育先行校、人工智能应用实验校、智慧教育校企合作样板校。
二、探索形成可复制推广的集成教研机制。设立临深片区教研基地,整合片区教研资源和力量,补齐初中教研工作短板,组建 “市教研员+学科带头人”的驻点团队,整体提升临深片区教研水平。从全市遴选一批优质公办学校与塘厦民办学校结对建立教研共同体,组织公办学校名师和塘厦民办学校教师建立项目研究团队,共同培育一批优质教育教学成果,着力促进塘厦公民办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三、探索形成可复制推广的迎峰工作措施。试点建立镇街学位供给“潮汐使用”机制,动态监测学龄人口变化趋势,推动公民办学校转段升级增加优质学位,增加公办初中走读学位,动态调整学段办学规模,推行集约节约建设公办学校,进一步扩大优质教育资源在塘厦的覆盖面。
四、探索形成可供复制推广的产教融合路径。服务重点产业平台建设,深化现场工程师培养,将市电子科技学校建设成产教融合、职普融通、体育艺术特色人才培养先行示范校,推动塘厦中学建设成为知名高校优质生源基地,积极探索创新人才贯通培育,为教育强市建设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东莞市教育局局长叶淦奎介绍,实验区将紧紧围绕做大做强镇街优质教育资源,着力在引入优质教育资源、率先推行改革试点、充分挖掘镇街资源禀赋等三个方面下功夫,为优质教育资源在全市铺开探索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塘厦镇党委书记黄贵洪透露,塘厦将出台《塘厦镇加快构建高质量教育体系、打造东莞临深教育高地实施意见(2025-2030)》,未来三年重点推进扩优提质并举、深化教育集团办学、强化师资建设、推进智慧教育等工作,为打造东莞临深教育高地贡献力量。
采写:南都记者 黄嘉丰 通讯员 塘厦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