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尉出品、必属精品!
本号为公众号《校尉讲武堂》在头条的主账号,此外别无分号。
周六晚首次在西瓜视频直播,感兴趣的朋友不妨过去看看。
八千字长文,且读且珍惜!
当今世界,自懂王加税以来,敢于站出来反抗的,也就只有中国了。
其余国家,要不第一时间认怂,要不躲在角落观望,要不含含糊糊说要反击,实际却又拿不出任何有力的反击措施。
此番情形,令校尉想起了一首著名的六言诗:山高路远坑深,大军纵横驰奔。谁敢横刀立马?惟我彭大将军。
这首诗,虽然描写的是红军时期的彭帅,但用在朝鲜战场力抗美国时期的彭帅,其实更加合适。
因为那才是彭帅的指挥艺术巅峰,那才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战斗力巅峰。
而今天的关税战,中国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站出来正面反击美国,正如当年的朝鲜战场,中国人民志愿军毅然跨过了鸭绿江。
就跟当年抗美援朝,国内一大堆人心存疑虑、根本不敢出兵一样,现在也有一部分人在惊呼:美国正在孤立中国,这场关税战,中国打不赢了!
仔细甄别,发出惊叹的人,其实有两类。
一类人是真心巴不得中国输。
只是在中美博弈的大是大非中,牠们不敢公开暴露这种龌龊阴暗的心理,因此假装客观、假装好心、假装爱国,摆出一副苦口婆心、世人皆醉我独醒的圣母婊模样。
另一类人是真的担心中国输。
校尉一直说,不跟牙签比粗细、不与莎翁论短长。校尉写的文章,从来不是给与牙签、莎翁并列的公知、买办、汉奸等第一类人形生物看的。
但对于那些真正关心中国的人,咱们还是有必要坐下来,好好探讨探讨:这场关税战,到底是美国在孤立中国,还是中国在孤立美国,亦或是如校尉通过阶级分析而看到的,这其实是美国在孤立美国。
首先,我们必须承认,阶级无处不在,国际社会也不例外。
老人家当年提出三个世界的划分,其实就是对国际社会的阶级分析。只是在西方国家长期的宣传下,国际社会普遍反感阶级理论,因此只能换个说法。
既然有阶级,自然就会有阶级矛盾,不管是曾经的南北矛盾,还是今天的中美博弈,就其本质而言,其实都是阶级矛盾在国际上的体现。
校尉经常说,与美苏争霸比,中美博弈最大的区别,就是前者是两个超级大国之间的霸权争夺,后者是人类社会的发展方向、发展道路、发展理念之争。
而如果从阶级分析的角度理解,美苏争霸,其实就是两个超级大国,分别组建了自己控制的国际分层体系或者说阶级结构,再通过这个体系来裹挟与控制处于底层的国家,为自己获取最大的利益。
也就是说,美苏争霸不是阶级斗争,但在美苏集团内部,却存在不同程度的阶级斗争。
相反,中美博弈,本身就是国际版的阶级斗争。
美国所代表的,是以西方发达国家为主的统治阶级,中国所代表的,是以广大发展中国家、新兴经济体为主的被统治阶级。
虽然美国打造的战后隐性经济殖民体系高度隐蔽,虽然美国打造的普世价值话术具有高度欺骗性,但掩盖不了国际社会阶级分层的现实。
中国现在是从底层爬了出来,但如果看看非洲、东南亚、拉美等地依然落后的国家,大家就会深深地体会,阶级壁垒依然存在,并且比以前更加牢固。
之所以会产生中美博弈、之所以中美博弈会日趋激烈,就是因为,美国要拼命维护现有的国际社会分层结构,我们则要努力打破这个不公平、不合理的分层结构,重新构建全人类平等相待、共同发展的人类命运共同体。
虽然我们也做不到绝对公平,但我们至少会去追求相对公平,会给被忽视的第三世界落后国家带去一线希望。
万斯等人想让我们永远996打螺丝、踩缝纫机,我们则要努力打破这种西方国家制造的阶级分层。
理解了这点就会明白,中美博弈,存在天然的阶级立场。不管是中国还是美国,都必然会得到自身阶级的支持。
因此,就宏观而言、就战略趋势而言,在短期内、在国际社会分层体系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之前,美国很难彻底孤立中国,中国同样很难彻底孤立美国。
其次,中美阵营构成。
