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勋 封面新闻记者 罗轩

“蒋某某,领取退款500元,请您核对,然后在这份表上签个字。”“没想到这个钱还能退回来,谢谢你们。”日前,达州市开江县讲治镇纪委在马驿沟村召开冬春救助金集中退还暨警示教育大会,30户村民的救助金经过发了被收回后,再次回到自己手中。

到底怎么一回事呢?据了解,几个月前,在讲治镇设立的“有事找纪检•监督在身边”赶集日接访点现场,一名村民的提问引起了该镇纪委的注意。

“我是马驿沟村的,村上说集资修桥,把发给我们的冬春救助金收回去了,这是不是对的哟?”冬春救助资金是为保障受灾困难群众安全温暖过冬所发放的基础生活补助,必须专款专用,为何会与集资修桥挂钩?带着这一疑问,讲治镇纪委迅速成立核查组开展调查。


讲治镇纪检监察干部开展入户走访,了解群众冬春救助金被回收相关情况。(郑立鹏 摄)

“我们的500元救助金也被收回了,当时我们并不同意,稻谷受了灾,生活不容易,但村上强行要求收回。”在陆续走访村里其他收到救助资金的村民时,核查组发现共有30户受灾群众的冬春救助资金在打卡直发后,被村干部找“借口”收回。经统计,被收回资金共计1.5万元。

与此同时,核查组在查阅财务资料时发现,马驿沟村3组便民桥的维修合同总金额为2万元,而村内留存票据支出金额仅为0.5万元,这一资金缺口刚好与回收的冬春救助金金额一致。

“绝不可能有如此巧合之事。”察觉其中存在的问题后,核查组立即找到该村党支部书记刘某某谈话。“马驿沟村3组便民桥的维修费用到底是多少钱?为何票据支出只有0.5万元?村上自筹资金是否有花名册,是按什么标准、范围自筹的,是否召开村民大会集体讨论决定?”面对核查组的持续追问,刘某某最终道出了实情。

原来,马驿沟村3组便民桥因暴雨垮塌,上级匹配应急排危资金0.5万元,存在资金缺口,该村党支部书记刘某某便打起了冬春救助资金的“主意”,并与村“两委”干部商定,通过回收桥梁周边群众的冬春救助金填补应由村级自筹的1.5万元维修资金缺口。此外,刘某某未按照“四议两公开”程序,违规直接指定桥梁承建施工方。最终,刘某某受到党内警告处分,并将收回的冬春救助资金如数退还到群众手中。

针对该案件暴露出的“打卡直发却变相收回”这一问题,开江县纪委监委按照“对口联系、优势互补、便于协作、统筹协调”原则,实行“片区协作”联动监督,重点聚焦发放对象是否精准、发放资金是否落到实处、救助款物是否专款专用、职能部门是否履职尽责等问题,通过监督检查、入户走访、电话核实、账目对比等方式,对全县冬春救助工作的落实情况开展全覆盖复核。

截至目前,开江县纪委监委收集问题线索52条,立案审查调查21件21人,追缴退还违纪违法资金11.25万余元,有效纠治向救灾资金“动奶酪”“伸黑手”等漠视侵害群众利益问题,以有力监督守护民生“温度”。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