有的人总是不理解,为什么人种、文化与中国相近的日本、韩国,以及与中国人种、文化差别不大的部分东南亚国家,在中美之间,不但总是跟着美国跑,还经常刻意与中国作对。
尤其是蛙岛蛙民,明明都是炎黄子孙,明明都属于一个中国,明明都说着一样的语言、流着相同的血液,在中美博弈的关键时刻,却总是做出许多数典忘祖、认贼作父、亲者痛仇者快的丑恶行径。
这种现象的历史成因很复杂,可只要抛开人种、文化、宗教等纷纷扰扰的外围因素,从经济的角度、阶级的角度来理解,一切也就豁然开朗。
说白了,这些国家与地区,虽然身处中华文明圈,却都是美国的经济附庸,都是美国主导的国际社会经济分层体系的既得利益者。在全球产业结构中,他们的阶级属性更接近于美国而非中国。
他们站队美国,无非就是为了自身的经济利益。只是一方面被西方舆论蛊惑,另一方面自己也要维持脸面,因此只能从所谓的共同价值观上找些冠冕堂皇的理由,从而掩盖了真正的经济因素。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经济地位才是阶级划分的根本依据。
相比决定性的经济因素,其他人种、文化、宗教、价值观之类的东西,都只是为了强化阶级属性而编造的理由:只要有足够的经济利益,只要有足够的时间,人种可以同化、文化可以融合、宗教可以皈依、价值观也可以统一。
但如果没有经济利益的绑定,即便是同文同种同宗教的民族也会分裂,更何况虚无缥缈的价值观?
尹锡悦时代的中韩关系为什么恶化?
除了韩国人嘴上喋喋不休的价值观,更真实的原因,是中韩经济结构已经由当年的互利、合作、互补为主,变成了现在的竞争为主。
而尹锡悦选择了继续维持美国体系内的三流地位,却没有选择融入中国主导的新产业链来寻求新的发展机会。
这并非尹锡悦一个人的事,而是利益驱动下韩国的集体意志。直到最近被懂王的关税政策打疼,韩国才重新恢复对中日韩自贸区的积极态度。
有人可能又会问,祖国大陆长期坚持向台湾让利,台湾经济与祖国大陆高度绑定,为什么这种共同的经济利益,不能让台湾改变立场?
道理也不复杂,因为台湾民间出现了两方面的认知错误。
一是经济领域的认知错误。
经过西方舆论、西方文化以及台独势力的长期洗脑,对于两岸经贸关系、对于美台经贸关系,台湾民众出现了严重的认知偏差。
他们始终认为,两岸贸易,台湾是在给祖国大陆赏饭吃,而台湾之所以有资格给祖国大陆赏饭吃,是因为美国一直在给台湾赏饭吃。
作为蛙岛最具国际视野的一流企业家,郭台铭都曾宣称,富士康是在给大陆赏饭吃,可见整个蛙岛的民间认知是个什么状况。
就跟懂王不把韩国、日本打疼,中日韩自贸区就不会重新提上议事日程一样,不在经济层面将蛙岛打痛,他们同样不会恢复客观的认知。
在这一点上,那些曾经依靠西方体系发家、带有浓重买办思维的企业家,不管是蛙岛的郭台铭还是港岛的李嘉诚,亦或是日本、韩国的资本寡头,他们的认知都差球不多。
二是意识形态领域的认知错误。
不管是西方的价值观输出,还是台独势力的去中国化教育,最后的结果,都严重扭曲了普通台湾人的历史认知与价值观。
因此,即便少数能够认清两岸经贸关系实质的台湾精英人士,在思想层面,也对祖国大陆充满抗拒。
这种长期意识形态灌输造成的思维惯性,要不通过漫长的时间化解,要不就只能当头棒喝。
这也是校尉始终坚持武统的重要原因,因为没有比武统更好的当头棒喝。
回到正题,继续聊中美的阶级阵营。
把握住经济因素这个主要矛盾,中美的阶级阵营自然也就变得清晰明了。
美国阵营,主要就是美国主导的经济分层结构中的食利阶层。既包括大多数发达经济体,也包括部分被这个分层结构绑定的中等收入国家,还包括被西方文化、宗教、价值观洗脑的被食利阶层。
中国阵营,则是试图打破这个经济分层结构、为自己争取更大发展空间的新兴经济体、发展中国家,也包括部分中等收入国家,以及个别开始接近中国的发达经济体,比如新加坡。
为什么在中国的外交理念中,一开始就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后来又发展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为什么在中国的外交实践中,从来不凭借自己的实力搞大国霸凌,在处理与小国的矛盾时,甚至有些小心翼翼、委曲求全?
很简单,中美博弈才是主要矛盾,要想赢得中美博弈,构建最广泛的反美反霸反犹撒统一战线才是最主要的途径,而要构建最广泛的统一战线,就不能把统一战线搞成美国式的分层体系,在自己阵营内制造不可调和的阶级矛盾。
同样是南海争端、同样是在九段线内偷采石油,为什么我们只盯着菲律宾,却没有与越南、马来西亚纠缠?
因为后者属于统一战线可以争取的力量,甚至马来西亚一直在力挺中国,前者却在小马科斯任内彻底倒向了美国。
第三,阵营特点。
经过几十年的经营,美国阵营,已经形成了高度组织化的美盟体系。
这个体系的核心,是美国主导的北约、五眼联盟、美日、美韩、奥库斯等军事、情报组织,同时通过文化输出、经济援助、军事合作等手段,拉拢了许多中等收入国家、新兴国家、发展中国家作为外围呼应。
中国这边,则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基本准则,通过几十年的深耕细作,也形成了自己的朋友圈。
两相比较,美国阵营,主要是军事霸权、经济霸权威慑下整合形成的同盟体系,组织严密、等级森严,美国拥有绝对的控制力。
中国阵营,则是以平等为根本前提的朋友圈,结构松散,尤其是缺乏强有力的军事盟约绑定。
看到这里,有的朋友可能会担心,如果中美进入最终决战阶段,没有军事盟约绑定、结构松散的中国阵营,面对组织严密、等级森严的美国阵营,岂不是变成了单打独斗?
不管是老祖宗的中庸之道,还是来自西方的辩证唯物主义,都告诉我们,看问题一定要两分。
以当年北约与华约的对抗为例,华约比北约的组织体系更严密、等级更森严,但为什么最后是美国的北约赢了、苏联的华约败了?
华约是集政治、军事、经济、外交于一体的高度集权化组织,相当于扩大版的苏联,但也正是因为高度集权,造成了华约的等级化,进而在华约内部形成了阶级矛盾,苏联反而变成了孤家寡人。
中国为什么始终没有加入华约?除了华约与北约对抗的主战场在欧洲,也是因为,中国不可能接受加入华约的苛刻条件,苏联也不希望华约里面出现第二个大哥。
身处华约、北约对抗一线的南斯拉夫,也始终不肯加入华约,同样是不愿意被苏联深度控制。
所谓一山不容二虎。两座山头的老虎,遇到外部威胁的时候,也许可以同气连枝、互相救援,但如果放到同一座山头,肯定立马就会打起来。
与华约比,北约只是纯军事组织。在政治、经济、外交层面,美国给盟友保留了更多的独立性,允许他们在一定范围内追逐自己的利益,甚至主动给盟友让利,比如大名鼎鼎的马歇尔计划。
说白了,美盟体系的建立,相当于自由恋爱后结婚,再加上美国极力渲染的共同价值观,这就好比白马王子买了别墅、开着豪车、带着彩礼迎娶了村里的小芳,还天天在小芳面前念叨我爱你、爱你一万年。
华约体系的建立则相当于逼婚,不但婚前没有彩礼、别墅、豪车,甚至婚后也没有甜言蜜语而只有家暴,这样的婚姻,不解体才怪。
对比历史,再回看今天中美博弈的现状,我们就会发现,今天的美国,正在变成曾经的苏联,今天的中国,则正在努力复制当年的美国。
苏联通过华约加强对盟友的控制,美国始终抓住北约不放,将盟友死死绑定在自己的战车之上;苏联对盟友搞外交霸凌、经济剥削,美国同样逼迫盟友选边站队,同样从盟友身上割肉填补自己的财政缺口;苏联暗中支持金日成发动朝鲜战争,进而逼迫中国下水,美国暗中怂恿乌克兰挑衅俄罗斯,进而逼迫欧洲在俄乌冲突中站队……
美国对欧洲搞马歇尔计划,我们对第三世界国家搞经济援助;美国以前不搞家长制的同盟,我们坚持与各国平等相待;美国宣扬共同价值观,我们宣扬人类命运共同体……
而美国之所以出现这么大的变化,都是因为美国内部的财政制度失灵、贫富分化拉大,进而导致阶级分化、矛盾加剧,不得不向外转移压力,包括向自己的盟友转移压力。
尽管跟冷战时期比,美国的社会总财富依然在增长,但犹撒利益集团攫取了绝大部分收益,为了安抚实际生活水平不断下降的底层民众,美国只能加大全球吸血的力度。
所谓的美债危机,简单理解,就是美国已经没有办法通过国内的税收机制调节社会财富,没有办法满足美国民众正常的生活需求,因此只能通过大幅增发美债向全球征收货币税,来填补美国内部的财政缺口。
但增发美债带来的收入,经过眼花缭乱的金融手段之后,其中的绝大部分,又都流入了富人的口袋。
这是美国的死结,没人敢向犹撒利益集团征税,因而也就没人能够解开这个死结。
拜登不行,特朗普也不行。他们能做的,就是利用美国霸权,尽量从外面多捞点,一边喂饱犹撒利益集团,一边安抚底层暴民,一边往自己的兜里多揣点。
在这样的情况下,美国非但不能继续给盟友让利,反而要设法盘剥他们。
说白了,就是为了缓和内部的阶级矛盾,美国不得不将矛盾向外转移,甚至不惜引发美盟集团内部的阶层分化、阶级矛盾。
尤其是懂王第二任期,彻底抛弃了阴王时期笑眯眯软刀子割肉的方式,开始公开向盟友挥舞经济收割镰刀。
如果我们分开看拜登任期和特朗普任期的美国,好像美国很分裂。但如果我们把美国视为一个整体,就会发现,它无非就是既要也要。
它既要保持盟友体系的高度集中统一与有效运转,又要对盟友推行高压统治:一边在经济上盘剥他们,一边在政治上控制他们,一边在舆论上裹挟他们,一边在外交上霸凌他们,一边在军事上绑架他们。
这样的美国,无非就是苏联的翻版。区别在于,美国精心编造的话术尚未完全破产,对于所谓的共同价值观,对于懂王之后的美国,西方各国依然抱有不切实际的期望。
但在校尉看来,如果从经济层面、从阶级分析的角度看,就会发现,美盟体系的分层化、苏联化、阶级化乃是必然,走向瓦解也是必然。
懂王刚当选时,校尉就说过,懂王第二任期的主要任务,就是要搞钱,或者至少也要装作搞钱,否则美国财政随时可能崩溃,嗷嗷待哺的白右、红脖子随时可能造反。参见《搞钱,或者至少装作搞钱:懂王第二任期的第一任务》
虽然懂王加税的动作,与搞钱的目的,几乎肯定会产生南辕北辙的效果。但就懂王的初衷来说,他确实是为了搞钱。
按照圣母婊的说法,他虽然错了,可本意是好的。
现在看来,网上关于懂王买文凭的传言,大概率是真的。否则,大名鼎鼎的宾大沃顿商学院经济学学士,怎么也搞不出这么简单粗暴的关税计算公式,并且真的按照这个公式向万国征税。
简单归纳,现在的美国,就是两手抓、两手硬。
拜登所代表的建制派上台,要继续抓盟友体系,把盟友牢牢绑在美国的战车上;懂王所代表的反建制派上台,要继续抓美国优先,同时优先向盟友征税。
这就带来一个很荒唐也很现实的悖论:美国阵营的组织越严密、等级越森严,其苏联化、华约化、分层化的趋势就越明显,美盟体系解体的风险就越大。
与不断积累内部风险的美盟集团比,中国构建的反美反霸反犹撒统一战线,看似松散、实则弹性十足。
美国当年组建北约对抗苏联集团,是老大压制老二,只要用很小的代价,就可以组建起一支庞大的队伍。
中国今天不组建军事同盟对抗美国,是老二挑战老大,组建军事同盟的代价太大,还不如单独面对。
这也是生物进化的普遍规律,不管是自然界的兽王争霸、还是人类社会的大国兴替,对于挑战者来说,注定都是孤独的旅程,必须单独应对。
狮王争霸,其他狮子坐观成败就好,中美博弈,其他国家保持中立就好!
还是那句话,中美博弈,趋势在我,因此,在中美博弈尘埃落定之前,其他国家保持中立,其实就是站队中国。
我们给别国留出了足够的战略回旋空间,才能给自己留出足够的战略回旋空间。
再次引用《资治通鉴》中的名言:操以急,吾以宽;操以暴,吾以仁;操以谲,吾以忠。每与操反,事乃可成耳。
虽然刘备最后输给了曹操,但那是因为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同时还占据了中原腹地,这种夹杂着大义名分与地理优势的战略优势,很难通过战术操作弥补。
今天的中美博弈,关于西方普世价值观与东方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道路之争,就是大义名分,与世界各国水乳交融、彼此成就的国际贸易体系,就是地理优势。
而懂王所做的一切,尤其是这次向万国征税,都是在主动放弃大义名分与地理优势。
也就是说,美国苦心经营了几十年的盟友体系,正在懂王加税的万岁万岁万万岁欢呼声中加速瓦解,我们努力推动的反美反霸反犹撒统一战线,则再次得到了全面加强的战略机遇。
第四,关税战的分层作用
关税战以前,或者说懂王再次上任之前,美盟体系也是分层的。
这个体系,从内部话语权上讲,大致可以分成五层:第一层是美国;第二层是五眼联盟、欧洲强国,以及以色列、沙特等具备特殊地缘政治作用的国家;第三层是日本、韩国和其他弱一些的北约国家;第四层是有一定利用价值但又不被美国尊重的绝对附庸,比如菲律宾、台湾省之流;第五层则是被美式价值观洗脑的第三世界国家,本身没多大价值,但却愿意自带狗粮追随美国。
虽然这种分层结构一直存在,但美国始终在努力缓和阶层之间的矛盾,尤其是前三个层级,因此分层并未演变为阶级,内部矛盾始终可控。
但随着时间推移,美国的让利空间逐渐萎缩,分层矛盾便逐渐向阶层矛盾、阶级矛盾转化。
懂王第一任期,便以疯狂的退群、收军费、贸易战等方式,点燃了美盟集团内部的阶层矛盾。
建制派当政的时候,虽然美国同样处于绝对主导地位,可多少也会给盟友尤其是欧洲强国留点面子。这也是阴王上台之初,美国盟友欢天喜地的根本原因。
可对于已经穷疯了的美国来说,面子可以给,血也必须放。所以阴王任期内,才会有俄乌冲突的爆发,才会有北溪管道的爆炸,才会把欧洲死死绑到俄罗斯的对立面。
这种状况,已经让欧洲盟国痛不欲生了。想不到的是,懂王上台,连面子功夫都不做,直接上来就放大个全屏通杀的超级大招——加税。
如果说俄乌冲突导致的资本转移、产业转移,只是对欧盟的慢性放血,放的血量有限,那么,懂王的关税战,就是直接一刀砍到了盟友的大动脉上。
虽然从数据看,懂王对欧盟增税20%、日本24%、韩国25%、以色列17%,似乎都不如中国的34%。
但别忘了,他们都是美国的盟友,都是美国主导的贸易体系的既得利益者。同时,在经济结构上,他们的工业产品与美国高度重叠、利润空间本来就不大,增税足以摧毁他们与美国的贸易。
在校尉看来,特朗普增税的外交语言,就是只要美国能活,他不惜弄死全世界,包括美国的盟友。
至于全世界都死光后,失去生态圈供养的美国是否能够独自存活,似乎已经超出了懂王及其执政团队的一维空间思维上限,是一个他们永远理解不了甚至根本意识不到的问题。
俄乌冲突,阴王彻底逼反了大毛,万国关税战,懂王正在逼反包括盟友在内的全世界。
关税战,既不是美国孤立中国、也不是中国孤立美国,而是美国孤立美国。
结语:
大国博弈,从来都是漫长而曲折的过程,我们坚决反对投降论、速跪论,同时也要坚决反对速胜论。
百足之虫、死而不僵。
美国霸权,乃是美国人站在盎撒白人数百年殖民史的基础上,又花费了将近百年建立起来的,依然有很大的系统惯性。
即便懂王倒行逆施,在惯性的作用下,美国霸权必然还会延续一段时间,这段时间,短则数年,长则十几年甚至几十年。
但对中国来说、对全世界渴望摆脱美国霸权统治的国家来说,这就是黎明前的黑暗,只要挺过去,光明就在前方!
我们的信念越坚定,光明的到来就会越及时!